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一 期中 2021-07-09 78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qián hé hòu yǎn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②让wěn luàn_________而危险的疯狂困扰他的安静的生活吗?(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③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wèi xǐ___________不前。(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2021-05-31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2. 默写填空。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也可看出他的谦逊。
(3)《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5)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31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                                    。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人有着他这样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


①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作家是怀着怎样一个伟大的仁爱的心灵,又是有着多么宽广的人道关怀
②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
③在曹禺的戏里,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命运,诸如繁漪、侍萍、四凤、陈白露、翠喜,还有觉新、瑞珏、鸣凤……
④甚至,连周朴园,他都有着怜悯
⑤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
⑥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
A.①④②⑤③⑥B.⑤③②①⑥④
C.①③⑥④⑤②D.⑤③①④⑥②
2021-05-31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C.西向,古代宾主相见,座位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
D.贱称,表示对对方的责骂轻蔑,如范增骂项羽时说“竖子不足与谋”,这里的“竖子”即表示责骂轻蔑。
2021-05-31更新 | 135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现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B.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每折的主角不同。
C.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诗人、戏剧家,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D.元杂剧的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组成。现代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等。
2021-05-31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死地 就:走向B.挟太山以北海 超:超过
C.,然后知长短 度:丈量D.无恒产而有心 恒:长久
2021-05-31更新 | 968次组卷 | 8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抑为采色                 放辟邪侈
B.鼓瑟希                    刑于寡妻
C.砉然向然                 盖亦反其本矣
D.批大郤                    毋吾以也
2021-05-3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四、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乃仁术也B.莫之能御也/客何为者
C.若属皆且为所虏/百姓之不见保D.大王来何操/以吾一日长乎尔
2021-05-31更新 | 109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庖丁文惠君解牛        之踌躇满志
B.如前为寿                  使烛之武见秦君
C.臣神遇而不以目视     羊易之
D.刀刃若新发于硎        善刀藏之
2021-05-31更新 | 224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项王B.常以身蔽项王
C.先破秦入咸阳者D.吏民
2021-05-31更新 | 73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甘孜藏族小伙丁真在走红网络后,恶意抢注商标者纷至沓来,既有以“丁真”为名直接申请的人,也有以“我爱丁真、遇见丁真、丁真笑”等相关内容为名申请的人。
B.电影《你好,李焕英》凭借浓浓的亲情故事、真挚的情感力量,呈现出内容大于技法的效果,让银幕前的观众对深沉绵长、细腻无私的母爱作了一次集体回望。
C.由盖娅传说出品的《山水霓裳》服装大秀,遭到众多网友的吐槽。这个一向围绕以“创新中国传统服饰”为理念的“中国风”品牌,被冠以“人民艺术家”称谓。
D.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尽管是个专业问题,不该轻易被舆论情绪化裹挟,但重申其结果一定要经得起舆论拷问,不可敷衍了事。
2021-03-20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12. 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秋季节,探春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送来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于是以此成立海棠诗社,李纨自荐掌坛,首次活动便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B.《红楼梦》中因刘姥姥夸大观园比画儿强十倍,惜春被贾母安排画园子而向诗社告假,众人埋怨刘姥姥,黛玉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宝钗点评她用了“春秋”的法子。
C.《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诗暗示了《红楼梦》中贾惜春的命运。
D.《红楼梦》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宝玉挨打后,黛玉劝慰他:“你可都改了吧!”宝钗深情地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都切合各自身份与性格。
2021-06-03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3. 《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慧紫鹃”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2021-06-03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_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
15.下列对“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来 ⑦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
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7.翻译下列句子。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021-05-31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山木(节选)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选自《庄子集释》,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鸣却被杀,庄子认为只有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
B.山木和雁的命运也表明:人生于世,凶险太多,有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判断出怎么做才能避免危险。
C.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D.人类与万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说贤能就可能受到谋算,无能又会受到欺侮,所以说不可能“得而必”。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2021-06-03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八、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①

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②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注】①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作者避乱于州。②头童:头发脱落,指年老。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句平缓,叙述了写诗的地点、时间以及诗人对环境的感受,次句“恨醉迟”则是以饮酒难醉言内心愁绪之深。
B.“天翻地覆伤春色”一句,写巴陵气候变化无常,虽已是春日却犹有冬日之寒,诗人因而不免生出天翻地覆之感,为眼前凄迷的春景而感伤。
C.颔联紧承首联,写燕子不耐阴雨,而海棠却能伫春寒中,经雨不谢。这里的“燕子”“海棠”既是眼前之景,又别有寓意,“燕子”比喻朝廷宵小,“海棠”象征志趣高洁的人物。
D.尾联二句为全诗作结。“白竹篱”是眼前所见实景,“湖海阔”则既指眼前景物,也指由此眼前之景所联想到的广阔世界。
22.尾联最后一句中的“悲”字,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2021-04-07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的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虽然中国建筑以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都是永恒的,都是暂时的。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为中心的理念。

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

2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分离”或“融合”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
B.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等同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C.中国建筑在必须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那样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方式,而是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
D.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
2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两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
B.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C.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具体建筑实例,增强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D.“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的一个方面,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
2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截然分离的体现。
B.中国古民居“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乡镇民居呈现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式等不同格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C.中国的宫殿是一种将帝王的权威神化了的建筑,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
D.中西方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君权”为中心和以“神权”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珠子灯

汪曾祺

①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得光光的,戴着双喜字大红绒花,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着细乐。远远听到送灯的箫笛,很多人家的门就开了。姑娘、媳妇走出来,倚门而看,且指指点点,悄悄评论。这也是一年的元宵节景。

②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的希望。

③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

④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⑤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能背全本《西厢记》。嫁过来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带回来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林译小说《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⑥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⑦王常生临死对夫人留下遗言:“不要守节”。

⑧但是说了也无用。孙王二家都是书香门第,从无再婚之女。改嫁,这种念头就不曾在孙小姐的思想里出现过。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⑨从此,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了。

⑩她变得有点古怪了,她屋里的东西都不许人动。王常生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永远是什么样子,不许挪动一点。王常生用过的手表、座钟、文具,还有他养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来的位置。孙小姐原是个爱洁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壶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从王常生死后,除了过年之前,她亲自监督着一个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女佣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许擦拭。

⑪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

⑫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屋里一点声音没有。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

⑬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

⑭她死了。

⑮她的房门锁了起来。

⑯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2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当地元宵送灯的风俗,颇为详细,既与小说主体有关,又体现了作者对民俗文化的喜爱。
B.第二段关于珠子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同时透露出人们期求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的愿望。
C.丈夫王常生死后,孙小姐变得古怪了,她躺在屋里,也不看书,很少说话,她就这样躺了十年,这是孙晓芸对封建伦理无声的反抗。
D.结尾三段表现出了一种悲凉、凄婉的情境,“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一句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27.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第段。
28.这篇小说为什么要以“珠子灯”为题。
2021-06-03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于“界”的认识,有人说,心有底线,守住边界;也有人说,科学无界,大爱无疆;还有人说,人无高下,界有高低,当自我修持。

你如何认识“界”?对于“界”之有无、高低,你有怎样的思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7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21-05-31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语文】【SX00163】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写作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小题
1
名著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名句名篇默写
3
阅读与鉴赏
4
作家作品
5
名著阅读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形填空题
3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40.85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5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6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70.85通假字选择题
90.8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100.85词类活用选择题
11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选择题
二、名篇名句默写
2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三、文言小题
80.8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四、名著阅读
120.85《红楼梦》  名著阅读  把握名著相关情节、内容
130.65《红楼梦》  名著阅读  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名著相关情节、内容
五、文言文阅读
14-170.85《左传》  文言文翻译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史传文
18-200.65庄子(约前369-前286)  文言文断句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六、古代诗歌阅读
21-220.65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
七、现代文阅读
23-2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6-280.65汪曾祺(1920-1997)  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八、作文
290.4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