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书中提到:从冬至之日起,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的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立春、春分的日影子长的和是37.5尺,芒种的日影子长为4.5尺,则立夏的日影子长为:(       
A.15.5尺B.12.5尺C.9.5尺D.6.5尺
2020-07-13更新 | 228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文科数学-十五校联考
2 . 对n个不同的实数a1a2,…,an可得n!个不同的排列,每个排列为一行写成一个n!行的数阵.对第iai1ai2,…,ain,记bi=-ai1+2ai2-3ai3+…+(-1)nnaini=1,2,3…,n!.例如用1,2,3可得数阵如图,对于此数阵中每一列各数之和都是12,所以bl+b2+…b6=-12+2×12-3×12=-24.那么,在用1,2,3,4,5形成的数阵中,b1+b2+…b120等于(       
A.-3600B.-1800C.-1080D.-720
2020-07-02更新 | 68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打靶卷)数学试题
3 . 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每年冬至的晷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晷长为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为一尺
B.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的晷长相同
C.立冬的晷长为一丈五寸
D.立春的晷长比立秋的晷长短
2020-06-29更新 | 1800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4 . 《周髀算经》是我国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书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连续的九个节气,其晷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这九个节气的所有晷长之和为49.5尺,夏至、大暑、处暑三个节气晷长之和为10.5尺,则立秋的晷长为(       
A.1.5尺B.2.5尺C.3.5尺D.4.5尺
2020-06-16更新 | 212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高三普通高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数学(理)试题
5 . 《周髀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日影之和为三丈二尺,前七个节气日影之和为七丈三尺五寸,问谷雨日影长为(       
A.七尺五寸B.六尺五寸C.五尺五寸D.四尺五寸
2020-06-08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0届高三三诊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6 .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例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于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已知1949年为“己丑”年,那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时为(       
A.丙酉年B.戊申年C.己申年D.己亥年
2020-06-03更新 | 39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理科数学试题
7 .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某组抽到的号码为41.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的人数为
A.10B.11C.12D.13
2020-05-23更新 | 5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题
8 . 北魏大数学家张邱建对等差数列问题的研究精深,在其著述《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次差降之,上三人先入得金四斤,持出:下四人后入得三斤,持出:中间三人未到者.亦依等次更给.问未到三人复应得金几何?”则该问题的答案约为(结果精确到0.1斤)
A.3.0B.3.2C.3.4D.3.6
2020-05-22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珍断性测试理科数学试题
9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将1到2020这2020个自然数中满足被3除余2且被5除余3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的项数是(       
A.135B.134C.59D.58
2020-05-1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查数学(文科)试题
10 . 《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著作,共收藏了246个与生产实践有关的应用问题,其中有一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其意:现有一根金杖,五尺长,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一尺,重量为四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量为二斤.问依次每一尺各有多重?假设金杖由粗到细所截得的每尺的重量依次成等差数列斤,则       
A.2.5斤B.2.75斤C.3斤D.3.5斤
2020-05-16更新 | 83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五岳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