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 . 是两个等差数列,记
其中表示个数中最大的数.
(Ⅰ)若,求的值,并证明是等差数列;
(Ⅱ)证明:或者对任意正数,存在正整数,当时,;或者存在正整数,使得是等差数列.
2017-08-07更新 | 524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北京卷精编版)
3 .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Ⅰ)求数列的通项与前项和
(Ⅱ)设,求证:数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2019-01-30更新 | 338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卷(福建)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设,且.
证明:(1)
(2) 不可能同时成立.
2016-12-03更新 | 481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湖南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解答题-证明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5 . 若无穷数列满足:只要,必有,则称具有性质.
(1)若具有性质,且,求
(2)若无穷数列是等差数列,无穷数列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判断是否具有性质,并说明理由;
(3)设是无穷数列,已知.求证:“对任意都具有性质”的充要条件为“是常数列”.
2016-12-04更新 | 95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上海卷精编版)
6 . 已知函数
(1)证明:函数上为增函数;
(2)用反证法证明:没有负数根.
2016-12-02更新 | 145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数学试题(上海卷)
7 . 已知集合对于,定义A与B的差为

A与B之间的距离为
(Ⅰ)证明:,且;
(Ⅱ)证明: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Ⅲ) 设P,P中有m(m≥2)个元素,记P中所有两元素间距离的平均值为(P).
证明:(P)≤.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016-11-30更新 | 5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高考试题北京(理科)卷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已知集合对于,定义A与B的差为

A与B之间的距离为
(Ⅰ)当n=5时,设,求
(Ⅱ)证明:,且;
(Ⅲ) 证明: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