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圆的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画法几何的创始人——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垂直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我们通常把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已知椭圆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直线的方程为为椭圆的蒙日圆上一动点,分别与椭圆相切于A两点,为坐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椭圆的蒙日圆方程为
B.记点A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的最小值为0
C.一矩形四条边与椭圆相切,则此矩形面积最大值为
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得并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他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常数,且),那么点的轨迹为圆,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圆,点,平面内一定点(异于点),对于圆上任意动点,都有比值为定值,则定点的坐标为______.
3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年)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奥斯圆,简称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平面内的动点满足:,则下列关于动点的结论正确的是(       
A.点的轨迹方程为
B.当三点不共线时,面积的最大值是
C.当三点不共线时,若点的轨迹与线段交于,则
D.若点,则的最小值为
2023-11-09更新 | 49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4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 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满足.设点P的轨迹为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C的方程为
B.在x轴上存在异于的两定点,使得
C.当三点不共线时,射线的平分线
D.在C上存在点M,使得
2023-11-03更新 | 56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7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所形成的图形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满足,设动点的轨迹为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方程为
B.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方程为
C.在上存在点,使得到点的距离为3
D.若,则在上不存在点,使得
2023-10-24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东莞高级中学、东莞六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2023高二·江苏·专题练习
6 . 阿波罗尼斯证明过这样的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类圆称为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动点P到点的距离之比为,当不共线时,面积的最大值是(    )
A.B.C.D.
2023-10-05更新 | 45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2023-08-02更新 | 1027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数学试题
8 . 德国数学家米勒曾提出过如下的“最大视角定理”(也称“米勒定理”):若点边上的两个定点,C边上的一个动点,当且仅当的外接圆与边相切于点C时,最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Fy轴负半轴的一个动点,当最大时,的外接圆的方程是(       ).
A.B.
C.D.
2023-06-08更新 | 93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9 . 舒腾尺是荷兰数学家舒腾(1615-1660)设计的一种作图工具,如图,是滑槽的中点,短杆可绕转动,长杆通过处的铰链与连接,上的栓子可沿滑槽滑动.当点在滑槽内作往复移动时,带动点转动,点也随之而运动.记点的运动轨迹为,点的运动轨迹为.若,过上的点作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2023-09-10更新 | 237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10 . 瑞士著名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在年提出: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点,点,且其“欧拉线”与圆相切,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欧拉线”方程为
B.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
C.若点在圆上,则的最小值是
D.圆与圆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