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6-29 2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雄本是一种理想人物。一群人或一个人所崇拜的英雄,其实就是他们的或他的人生理想的结 晶,每个人,每个社会,都有他的特殊的人生理想,很显然的,也就有他的特殊英雄。哲学家的英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宗教家的英雄是释逆和耶稣,侵略者的英雄是拿破仑,而资本家的英雄则为煤油大王和钢铁大王,行行出状元,就是行行有英雄。人们所崇拜的英雄尽管不同,而崇拜的心理 则无二致。每个英雄必有确足令人钦佩之点,经得起理智衡量,英雄尽管有不足崇拜处,可是我们 既然崇拜,就只看见他的长处,看不见他的短处。"爱而知其恶”就不是崇拜,崇拜是无限制的敬 慕,有时甚至失去理性。在崇拜的心理中,情感的成分远过于理智的成分,英雄崇拜的缺点在此, 因为它免不掉几分盲目的迷信。但是优点也在此,因为它是敬贤向上的表现。敬贤向上是人类心灵 中最宝贲的一点光焰,个人能上进,社会能改良,文化能进展,都全靠有它的烛照,常提醒我们人 性尊严的意识,将我们提升到高贵境界。崇拜英雄,就是崇拜他所持有的道德价值。世间只有几种 人不能崇拜英雄:一是愚眛者,根本不能辨别好坏; 一是骄矜妒忌者,自私的野心蒙蔽了一切,不愿看旁人比自己高一层;一是所谓“犬儒”,轻世托物,视一切无足道;最后就是丧尽天良者,毫无人性,自然也就没有人性中最高贵的虔敬心。这几种人以外,任何人都多少可以崇幷英雄,一个 人能索拜英雄,他多少还有上进的希望,因为他还有道德方面的价值意识。

在实际上,英雄崇拜有深有浅,不一定都达到极境。但无论深浅,它的影响都大体是好的。社 会的形成与维系都不外借宗教政治教育学术几种“文化"的势力。一个政治团体里有领袖能号召, 能得人心悦诚股,政治没有不修明的。至于教育学术也都需要有人开风气之先。设想没有孔墨庄老 几个哲人,中国学术思想还留在怎样一个地位!没有柏拉困、亚理斯多德、笛卡尔、康德几个哲人, 西方学术思想还留在怎样一个地位!如此等类问题是颇耐人寻思的。俗话有一句说得有趣:“山中无老虎,猴子称葙王。”阮步兵登广武发“时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之叹。一个国家民族到了“猴 子称霸王”或是“竖子成名”的时候,他的文化水准也就可想而见了。

学习就是模仿,人是最善于学习的动物,模仿必有模型,模型的美丑注定模仿品的好丑,英雄 是做人的好模型。所以从教育观点看,我们主张维持一般人所认为过时的英雄崇拜。尤其在青年时 代,意象的力量大于概念,与其向他们说仁义道德,不如指点几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仁义道德的人给 他们看。教育重人格感化,必须是一个具体的人格才真正有感化力。

(节选自朱光潜《谈英雄崇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英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崇拜的英雄虽然不同,但人们崇拜英雄的 心理是一样的。
B.英雄有令人钦佩处,也有不足崇拜处,但崇拜就不能“爱而知其恶”,就不能有理智的成分存在,这就是英雄崇拜的缺点。
C.从一个国家民族能否产生有突出影响力的英雄,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民族文化水准的高 低,“猴子”“竖子”在文中都不是指英雄。
D.从教育观点看,教育需要榜样,也重人格感化,具有一个具体人格的榜样,往往比说教更 具感化力,所以英雄崇拜并不过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孔子、苏格拉底等人物是为了说明行行有英雄,有英雄就会有崇拜心理。
B.文章列举不能崇拜英雄的几种人是为了从反面论证英雄崇拜也存在缺点的观点。
C.文章引用俗话和阮步兵登广武时的感叹说明没有英雄的后果,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D.文章以人善于学习的特点来说明树立英雄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英雄崇拜的现实意义。
3.如果根据文章给“英雄”下一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英雄就是产生在某领域被人们崇拜、供人们学习并能催人上进的理想人物。
B.英雄就是被某领域的人们用超越理智的情感加以崇拜并学习的理想人物。
C.英雄就是在一定领域供人们学习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人生理想的结晶。
D.英雄就产生在某领域能够形成和维系社会、供人们模仿的人生理想的结晶。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索罗斯:天才魔鬼混合体

北京时间7月27日,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致信全体股东,索罗斯将不再为外部投资者理财,从此结束近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生涯。

在叱咤全球金融市场40年之后,索罗斯似乎是亲自为他创造的这个时代画上了句点。而作为一个天才与魔鬼的混合体,他的名字,仍将永载金融史册。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944年,随着纳粹德国占领布达佩斯,索罗斯随全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1947年秋天,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准备前往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尔后又去了伦敦。他曾经不名一文,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直到1949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在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虽然选修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课程,但他本人却认为并未从中学到什么东西。他受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的影响更深。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索罗斯几乎完全专注于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撰写了不少自己的哲学论文,雄心勃勃地要做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可惜,家庭的贫穷和波普的劝阻使“哲学家索罗斯”最终选择了回归专业,谋求一份“更有前途”的经济或金融工作。

于是,“金融家索罗斯”诞生了。

二十多年之中,从伦敦到纽约,索罗斯经历了欧美金融家最典型的“三级跳”——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交易员,到明星交易员兼高级分析师,最后创办自己的基金,成为华尔街的一支独立力量。

1969年开始,索罗斯与他的著名合伙人吉姆·罗杰斯在纽约开设了“双鹰基金”,初始资本为25万美元;十年之后,这家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

在过去42年中,量子基金的平均每年回报率约为20%,被列为给投资者带来最高净回报的10个对冲基金之首。

某电视台记者曾对此做过这样的形象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

1992年,他成功押注英国将被迫让英镑贬值并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狂赚10亿美元,并得名“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这一年其基金增长了67.5%。

1994年,他又对墨西哥比索发起攻击,使墨西哥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告罄,不得不放弃与美元的挂钩,实行自由浮动,造成墨西哥比索和国内股市的崩溃,而量子基金在此次危机中收入不菲。

1997年3月,索罗斯基金开始放空泰铢,随后在国际游资的推动下泰铢狂跌不止,索罗斯管理的基金从中获取了暴利。之后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意犹未尽的索罗斯将触角又伸向了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却不曾想被香港政府和其身后挺立的中央政府打乱了算盘,这才放弃港币悻悻而归。

喜欢与中央银行对着干,已经成为索罗斯独特的“名片”。华尔街时报曾将他称为“金融界的坏孩子”,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则直接怒斥他为“亚洲金融危机的纵火犯”。

事实上,索罗斯从不隐瞒他作为投资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他信奉的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对在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任何人都不存在负罪感,因为他也可能遭受损失。

比如1998年投资俄罗斯国家电信公司Svyazinvest就被索罗斯认为是其投资生涯中最大的败笔。“我自己满怀希望,结果被它骗了。”

发现自己犯了错怎么办?“抛售、退出。”索罗斯的答案简洁有力,“最简单的是,了解自己的错误,研究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

但近年来,索罗斯的直觉却似乎总是出错。调查公司报告显示,其量子基金尽管保持着20%的年均回报率,但过去18个月表现极差,去年仅获利2.5%,今年上半年更亏损6%。此外,索罗斯旗下1/3与能源业有关的股票投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有人认为,业绩不佳,或许正是索罗斯做出退休决定的一大原因。但在另一些分析者看来,事情却未必那么简单。

同时,还有消息称,量子基金目前持现比例高达75%。这更让一些分析人士笃信,此时宣布退休的索罗斯,很可能只是暂时封刀,一旦时机到来,又将大干一番。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声明索罗斯将不再为外部投资者理财,因为索罗斯在过去18个月中表现极差,今年上半年更亏损6%,愧对投资者。
B.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家庭,曾经历过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后成长为叱咤全球金融市场40年的风云人物。
C.索罗斯与吉姆·罗杰斯在纽约开设的“双鹰基金”,后更名为“量子基金”,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净回报最高的对冲基金。
D.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索罗斯将触角伸向了中国的香港,被香港政府和其身后挺立的中央政府击退,放弃了对港币的进攻。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专注于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一心想成为“哲学家索罗斯”,但家庭的境况使他的哲学家的梦想破灭。
B.作为投资家的索罗斯一直以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在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任何人都无负罪感,因为双方都可能遭受损失。
C.业绩不佳,正是索罗斯做出退休决定的一大原因,但一些分析人士深信索罗斯只是暂时封刀,一旦时机到来,他将大干一番。
D.本文回顾了索罗斯的人生经历,详述了索罗斯在金融领域的一些所作所为,传达出作者对索罗斯的敬仰、羡慕之情。
6.文章为什么称索罗斯是天才魔鬼混合体?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0-06-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的气味

林海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

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

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给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

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精炼,娓娓道来,本色真实,自然天成。作者笔调平实,京味儿纯正,文化底蕴厚重。
B.“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海棠和石榴人格化,形象地生动地说明北京秋果的成熟以及对人的诱惑力。
C.文章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秋的气味”应该够大,但作者围绕“炒栗子的香”和“牛羊肉的膻”着笔,这样的细节写出了作者的欣喜和欲望,足以让人玩味不已。
D.北京城很大,作者只选取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来写,因为这两处地方最能体现出北京的特色,是季节变换的代表。
8.请结合文章,分析老五的人物形象。
9.《秋的气味》中“气味”具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敏,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自相训勖,少孤贫,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雅相钦重。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褥,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除少府卿,出为镇北豫章王长史,随府王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途经下邳,遂为魏人所执。魏徐州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将加扑。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米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请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

除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送故依旧订舫,革并不纳,惟乘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曰:“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轻艚。”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征入为度支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大同元年。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三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
B.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
C.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
D.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父艰,也称丁父忧,遭遇父亲丧事之意;遭遇母亲丧事为丁母忧。丁,遭遇的意思。
B.加扑,意为施加鞭刑。扑在古代为鞭打的刑具,有长短之分,短的为敲,长的为扑。
C.刺史,最早为中央派到地方的监察官员,后为州一级军事行政长官。这里指后者。
D.卒,死亡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一般人死亡就称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革敏而好学。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年少孤苦贫穷,读书学习毫不倦怠。大雪天盖着破棉被,铺着单薄的席子,却沉醉于学习不知疲倦。
B.江革忠贞不渝。他曾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被魏人俘获,在魏人威逼利诱下,誓死忠君。魏人见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还朝。
C.江革刚强正直。他赏罚严明,百姓安定,官吏害怕,朝宴时对于不合格的官员常有批评的话,因而被权贵憎恨,只好称病返乡。
D.江革为官清廉。门生故吏的馈赠,百姓送行的礼物,他一概不收;返朝时不接受定做新船;身旁没有侍妾,家徒四壁,深受世人敬重。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
(2)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
2020-06-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的第一个中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14.下列对本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怀疑、厌倦。
B.“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寄意深刻,韵味悠远。
C.“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作者撷取萧瑟秋风、纷飞落叶这两个典型的秋色秋景,慨叹被贬后的无聊,以哀惋的笔调道出人生百无聊赖之情。
D.本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15.本首词与《赤壁赋》为苏轼同一时期作品,《赤壁赋》中作者的内心已趋于平淡、释然,本词的思想感情是否与其相同,试结合“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句加以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云”和“鸟”都人格化了,作者将感情寄托在物上,达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3)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其中关于“衡阳雁”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几年,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许多学校也一直在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中国书法能进校园,学生们凝神静气提笔写字的姿态令人感动。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角落,“实用为王”成为公众的共识,别说花时间去研究毛笔字,就连花时间写字的人都越来越少,精通书法的人

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样,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导向,厚植公众关注、热爱传统文化的 壤,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少年感受到书法的魅力。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制度的保障,使书法教育规范化。青少年对书法,发自内心热爱,才能让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导向,厚植公众关注、热爱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感 受到书法的魅力。
B.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导向,厚植公众关注、热爱传统文化的土壤,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少年感 受到书法的魅力。
C.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导向,厚植公众关注、热爱传统文化的土壤,就能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感 受到书法的魅力。
D.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导向,厚植公众关注、热爱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感 受到书法的魅力。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渐渐受到人们的冷落
B.中国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C.中国书法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特殊性不言而喻
D.我们应认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
19.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热火朝天 凤毛麟角 耳闻目睹 经久不衰
B.热火朝天 寥寥无几 耳濡目染 历久弥新
C.如火如荼 寥寥无几 耳闻目睹 经久不衰
D.如火如荼 凤毛麟角 耳濡目染 历久弥新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面是某中学团委的一则征文启事的正文内容,有多处用语不准确、不得体和不简洁,请找出四处,填出该句的序号,并作出修改。
     为迎接建校五十周年①,学校团委打算举办一次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②,要求全校同学每人都要撰写一篇征文③,用我们的笔墨赞美学校的悠久历史④, 讴歌学校在改革中日新月异的变化⑤,书写自己的奋斗故事⑥。来稿题材最好是记叙文⑦,1500 字左右⑧。学校团委将在征文中评出一、二、三等奖⑨,佳作将在校刊《新芽》上发表⑩。各班稿件收齐后由专人呈送到校团委⑪。“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征文活动从即日起至5月30日截止⑫。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著名学者、诗人南怀瑾在他的著作《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句话:“所谓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不会成功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4-6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传记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篇章结构
7-9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4《梁书》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苏轼(1037-1101)  词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4辨析并修改病句  简明、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启事  得体语言表达
210.65流程图/结构图  简明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65材料作文  引语式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