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三 一模 2023-02-10 4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多以偏具象表现的动物图形及其变形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具有典型意义的器型有圆底钵、圆底盆、折腹盆、细颈壶、直口尖底瓶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朴实厚重,附着于这些器型之上的图形描绘以鱼和人面等最为引人注目。彼时以鱼为主题的图形描绘多数比较写实,常见的独立鱼纹为比较完整的正侧面形象,鱼的身体包括头、眼、嘴、须、鳍、尾被尽数描绘,少数甚至还将并不明显的牙齿描绘出来而显得狰狞。手段以直线条单独纹样居多,也可见少量局部填色的纹样,比例准确略显呆板。该时期图形描绘手法简练、形象生动、特征鲜明、变化单纯拙朴。这种直观的表现符合先民敬畏自然、渴望安全、追求温饱且臣服命理运数等心理状态。

多处遗址地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六千多年前的渭水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水系丰富,鱼类繁多。先民对自身不能拥有的能力心存敬畏,出于对生命安全和生存所需食物的需要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他们自然而然会把目光聚焦在适合这些基础需求的渔猎采集等活动当中。河流是人类繁衍不息的生命线,鱼类在水中自由灵动的生存状态对先民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从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彩陶描绘最有代表性的图形当然是鱼纹,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贯穿始终。这些彩陶描绘运用流畅线条进行严谨的图形设计,除了具有美化装饰意义之外还有别的用意。

艺术是一种经验总结。经过对大自然的持续观察、思考和长期的设计绘制实践,陶工对彩陶图形的描绘逐渐程式化,形式趋于规整。鱼类纹饰的各部分被逐渐概括成几何形状,尤其以三角形和圆弧居多。常见以最具有特征性的鱼头部位为主体,由中间向两边对称展开,以二方连续的设计格局进行描绘的连续对称图形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整体的线条描绘与局部填色的合理运用使得图形看上去虚实相间、开合有度,达到了极强的装饰效果。这种不仅对称而且基本均等划分的描绘,如果没有对维度空间的判断和精准计算是难以达到的。

仰韶文化中期具有典型意义的器型非常丰富,在图形表现形式上由半坡时期的写实风格转而向抽象变形发展。具体以团簇表现的图形为多,由圆点、勾叶等几何图形和弧线以及曲线等综合形成的二方连续抑或四方连续图形,单纯而富有装饰意味。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在装饰图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这些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抑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必须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能力的人才能够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彩陶图形描绘除了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基础构架之外,还有很多采用粗细相等、排列均匀流畅的线条所描绘的规律性图形,使整体器型显示出了更为严谨、庄重的艺术特征。图形当中的点、线、面搭配得当、节奏明朗,黑、白、灰层次显示了鲜明而丰富的递进关系,在彰显明朗、热烈、奔放美感的同时呈现出扑面而来的严谨、规范、肃穆气息,使观者得到愉悦感的同时接受了另一种具有理性意志的教化。

伴随着时代变迁,事物发展往往会呈现由低及高、再由高到低的抛物线似的连续状态,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发展也由繁盛的中期阶段进入了低潮。豫陕晋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彩陶(例如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数量明显减少,图形描绘疏松简单。施彩多在上腹和盆沿处。也许由此可以证明,彩陶在生活环境中的功能地位正在慢慢下降。

(摘编自王丽红《仰韶彩陶图形的表象与内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仰韶文化的彩陶常见的独立鱼纹为比较完整的正侧面形象,鱼的各个部位都被尽数描绘,少数还将牙齿描绘出来,具有宗教色彩。
B.经过对大自然的持续观察、思考和长期的设计绘制实践,陶工总结艺术经验,对彩陶的图形进行严谨的设计,不只是为了美化装饰。
C.彩陶与当时先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有密切关系,所以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中数量最多、贯穿始终、最有代表性的图形是鱼纹。
D.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的能力,就能完成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依次论述了仰韶文化彩陶早期、中期、晚期图案的不同特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B.文章举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例,论证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的图案以写实为主的观点。
C.文章第二段引用地层关系的研究成果,论证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安全和生存食物的需要以及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
D.文章对仰韶文化中期彩陶图案的形状、线条等进行具体说明,不仅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彩陶风格,也便于读者领会整体器型的艺术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民敬畏自然、渴望安全等心理状态直观表现在仰韶文化的彩陶图形描绘的手法特点上——简练、形象生动、特征鲜明等。
B.仰韶文化晚期的社会发展由繁盛时期进入低潮,表现为这一时期的彩陶,不仅数量少,图形也开始变得简单,并且只在局部施彩。
C.仰韶文化中期的彩陶多采用粗细相等、排列均匀流畅的线条所描绘的规律性图形,达到了艺术审美和教化意义兼具的效果。
D.以原始数列和多边形为基础概念的对称抑或规律图形的连续设计与描绘,说明陶工已经具备较强的数字观、方位观和精准的数列计算能力。
2023-02-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给水分子拍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的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而且在液态情况下,水分子运动非常快。拍照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给它选择一个合适的衬底。以前,科学家一般是以金属作为衬底,这次我国科学家选取了金属表面生长的绝缘薄膜(氯化钠)作为拍摄的衬底,从而使水分子本征的轨道结构得以保留。拍摄水分子内部结构的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单个水分子的信号强度异常微弱,对实验仪器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过去三年,江颖课题组主要致力于超高分辨率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在单分子成像和操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江颖课题组和王恩哥课题组紧密合作,通过仔细的论证和不懈的探索,捕捉到水分子更清晰的面貌。基于此,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确定水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确定其空间结构。

(摘编自《我国科学家拍摄到水分子内部结构》)

材料二: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已知氧原子与氢原子体积不等,因此,它们对热能量的容纳度也不等,这就像两个深浅不一的水坑能够容纳不等量的水一样。当氧原子与氢原子同处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这个环境的温度不断升高时,首先是氢原子达到热饱和态,此时温度继续升高,氢原子由于不能再容纳多余的热能量,成为一个固定温度的热饱和体,而氧原子由于体积大则可以继续升温,然后才会达到热饱和态。等到氧原子达到热饱和态时,与氢原子必然场力不等,这是因为氧原子体积大,体内的热能质量大于氢原子。这时,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由于场力不等,出现剩余斥力,从而造成它们斥离而分解。那么,如果情况相反呢?在封闭的环境内由高温到低温时,两种原子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正在新生态中,这时氧原子于氢原子群中新生,可以在降温下快速达到与氢原子场力相等的瞬间,使水分子产生。

(摘编自《水的生成条件及原因》)

材料三:

美国能源部SLAC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团队在《自然》杂志发文称,他们首次直接观察到了被激光激发时,水分子中氢原子对邻近水分子的“拉扯”作用。当一个受激发的水分子开始振动时,它的氢原子会将相邻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拉得更近。

分子中带正电的氢原子和相邻分子中带负电的氧原子之间架设着氢键网络,将水分子联系在一起,复杂的氢键网络造就了水的奇特性质。由于氢键的运动非常微弱且迅速,对其进行直接观察一直是个大难题。这一次,研究人员终于借助SLAC的“高速电子摄像机”MeV—UED将难题攻克。

(摘编自《科学家首次捕捉水分子间的“量子拉扯”》)

4.下列图解,不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的水分子,如此细微,使得为其拍照成为世界级难题,经过仔细论证和不懈探索的我国科学家,却拍到了其更清晰的面貌。
B.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体积不同,其热能量的容纳量也不同,一般来说,氧原子的容纳量也相对较大,源于其体积更大一些。
C.同处于密闭空间里的氧、氢两种原子,在不断升温时或者降温时就会出现两种相反的情况,分别为:水分子因斥离而分解和形成水分子。
D.美国及瑞典的研究团队首次直接观察到水分子中氢原子对邻近水分子中的原子有“拉扯”作用的现象,并在《自然》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6.我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关于水分子结构的研究有何意义?给我们以后的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2023-02-05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战斗结束以后,虽然敌人还占据着一些县城据点,冀中区的局面和人民的心情已经稳定下来。地方部队经过这一次战争的学习和考验,也能够逐渐在各方面适应新的环境,壮大自己和保卫根据地。一二○师不久就奉命转移到山地去了。

春儿她们接到通知,学院暂时结束,春儿留在地方工作,她在区党委那里办好手续,想看看芒种,没有找见,就一个人回县里去。

整个的冬天和青年人一向迷恋的旧历年节,今年是第一次在战争中度过了。

现在已经是春天,严冬的痕迹,除去披在春儿身上的破军装棉袄,就是在田野里也很难找到了。麦苗油绿并且长高起来了,很多雁群在大洼的麦地里啄食和过宿,在浅沙上留下连环的竹叶形状的爪印子。有的小桃树得天独厚,这样早就在一棵大柳树下面开花了,柳树长在一眼大井的旁边。田野里,到处是驴马拉动水车的响声,改畦的妇女们倚着铁锨的种种姿态,黄雀在榆钱里穿动的尖厉的叫声。小孩子们光着屁股在沙岗上翻跟头,姑娘们只穿着一身单衣,还觉得浑身燥热。在战争的空隙里,根据地的人民劳动生息,就是在黄昏黎明,谷垛底下,麦苗垄里,也不断爱情的追求。

晌午的时候,春儿走到安国县城南二十五里有名的大镇伍仁桥。还离北寨门很远的时候,春儿就听到了集市上骚动嚣乱的声音。从这些声音里,可以分辨出大粮食市那里的过斗的呼喊,牲口市那里的对蹄腿快慢的褒贬评价。这些买主和卖主,好像不是赶集做交易,而是进行着一场严重无情的斗争。经纪已经说好价钱了,因为一句话不合,卖主又抱住粮食口袋,不让过斗;或者是牲口已经牵在买主的手里了,卖主又搬着小牛的犄角硬把它夺回来。

自从敌人占据了一些县城,我们就把商贩动员到四镇上来。南堤坡上有一家搭着席棚卖豆腐菜的馆子,生意最好。掌柜的跑堂的全是家里的一班女将,年轻的女儿和媳妇们。这一班女孩子,长得都很好,在棚口掌柜的她家那位大姑娘,在大集日,密黑的头发,梳得整齐,穿一身十成新蓝布袄裤,一件洁白的护襟围裙,从领口接下来。她一边做着菜,低头注意着火色,一边又不住地抬起头来,用她那一对又黑又大又水灵的眼睛,看着在她家棚前过往的人。

春儿饿了,走进来坐下,因为钱少,只要了一碗素豆腐菜。那个掌柜的姑娘一直望着春儿,把菜盛好,叫她的一个小妹妹端过来。

穿得整齐的小姑娘两只手捧着一个豆青大花碗,里面的豆腐和丸子冒起了尖儿,汤上面浮着很厚的荤油。她小心翼翼地把碗放在木案上,一歪,还是流了一桌子。

“吃吧,同志。我姐姐特别给你加了油水。”小姑娘低声笑着说。

“为什么特别优待我?”春儿仰头问,又赶紧低下头去喝汤。

“你说为什么?”小姑娘蹲在她的身边,说,“你从堤上走过来,我们老远就看见你了。姐姐和我说:‘这个女同志是个老八路,刚打了胜仗的,她要到我们这里吃饭多好哇!’”

“你姐姐长得多好看,她有了婆家吗?”春儿问。

“我早有两个小外甥了。”小姑娘说,“我们南关的家叫鬼子烧了,把我们赶到这大堤上来。”

听见姐姐叫了一声,她跑过去,端来一碟子热烧饼,说:“你为什么不要干的?”

春儿笑了。

“我知道你没有钱。”小姑娘拿起一个烧饼,放进春儿碗里,溅出很多汤儿。“这烧饼不要钱,是我们姐儿俩请你吃的!”

这一家人是多么值得留恋啊!春儿从大堤上跑下来,走得更高兴更轻快了。

在前面的道上,跑着一辆小牛车,赶车的是一个矮矮的身体浑实的女孩子。她穿一件褪色的宽大的红夹袄,卷着裤腿露着腿肚。车上装着几棵大白菜,肥大得像怀了八个月孕的妇女,在车厢里滚来滚去。还有几个又大又圆的红萝卜,不断地从车后尾巴蹿下来。小姑娘回头看见了春儿,就喊:“女同志,快赶两步,来坐车吧!”

她的声音很嫩很脆,难道是从小吃这些新鲜菜蔬的关系吗?

“我走得动呀。”春儿笑着说。

“我一个人实在压不住它,”女孩子说,“你上来,它就稳当了。”

春儿上去,和她并排坐在前车辕上。这头黄色的小仔牛,肥胖得油光发亮,两只小白犄角,向前弯着,像个“六”字。它感到了新增加的重量,小尾巴愤怒地害羞地摆动了几下,老实了。

女孩子把红山木小鞭压在腿下面,然后用一柄镰刀,悠闲地雕刻着一颗萝卜。她很快把它做成了一个精巧的花篮儿。

这应该是春节前后的礼物。女孩子们把它挂在房梁上,里面种上麦子,等麦苗长高,萝卜缨儿也就开花了。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在里面插上一枝蜡烛,这萝卜就叫灯笼红。可是,这一个新年是叫日本鬼子给搅了!

“你是哪村的?”春儿问。

“过河就到了。”女孩子往前一指说。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叙述战争结束后冀中区的局面、人民的心情、地方部队的收获和一二○师的转移等,为春儿的活动提供了背景铺垫。
B.对麦苗、雁群、小桃树、黄雀叫声等的描写,展现家乡美景,表达春儿对家乡的热爱,这也是冀中人民抗日卫国的情感基础。
C.在战争空隙,小孩子们光屁股在沙岗上翻跟头,青年人大胆追求爱情,这些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D.集市上骚动嚣乱的声音,买主与卖主之间进行严重无情的斗争,这些描写说明根据地人民在战争中具有随时斗争的激情。
8.卖豆腐菜的小姑娘和赶车的小姑娘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孙犁小说既具有诗情画意又具有泥土气息,请结合文本谈谈对孙犁小说风格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问计于卢杞,对曰:“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诏下,举朝失色。

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真卿曰:“君命也,将焉避之!”遂行。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又使人邀真卿,不及。真卿与其子书,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至许州,欲宣诏旨,希烈使其养子千余人环绕谩骂,拔刃拟之,为将驯啖之势;真卿足不移,色不变。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希烈欲遣真卿还,会李元平在座,真卿责之,元平惭而起,以密启白希烈;希烈意遂变,留真卿不遣。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使者拜舞于希烈前,说希烈曰:“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希烈不悦,扶真卿出。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真卿叱之曰:“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四使不敢复言。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卿怡然,见希烈曰:“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希烈乃谢之。

丁酉,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与淮宁兵战于安州,官军大败,伯仪仅以身免,亡其所持节。希烈使人以其节及俘馘【注】示颜真卿;真卿号恸投地,绝而复苏,自是不复与人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注】馘(guó):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也指上述情况割下的左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
B.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
C.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
D.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旅,指军队,后引申为指有关军队及军队作战的事情。文中便是军队作战之义。
B.家庙,指儒家为祖先立的庙。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
C.节度使,中国古代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
D.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也可指官名。文中便是后者之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依仗立过军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朝中将佐没人敢去规劝和阻止他,卢杞便向德宗推荐了颜真卿,德宗同意了卢杞的建议。
B.颜真卿去许州李希烈处传达圣意,满朝大臣觉得他此行凶多吉少,都大惊失色。郑叔则和李勉劝告他暂留东都,颜真卿未听,毅然前往。
C.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分别派遣使者到李希烈处,劝他称帝,李希烈洋洋自得地让颜真卿看这些使者,遭到了颜真卿的斥责。
D.张伯仪的朝廷大军与李希烈的怀宁军作战,大败而还。李希烈叫人把张伯仪的旌节以及被俘士兵的左耳给颜真卿,颜真卿看后悲痛欲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
②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
2023-02-0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鹳雀楼

畅诸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临飞鸟上,高谢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系登临伤别之作,在登楼望远的同时传达出殷殷惜别之情。
B.诗人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飞鸟反衬近处城楼,饶有意趣。
C.颈联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与前两句一气相贯。
D.尾联写重阳“菊花事”以明别意,简括而富诗意,突出其有别于往年的特别意蕴。
15.同为盛唐诗人的王之涣也有同题名作,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但两首诗描绘的场景、诗人自身的情怀及诗作创作目的是不同的,请结合两首诗作加以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借用和化用是诗词创作中的常用手法,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借用《诗经·郑风》的句子表达渴望贤才的愿望。
(2)《荀子·劝学》中,以“木”“金”为喻,目的是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突出学习的重要意义。
(3)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唐诗宋词中含有“云”的诗句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10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的仁政____________。他想做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大人物,“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天生孔丘,何用?然而奴隶社会土崩瓦解了,在许多市侩、政治骗子、谎言家,赳赳武夫得志之际,在许多成功人士于王事蹇蹇、席不暇暖之时,大师孔子,被晾在一边,____________,在那里干呆,有劲没处使。表面上看孔子,忙,甚至可以说忙的团团转。他开办私人学校,他奔走列国,他为世道人心的江河日下着急上火。可是这种“忙”都不是他心中所要的那个“忙”。孔子所要的“忙”是“克已复礼”,是参政议政。孔子对做名儒、名士都不感兴趣,孔子要做的是名臣。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一团糟,的确挺需要名臣的。

据传孔子曾经删修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____________。”看情形是金瓯片片碎,奴隶主贵族阶级忽喇喇似大厦倾。沧海横流,是要出英雄的。孔子就要做这个英雄,他要写天地这篇大文章,他要补天济世。他要日月所照之处成皆乐土,他要天下君王皆遵周制,他要刍荛采薪之人皆明礼义,他要儒家恩惠泽润众生。伟哉,孔子!壮哉,孔子!可惜,他一项也做不到。他只能是徒呕心血。孔子在历史面前是个迟到者,不合时宜者,逆潮流者。他想做的事,不是他不能为,而是时代已经不允许他“为”了。他或许应该选择沉默和缺席,但选择沉默和缺席,又不是孔子了。孔子选择的是“在场”和“出席”。在时代的长餐桌上,他拼命地要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份刀叉。“儒”,本来也是一种职业——为他人办丧事的一种职业。这使“儒”们的血液里存在着一种天生的实干家的执拗和吹吹打打的喧哗成份。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划横线的两处,第一处连用了四个“他”做主语,第二处只用了一个“孔子”做主语,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何差别,请简要说明。
2023-02-05更新 | 32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①      。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②      ,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③      。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随着年岁增长,人的生命会越来越精神化。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丰富的是精神,安静的是生活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奔突”一词因与语境的完美契合而使语句表达生动形象,充满魅力。与此类似,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描写月色:“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试结合前面语境分析“风味”一词的丰富内涵及所在句子的修辞特色。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所以,要敢于展示自己,推荐自己。

可是《老子》中却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是说,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教导人要自律克己,谦虚谨慎。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科普-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文本
7-90.65孙犁(1913-2002)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资治通鉴》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即事感怀  写景抒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80.65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19-21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表达题组
六、作文
220.4为人处世  引语式材料  自我定位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