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周髀算经》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唇(guǐ)长损益相同,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是连续十二个节气,其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夏至、处暑、霜降三个节气日影子长之和为16.5尺,这十二节气的所有日影子长之和为84尺,则夏至的日影子长为(       )尺
A.1B.1.25C.1.5D.2
2023-09-27更新 | 38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谷雨日影长为(       
A.3.5尺B.4.5尺C.5.5尺D.6.5尺
2023-03-17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诊断性监测数学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夏日影长为(       
A.1.5尺B.4.5尺C.3.5尺D.2.5尺
2022-12-19更新 | 750次组卷 | 63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4 .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地支,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如甲对子、乙对丑、丙对寅、…、癸对寅,其中天干比地支少两位,所以天干先循环,甲对戌、乙对亥…接下来地支循环,丙对子、丁对丑、…,以此用来纪年,今年2022年是壬寅年,那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1921年是(       
A.戊辰年B.壬戌年C.辛酉年D.庚午年
2022-07-20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时期一部杰出的数学著作,书中第三章“衰分”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钱.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渐多,问各几何?”意思是:“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爵位依次变低)5个人共出100钱,按照爵位从高到低每人所出钱数成递增等差数列,这5个人各出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若不更出17钱,则公士出的钱数为(       
A.10B.14C.23D.26
2022-06-02更新 | 2323次组卷 | 11卷引用: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数学(文)试题
6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今有5人分5钱,各人所得钱数依次为等差数列,其中前2人所得之和与后3人所得之和相等,问各得多少钱?”则第2人比第4人多得钱数为(       
A.B.C.D.
2021-10-24更新 | 2260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卷数学(文)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20这2020个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4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an},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167B.168C.169D.170
2021-04-17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22届高三摸底测试数学(理)试题
2020高三上·广东·专题练习
8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即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随着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的不同,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图所示:古代中国的天象监测人员发现并记录了月相变化的一个数列,记为,其中,将满月分成部分,从新月开始,每天的月相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是指每月的第天可见部分占满月的是指每月的第天可见部分占满月的是指每月的第天(即农历十五)会出现满月.已知在月相数列中,前项构成等比数列,第项到第项构成等差数列,则第天可见部分占满月的(       )

A.B.C.D.
2021-04-15更新 | 1593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富民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9 . 在数学发展史上,已知各除数及其对应的余数,求适合条件的被除数,这类问题统称为剩余问题.年《孙子算经》中“物不知其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在西方的数学史上将“物不知其数”问题的解法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物不知其数”问题后经秦九韶推广,得到了一个普遍的解法,提升了“中国剩余定理”的高度.现有一个剩余问题:在的整数中,把被除余数为,被除余数也为的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数列,则数列的项数为(       
A.B.C.D.
2021-04-10更新 | 129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
10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巨著,内容极为丰富,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意思是:“5人分取5钱,各人所得钱数依次成等差数列,其中前2人所得钱数之和与后3人所得钱数之和相等”,则其中分得的钱数最多的是(       )
A.B.1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