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01-27 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给人生存和发展以勇气与智慧。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人生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在人类存在的种种矛盾中,根本的矛盾就是“向死而生”,即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终归死亡,可人又总是力图以某种追求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超越死亡。由此产生了人如何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一重大问题。这就是说,哲学就是人生观,而人生观与世界观又密切相关、高度统一。

人生观是世界观问题,而不仅仅是伦理学的问题。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一句话,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文天祥的干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人的生与死本身属于自然规律,而生与死的意义属于历史规律。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就在于如何处理人与历史规律关系。因此,人生观不可能脱离世界观。人“向内”求解“人生之谜”,必然要“向外”探索“世界之谜”,而“向外”探索“世界之谜”,归根到底是为了“向内”求解“人生之谜”,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无论是探索天、地、人的人与自然关系,还是反思你、我、他的人与社会关系,哲学都熔铸着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关注,对人的发展境遇的关切,凝结为对“人生在世”的深层理解。所以,每个时代的哲学都表现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统一,体现着人生的智慧。

人生观是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医学、生物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都不可能完全解答“人生之谜”……哲学问题不同于科学问题。人为什么有生有死,这是科学问题,可人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哲学问题。知道数学中有正数与负数,物理学中有作用与反作用,化学中有化合与分解,生物学中有遗传与变异等,这是科学常识,可是从中引出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引出对立统一规律并把它转化为矛盾分析法,这是哲学智慧。它使我们善于在个体与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的矛盾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人生问题。

哲学智慧不同于科学智慧。科学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描述和解释思维的对象,即存在的运动规律,哲学则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探讨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思维如何反映存在及其规律等问题,并且进入到对象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不仅要知道对象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对象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着特定的民族、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和愿望。所以,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启迪人以真理;哲学不是宗救,但它也给予人以信仰。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为学”,即学专业知识,还要“为道”,即学哲学。学哲学,可以拓展理论视野,强化思维力度,善于辩证思考,把人们视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在“熟知”中发现“真知”,从而阐幽发微而示之以人所未见,率先垂范而示之以人所未行。

(摘编自杨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是教人如何生活的,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两者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B.人生观不仅是伦理学问题,更是世界观问题,也就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
C.科学回答人为什么有生有死之类的问题,而哲学则思考人如何对待生与死的问题
D.哲学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民族、阶级或集团的愿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分析宗教与哲学的不同,引出哲学是人生观且与世界观密切相关的观点。
B.第二段紧承第一段,侧重阐述了哲学表现出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高度统一的原因。
C.“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如果正确处理好人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就能流芳百世。
D.第五段与前四段形成总分关系,进一步强调学哲学的意义,点明了写作的意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存在着许多矛盾,其根本的矛盾是如何通过某种追求来超越死亡,获得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B.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对人的生存方式、发展境遇的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C.科学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和解释存在的运动规律,并进一步探索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D.学习哲学可以拓展理论视野,强化思维力度,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反思问题并能够发现“真知”。
2020-01-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后,机场刷脸值机、刷脸安检、刷脸登机等乘机新体验让人喷啧称奇。这些酷炫的智能黑科技出自“中国人脸识别领域”第一梯队——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于以往通过验证员肉眼进行旅客身份核验,旅客在办理安检手续时,只需出示一次身份证件,在通行过程中,系统即可自动完成旅客信息核验及人证比对,整个过程耗时不到1秒,准确率高达99%。

独特的自动预抓拍功能,无需旅客起身或改变姿态配合,即可获取旅客的最佳人脸照进行人证核验;且不受旅客年龄大小、肤色、化妆等因素的影响,为旅客创造了更舒适的通行体验。

实际上,瑞为的刷脸登机技术早在去年1月就应用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这一全国首创的技术实现了刷脸安检、刷脸登机。目前,瑞为全流程刷脸登机解决方案,已覆盖包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在内的国内三分之一机场。

(选自《人工智能:加速赋能高质量发展》,《福建日报》2019年10月7日)


材料二:

17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在京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以下简称《治理原则》),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强调了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的八条原则。

“负责任”不仅在研发方面,源头设计需合乎伦理,以更高的技术控制潜在伦理风险与隐患;更需要在应用层面,以最终人类权益为前提,避免误用,禁止滥用、恶用;同时,在治理方面,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治理体系,对未来更高级人工智能潜在风险持续开展研究和预判。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李仁涵教授表示:“我们希望未来在符合《治理原则》的基础上,留有足够发展空间的同时,进行务实适用、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治理原则》的发布将为后续人工智能立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治理原则》提出,人工智能发展应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充分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使用等各环节建立规范,反对任何窃取、篡改、泄露和其他非法收集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

(选自记者袁于飞《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光明日报》2019年6月19日)


材料三:

当前,人工智能呈现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可以预见,作为引领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对世界的影响将远超以往历次工业革命。从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到信息革命,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人类学习和适应机器。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是机器来学习和适应人类,是人和机器一起学习和创新。

人工智能高度发展,机器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有可能帮助甚至部分替代人进行决策,如驾驶汽车、诊断病情、教授知识、检验产品等。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对社会治理、伦理道德、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但相关的法律规范、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则相对滞后。只有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处理好机器与人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更多地获得人工智能红利,让技术造福人类。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走在国际前列,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探讨才刚刚起步。我们应加快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步伐,在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研究和制定中贡献中国智慧。

(选自李彦宏《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9年7月2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旅客在大兴国际机场安检时,通过人脸识别系统,不用出示身份证件,就可以自动完成信息核验及人证比对。
B.瑞为全流程刷脸登机解决方案深受欢迎,我国国内三分之一的机场都运用了此系统,其中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C.《治理原则》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行动指南,强调了八条原则,这为后续人工智能立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D.人工智能时代是机器学习和适应人类,人和机器一起学习和创新的时代,而此前某种程度上是人类学习和适应机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为的刷脸登机技术具有快速精准、极大方便旅客、国内领先的特点,这些因素都使得它受到北京大兴机场的青睐。
B.在人工智能时代,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非常重要,要抵制任何窃取、篡改、泄露和其他非法收集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
C.人工智能推动着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新时代,对世界的影响已远超历史上的历次工业革命。
D.人工智能有可能帮助甚至部分地代替人作决策,但也在很多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挑战,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机器与人的关系。
6.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从不同角度简要概括如何发展健康的人工智能。
2020-01-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官宴

青霉素

窗外大雨如注,袁子卿在书房里来回踱着脚步,不时看一眼窗外的黑夜,身影被烛光拉得长长短短。一道闪电,雨夜被扯开一道缝隙,袁子卿就看到了远处的翼云阁,似乎还看到翼云阁飞檐下的风铃在雨中摇晃。

“河堤那边……没来人?”袁子卿看着窗外,问立在一边的夫人,同样的话他已问过多次。

夫人趋前半步,轻声回道:“老爷宽心,师爷已带人去巡查,没人来就是太平。”

袁子卿没有接夫人的话,立在窗前喃喃自语:“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窗外只有远远近近的风声雨声。

蜡烛将燃尽时,窗外有了曙光,风雨已停。

夫人看了一眼伏案入睡的袁子卿,熄了蜡烛,轻推房门来到庭院。满院充斥雨后的清凉,石榴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树下有掉落的几枚青涩的小石榴,夫人弯腰拾起一枚,不觉叹了一口气。

“经不住风雨,自然成不了气候。”袁子卿站在夫人身后说道。

夫人看了一眼袁子卿,说:“这场百年未遇的大雨,河堤竟也无恙,老爷两次清淡修堤已见成效,现在三年任期已满,可安心离去了。”

“是啊,我们可以安心走了,只是走时我还要设一次官宴。”袁子卿说。

夫人一脸疑惑,问:“还设官宴?你已经设过两次官宴了,第一次官宴用尽了头年的年俸,第二次官宴又让次年的年俸覆水东流,现在又要……”

袁子卿看着夫人,只笑,不语。

第一次在县衙里大摆酒宴,是袁子卿刚来祁城不久。数排八仙桌摆满大堂,满桌子都是笑脸。能被新任县太爷请来赴宴,邾城的士绅和各店铺的老板倍感荣幸,没有被请到的,托人送礼也想得到一张请柬。邦城最好的厨师都请来了。衙门口很多人围观,阐到香味儿也是福气。

酒过三巡,袁子卿起身向各位深施一礼:“感谢各位应邀,作为新任知县,我多次到河堤查看,薛河绕邦城而过,给邾城带来通达和繁荣,但每年的汛期就是悬在我们邦城人头上的一把剑,水流从上游夹杂着泥沙,绕城而过时泥沙淤积,不彻底清淤固堤,邾城人头上的这把剑迟早就会落下来!"

众人相互看一眼,又一起看县太爷。

袁子卿举杯一饮而尽,又说:“清淤固堤需要银钱,朝廷拨发的款项有限,本县库府空虚,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各位。”众人看着县太爷,又相互看着,这才知道县太爷设的官宴是不好吃的。宴后,银钱陆续收到,修堤是为大家办好事,再说毕竟吃人家的嘴短。

河道清淤工程顺利完成。

袁子卿的第二次官宴是在上任一年之后。当时,街头巷尾凭空生出很多传言,传言说县太爷假借工程,搜刮民财,中饱私囊,不少拿过钱的人就有当了冤大头的感觉。后来,传言越传越盛,并且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不少士绅和店铺老板就联合起来告上府衙。后经查实所集款项已全部用于清淤工程,县太爷自己还搭上了一年的俸银,袁子卿实为廉官楷模,知府命袁子卿将诬告者严加惩办。

告状的士绅和店铺老板们齐聚衙门大堂,叩头请罪。袁子卿把他们一一都扶起来,宣布告状人一律宽恕,然后吩咐设宴。数排八仙桌又摆满大堂,只是每张面孔都少了一分笑颜多了一分惶恐。

莱过五味,袁子卿起身向各位深施一礼:“河道清淤已经完成,固堤的银两尚有欠缺……”

宴后,银钱陆续收到,毕竟证陷人气短,县太爷不给治罪已感激不尽,就破财免灾吧。

固堤工程又顺利完成。至于诬陷县太爷贪污的传言是从哪儿来的,夫人问过多次,袁子聊一笑:“天机不可泄露!"

袁子卿的第三次官宴,设在城外官道边的半山亭。

袁子卿已接到转调的公文,此时,他和夫人静候在半山亭。赴宴的人来了很多,不仅有所邀的邦城士绅和店铺老板,还有许多黎民百姓,人群围着袁子卿,要为他送行。

袁子卿拱手称谢:“本官三年任期已满,为答谢诸位协助,在此设宴,只是宴无酒肉,只有夫人用老家的茶叶汤的香茶,请诸位品尝!"

有人上前一步说道:“县台大人,您还欠我们邾城一笔账,请结完账再走。”说话间,打开“账本”,却是两轴对联。在场的人都围上观看,上写:官爷不廉,看我青山饮我水;草民无礼,拦君坐骑脱君靴。早有人上前,把袁子卿的官靴脱了下来,之后,把一双草鞋给他换上。

袁子卿手捧联轴,两眼含泪…….

官道曲折,脚穿草鞋的袁子卿,身影渐渐消失在官道的远处。

(原载于《小说月刊》2019年第6期)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众人相互看一眼,又一起看县太爷”两个“看”字写出众人先吃惊后又期待的心理。
B.“经不住风雨,自然成不了气候”一语双关,既是袁子卿对掉落的小石榴的感悟,更是对大堤可能经不住昨夜大雨的担忧。
C.小说的情节张弛有度,语言质朴自然,长短句交错和多个省略号的运用,使小说语言节奏富于变化,又言简意赅,含蓄蕴藉。
D.夫人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次要人物,夫人的话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侧面烘托袁子卿这个人物的作用,体现作者的构思匠心。
8.小说中的袁子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9.如何理解两幅对联“官爷不廉,看我青山饮我水;草民无礼,拦君坐骑脱君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0-01-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会昭帝,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定国上书谏。数年,迁水衡都尉,超为廷尉。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威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衷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定国饮酒至数石不乱,冬月请治谳,饮酒益精明。甘露中,代黄霸为丞相,封西平侯。三年,宣帝崩,元帝立,以定国任职旧臣,敬重之。时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定国并位八年,论议无所拂。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诏,条责以职事曰:“二千石选举不实,是以在位多不任职。民田有灾害,吏不肯除,收趣其租,以故重困。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定国上书谢罪。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上复以诏条责曰:“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耶?方今年岁未可预知也,即有水旱,其忧不细。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者不?”定国慌恐,上书自劾,归侯印,乞骸骨。上报曰:“君相朕躬,不敢怠息。经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君虽任职,何必颛焉?其勉察郡国守相群牧,非其人者毋令久贼民。”定国遂称笃,固辞。上乃赐安车驷马、黄金七十斤,罢就第。数岁,七十余曰安侯。

(选自《汉书·于定国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
B.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射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
C.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射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
D.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指中国古代帝王之死,而“薨”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
B.“廷尉”是掌管天下刑狱的官吏,案件要报到廷尉处,职责与文中的“御史”相同。
C.“经术”指注解经书的学问,古有“五经”之说,指《诗》《书》《礼》《易》《春秋》。
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高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人们加给他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定国重视学习,拜师学经。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习法律,做廷尉后又拜师学习《春秋》,亲自手执经书,面北向老师行弟子之礼,敬重精通经术的人。
B.于定国为官恭谨,主动担责。汉元帝曾两次责备大臣不尽职责,于定国内心惶恐害怕,于是上书谢罪或引咎自责,最后因病情沉重不得已辞官归乡。
C.于定国判案谨慎,深得赞誉。他判案保持审慎态度,除照顾螺寡孤独之人,对不是特别肯定的犯罪都尽量从轻发落,朝廷上下都称赞他堪比张释之。
D.于定国尽心辅佐,深受器重。身为先帝的旧臣,他与御史大夫陈万年八年共事而从不相互抵触,汉元帝称赞他“不敢稍有懈怠休息”,之后赐予车马黄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
(2)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耶?
2020-01-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②灞桥,在长安,位于灞河水道之上;曲江,唐代著名皇家园林,有曲江池。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南郑远望南山,心生感慨,又写秋风吹起,号角声声,营造悲壮氛围。
B.“悲歌击筑”暗用荆轲悲歌与高渐离击筑典故,表达作者送别时的慷慨悲情。
C.整首词的情感有变化,由“哀”到“兴悠哉”,“兴”字也暗合高兴亭的亭名。
D.“多情”两句运用拟人,写南山月最是多情,特地冲出云幕将月光洒照人间。
15.请赏析词的最后“灞桥”三句。
2020-01-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