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7-03 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重逻辑理性的言说,中国文化更偏重于诗性言说,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文化也有思辨性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风最为浓厚的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激荡,辩士云涌。诸子的思辨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诸子的思辨艺术成为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文体风格。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身处其中的有识之士对治国平天下各有构想,也各有说辞。不少人常常游说于诸侯之间,成为一群专门靠思想与口才吃饭的游说之士。他们没有权力和地位,却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有的人佩印封侯,成为一国栋梁;有的人虽不为时人所重,其思想却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性基因,持续地影响着后人。

诸子思辨求真求理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士人特别是古代文论家们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们历来把文学当作经国之大业,有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谦谦君子,遇人当礼让三分,原本是不好与人争辩,但人生短暂,世道纷杂,为了建功立业,又不得不辩。

刘勰说:“辩立有断辞之义。”思辨性的语言思路清晰、思想明确,给人一种决断之美。诸子论辩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就有这种断辞之美。刘熙载指出:“战国说士之言……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善守者使人不能攻也。”严密的逻辑推理,迫使对手甘拜下风,维护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就呈现出一种“断辞之美”。

诸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文章影响很大,比如孟子的文章对唐宋说理文章就影响很大,刘熙载就曾指出:“韩文出于《孟子》。”诸子对后世文论的思辨艺术也影响很大,如刘勰主张“剖情析采”,“剖析”就是一种理性思辨。章学诚称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就点出了《文心雕龙》思辨性的“断辞之美”。古代文论中,大量的诗话、词话、曲话,虽然以松散随性为主,但还是有一些思辨性言说。比如清代查为仁说:“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须辨毫发于疑似之间。”辨析在毫发疑似之间,可见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之用心,这是否也是一种思辨呢?

(摘编自吴中胜《断辞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与重逻辑理性的西方文化相比较,更偏重于富有诗意的表达,但是同时  也有理性基因,有思辨性的一面。
B.战国时期诸子中有识之士的有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虽各不相同,却都能影响君王 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
C.诸子论辩思想明确,语言思路清晰,给人一种决断之美。他们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对手折服,维护自己的思想立场。
D.诸子对后世文论的思辨艺术影响很大,比如被章学诚称“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就具有理性思辨色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总说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然后分述其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士人的影响。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通过剖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辨性方面的不同,论证了观点。
C.文章引用刘勰、刘熙载、章学诚等人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诸子的思辨对中国士人的影响。
D.文章从源头及承袭角度阐述了诸子的思辨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证明中国文化不乏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是诸子的思辨艺术,这也使得诸子的思辨性对后世文论言说方式起到决定性作用。
B.我国古代文人士子们宁可舍弃礼让三分的君子之风也要与人论辩,是因为他们觉得人生短暂,但又要建功立业。
C.诸子论辩注重逻辑的力量,讲究论辩方法,就会呈现出一种“断辞之美”,可见写思辨性文章并不需注重辞藻。
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注重诗性言说,对诗词曲赋进行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作者因此不确定此类著作有思辨性。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部分网络自制刷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在大城市反而并不是最主流的,因为大城市的人很忙,每天就那点时间。”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说。

从2015年的459部上升到2017年的787部,网络自制剧数字成倍的增长,已经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为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自制剧播放流量从2015年的317亿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1147亿人次,如此巨大的流量,使网络自制剧的投资也达到历史最高。“所有因素使网络自制剧在创作质量方面已经产生了向精品化拓展的趋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卫这样说。

摘编自《网络自制剧改变大众娱乐方式》)

材料二:

   

   

   

(数据来源:速途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自制剧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剧情抄袭严重。我国近些年来所产出的网络自制剧数量丰富,但大部分内容情节简单,剧情单一,真正原创的剧目很少。如果是看过原版的观众就会发现,其实所谓的“中国制造”大都是翻版与抄袭,这对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极其不利,虽然收视不错,但也仅仅是虚假的繁荣,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二是题材单一、同质化明显。我国网络自制剧大多都以都是爱情、青春男女题材为主,所讲的都是年轻人或者白领们之间发生的戏剧故事或言情故事,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和上班族。这样一来,影片的受众群体相对窄小,对自制剧本身发展不利。三是制作粗糙、艺术性不高。就我国已经播出的网络自制剧来看,大多规模小,制作粗糙,典型的快餐式影片,故事性较差,多以恶搞、吐槽、搞笑为卖点,没有深度,吸引力差。

(摘编自张超然《我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弊端以及未来前景》)

材料四:

我国电影界将按照十九大的精神指引,在三个方面着力工作:“树三讲”、“去三俗”。一是要树立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二是强化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倡导“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原创精神;三是做大做强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开启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网络自制剧要承担起同样的责任,仍需把握好几个关键点:首先,作为视频网站,要懂得珍惜。作为一种新媒体,视频网站当然应该根据网民需求播出各种风格的剧目。但如何保证剧集不“三俗”,而且“信达雅”,则需要下一番工夫。在剧目选择上,固然要尊重观众需求,但决不能违反创作原则顾此失彼。不考虑观众需求可能会失去观众,但一味迎合观众,忽视导向责任,则有悖艺术精神。而在观众需求与有关规定之间,也并非找不到切合点。其次,作为网站经营者以及其它相关制作单位,应当多拍一些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网络自制剧,内容好看、题材创新、剧本过硬、制作精良、演员演技等环节做得到位,是网络自制剧的生存发展的根本。

(摘编自黄海贝《网络自制剧:开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认为,网络自制剧的最主流观众大部分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因为她们相对来说有一点闲暇时间。
B.根据调查,近一半的观众不愿意选择付费观看网络自制剧,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网络自制剧的质量好坏。
C.我国的网络自制剧存在剧情比较单一的问题,大多是都市爱情、青春男女题材,缺乏艺术性,这对自制剧本身的发展不利。
D.我国的网络自制剧作为一种新媒体,应着力“三讲”的创作风气,自觉抑制“三俗”,开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网络自制剧数字成倍增长和播放流量上升说明自制剧的创作质量已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
B.从材料二看,大多数观众会选择内容有趣、剧情吸引人的情景喜剧和青春偶像剧,也有人选择制作优秀的剧集。
C.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如果保证剧集不“三俗”,不违反创作原则,质量上乘,一定会让网络自制剧强大起来。
D.只要是新生事物,就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网络自制剧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等其成熟后加以观看。
6.对于我国网络自制剧面临的诸多问题,你认为该怎样解决?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两包香烟

付卫星

大发和二发很小的时候,家里仅有的三间破草房倒了,还压死了娘。因此,哥俩决心长大之后学盖房,盖那种压不死人的房。

从那以后,大发发奋学习,考上了建筑学院,立志搞建筑。毕业之后,他在省城一家建筑公司干设计。后来他发现老板私下篡改他的设计方案,偷工减料,便与老板吵了一架,说他不愿盖那种压死人的房,老板说他死心眼。两人说不拢,大发愤然辞了职,拉起一帮人单干。因为大发盖的房从不作假,所以他的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短短几年,大发有了自己的公司,生意越做越大。

二发学习成绩没大发好,早早辍学跟着村里的泥瓦匠当小工,搬砖和泥,从不叫苦。二发身体瘦小,爹看着心疼,说不行就换个行当。可二发有心计,每天除了干活,还偷偷跟师傅学艺,师傅下尺寸,计划用料,二发都暗暗记在心里。收工回家后,就是再累也要把那些数字记下来。几年过去,二发记了满满两大本,他心眼又活泛,盖房这套活就全拿下来了。他先给爹盖了三间新瓦房,后又挑头找了一班人马,三乡五里,修房盖屋,干得热火朝天。

爹走在大街上,时不时有人找他,问他二发有没有空,家里想盖两间房。爹就高兴地说:“我回去给你问问,看小子的活儿紧不紧。”人家随后又说:“你跟小子说说,价钱可别高喽。”爹喜滋滋地说:“那是那是。”

最近听说大发在城里揽了一桩大买卖,是一个什么国际公寓,有好几十栋大楼呢,爹就更高兴了,逢人就说,儿子出息了,都把楼盖到国际上了。

二发想起他哥来,心里不舒服。哥接一个工程动辄上亿,他不过是小打小闹,一年赚不了几个钱。最近,他在用料上又动起了脑筋,说白了,也就是做做手脚。偷工减料,收效不大不说,还影响了生意,找他盖房的主顾明显少了。听爹说,大发最近又接了大活,他就鼓动爹给哥打电话,想要点活儿干。

爹就打电话,叫大发回来,说有急事商量。

第二天下午,大发开车回来了。一进门,大发见爹和二发都在,就问爹:“啥事这么急,我还忙着呢。”

爹说:“你弟想跟你干。”

大发问二发:“你不是干得好好的,进城干吗?”二发说:“俺想挣大钱。”

大发说:“可你有资质吗?上面查得紧,没资质可不行。”二发说:“哥,你把俺挂靠到别人名下不就行了。爹说:“啥资质不资质的,还不是你说了算?”

大发还有些犹豫, 二发就把他领到一栋新盖的二层楼前,让他看自己做的活儿地道不地道。大发没辙了,于是答应把二发挂靠到别人名下,爹和二发很高兴。

大发这时掏出了20元钱,说出来得急,忘了带烟,让二发给他买盒烟。二发接了钱,说了声行,就奔小卖部了。不一会儿,二发回来了。大发一看烟的牌子,问二发:“怎么换牌子了?”

二发说:“你说的那种牌子,20元钱只能买一盒,而这种牌子能买两盒,连我抽的也有了。”

大发没说话,吃饭时,才对二发说:“最近上面查得紧,挂靠的事我看还是先缓一缓吧。

二发刚才买烟回来就发现哥的脸色不对,莫不是为了那盒烟?于是说:“哥,咋啦?兄弟抽你盒烟就不高兴啦?大发说:“我不是那意思。”二发说:“那又是啥意思?”哥俩为了一盒烟吵了起来。

街坊邻居过来劝和,知道了缘由,都说大发不对,钱多了反倒变得小气,为盒烟吵架不值。大发一生气,当晚开车回了省城。

第二天,爹去了省城,想知道大发为啥突然改了主意,大发说:“为啥?您想想,我让他买盒烟,他都动歪脑筋,这要是让他接了工程,那还指不定变成啥样子呢!”爹想了想说:"“你说的也对,可你为啥不当面说呢?”大发说:“爹,当着村里的乡亲,我宁愿背黑锅,挨骂名,也不想让乡亲们知道这件事,不然,乡亲们还会找他盖房吗?”

爹从大发那儿出来,心说:“该跟老二说道说道了,要不然,就真的没人找他盖房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概述了大发与二发的不同成长经历,高度赞扬了大发的可贵品质,抨击了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
B.成绩优异的大发毕业后坚持初心,诚信做事;二发则由于从小成绩不好,早早步入社会,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C.小说语言通俗,多用口语,通过语言、心理等描写,塑造了善于钻营的二发和坚守原则的大发两个对比鲜明的形象。
D.大发通过买香烟这件小事发现二发在做事方面的原则性问题,因此拒绝帮二发安排工作,由答应到拒绝,这样的安排使故事情节更有张力。
8.请简要分析大发这一人物形象。
9.本文为什么以“两包香烟”为题?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0.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娘指叩门扉曰        圣朝孝治天下
B.日过午       庭中始为篱,为墙
C.然余居       其制稍异
D.客逾庖宴,鸡栖于厅       某所,母立于兹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D.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1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段选取三个事例,围绕项脊轩写家庭琐事,“悲”的情感贯串始终。
B.所选三个事例,都是写“悲”,在情感的表达上是一致的,在记述中寄寓感叹,含蓄而有节制。
C.作者在对往事的回忆中,隐含着对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读之真切、感人。
D.文章善于选取生活中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一首①

黄公度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对清。

云雁不逢音信杳,沙鸥无数往来轻。

露华今夜凝仙掌,词藻他年动帝京。

淮海一身犹卧病,关河千里未休兵。


【注】①诗人为官正直,讥切时政,遭到奸相秦桧的妒恨,被贬岭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江寒凄清之秋远眺近看,抚今追昔,念己及国,感慨万千。
B.诗人用“抱”“相对”,将无情之老木、城、江拟人化•营造出凄清意境。
C.诗人借助云雁和无数沙鸥写出了对音信的渴望及音信不见的伤感无奈。
D.全诗前两联写景,并融情于景;后两联议论,深刻透彻,让人警醒。
15.诗的后两联表现了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