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9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 高二 学业考试 2020-12-21 6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圈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串、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调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节选自人教版必修5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除了必不可少的“词汇”构件因素,还需要遵循一定的“文法”组织惯例。
B.中国建筑的“文法”有很大的拘束性,极大地限制了运用的灵活性与表现的多样性。
C.语言文字上的横额、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而建筑上的影壁、牌楼等等更多出于实用性的考虑。
D.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是从木材结构上产生的,所以很难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比喻论证的过程中,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建筑的法式与构件的特点。
B.文章充分讨论了中国建筑“文法”的拘束性与灵活多样性,具有辩证意味。
C.文章第二段借“大文章”、“小品”、“对子”等概念,说明了中国建筑的多样性。
D.文章第三段探讨建筑“词汇”、“文法”的形成,主要是为后文的相关论述提供理论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使用中国建筑的“词汇”,不遵循中国建筑的“文法”,将很难组织好中国建筑。
B.要想解决不同的问题,表达不同的情感,往往要使用不同的建筑“词汇”。
C.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世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建筑实践的结果,因此一旦形成,就不能改变。
D.中国建筑没有舍弃木材,主要是因为我们创造了先进的梁架结构法,体现了木材框架的优越性。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表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人教版必修5李密《陈情表》)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B.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指益州刺史。
C.郎中:中国古代的医官。
D.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6.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
B.作者以祖母刘氏患病为由,希望得到晋武帝的同情,理解其不能赴任的狼狈处境。
C.作者讲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以证明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合理。
D.作者反复表达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忠敬之心,让人相信其陈情的诚挚和急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黄庭坚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注释】①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黔州之后。②韩愈曾有“断送一生惟有酒”“破除万事无过酒”的诗句。③远山横黛:指眉毛。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断送”两句化用韩愈诗句,写自己未饮酒,显示出词人寂寞无聊之感。
B.“花病”句写群花凋零,好似--个病躯瘦弱之人,残春之景令人感伤。
C.“杯行”句正面写宴饮之乐,表达了词人及时行乐的旷达胸怀。
D.全词无一个“酒”字,但却几乎句句都不离酒,情感抒发自然流畅。
9.上阕“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两句在语言上颇具特点,请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寒秋中独立湘江边的毛泽东,面对宇宙的广阔,发出慷慨激昂的心声:“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孩子

楸立

我叫陆延安,但我还有好多名字,比如王海、吴小洲、常京京、霍小武等等,这些名字都是在我每次换新家后,爸妈起的。我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这么做,但我清楚爸妈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缘由。我说过我经常搬家,今天在上海,明天来到了常州,过半年我就又到了南京,我就像爸爸手里那只褐色的老皮箱。无声地四处漂泊。

爸妈的真实名字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叫王海时,爸叫老王。叫吴小洲时,他自然就随我娃吴了。妈妈长的很美,她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我记忆里的妈妈很少说话,她是爸爸的好助手。

爸爸妈妈出去办事时,就我一个人锁在木屋里,白天从窗子上向外张望,马路上小孩子们穿着花衣服,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手牵手上幼稚园、去戏院,我心里就好羡慕。

这些我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不能和孩子们交朋友,不能和周围的人说话,甚至在楼下的空地里晒太阳。

晚上我蜷缩在被子里,屋子里静得可怕,屋檐上野猫的叫声多么瘆人,角落里总有个黑影张牙舞爪的家伙准备吞噬我,我把被子蒙起来动也不动,耳朵里听到的全是自己的心跳和喘息声。

我爱做梦,梦中经常听到滴滴的声音,我有次问妈妈,家里的表坏了吗?妈妈说我的耳朵出问题了,可我的耳朵好好的。

不要认为我是个被遗弃和拐骗的孩子,我是爸妈亲生的,他们很疼我很爱我,一家人在一起时,爸爸亲着我小脸蛋说,孩子,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们在这城市换了三个地方,爸妈分头出去时间多了,一天深夜我在被子里,听到妈妈和刚进门的爸小声谈话,好像什么人变坏了,中央让赶快转移。

妈妈说,什么时候走?

爸爸坐在床沿上低头吸口香烟说:明天你先走,我去把这次任务完了!

我看到妈妈从老皮箱里取出一支乌黑锃亮的小手枪,递给爸爸。

天刚发亮爸爸就出去了,妈妈为我穿好衣服,拎起那只皮箱领我下了楼,我的小手被她牵着,上了一辆黄包车,我抬头望了望住了仅十几天的老木屋。

黄包车到了江边码头,我和妈登上一艘油轮,妈妈时不时地看着手腕上的表,焦急地盯着渡口,却始终不见爸爸的影子,我也开始为爸爸担心起来。

时间在一点一滴地过去,油轮的汽笛叫了三次了,码头上忽然来了好多宪兵和军警。他们向油轮奔跑过来,妈妈抱紧我,亲了亲我的脸,对我说:孩子,在这里不要动,不许哭,会有人接你,妈妈要走了。

说完她决然地走出油轮。

我看到妈妈昂首走上码头,一个瘦脸男人指着妈妈说了什么,军警就把她抓住,上了辆很严实的汽车。

我扒在窗户上看着眼泪流下来,我对我自己说我不哭,一定不哭。

不知不觉我睡着了,醒来时我身旁站着个高个子叔叔,他说是爸爸让他来接我,我和他到了一个地方下了船,换上汽车,然后是马车,走了好多天,来到了到处是山的地方,山上还矗立着一座宝塔,一切都那么新鲜。

高个子叔叔领着我,到了一位娃周的伯伯那里!周伯伯从我的衣角里面取出一张纸条,那上面密密匝匝的写满了数字和字母,这是妈妈缝进我的衣服里面的。

我住进了宽敞的窑洞,这里有学校,学校里有好多和我一样大小的小朋友,我不再是孤单的了。可我到夜里总是梦到爸爸妈妈。

我弄醒睡在一旁的罗陕北,小北,你想你的爸爸妈妈吗?

小北说,我想。

然后我们就哭出声来,把所有的孩子都闹醒了,孩子们都哭,喊着要爸爸要妈妈。

第二天,周伯伯来了,他身旁跟着位面善慈祥的阿姨。周伯伯来到我们中间,那位阿姨拉着我和罗陕北的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你们,学校的老师、阿姨她们都是你们的亲人,孩子们,我就做你们的妈妈,我就是你们的妈妈。

所有孩子一齐喊:妈妈,妈妈。

声音漫山回荡,响彻云霄。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写“我就像爸爸手里那只褐色的老皮箱,无声地四处漂泊”,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我爱做梦,梦中经常听到滴滴的声音”,且家里的表和我的耳朵都好好的,暗示我的父母在晚上发报。
C.“好像什么人变坏了,中央让赶快转移”,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严峻,也符合孩子的视角和表达特点。
D.最后一段写孩子们的声音漫山回荡,响彻云霄,表现了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这是本文最想表达的主题。
1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3.小说为什么要用“红孩子”做标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4.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还是“‘我’的父母”?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袅(nà)       免(chù)                  敛声(bǐng)气
B.(chì)造     (jiàn)或                  长歌(dāng)哭
C.福(zhǐ)     (pīng) 体                 越俎代(páo)
D.(shī)酒     (guǐ) 丑                  (sù) 兴夜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著作         ,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         的状况,(          )。国学经典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富含着丰富的知识与哲理,唯有       ,才能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心得,如此读书,才能收益无穷。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择善而读,注重甄别
B.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
C.所以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
D.所以国学阅读尤其要择善而读,注重甄别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汗牛充栋     良莠不齐     融会贯通
B.凤毛麟角     参差不齐     融会贯通
C.汗牛充栋     参差不齐     细嚼慢咽
D.凤毛麟角     良莠不齐     细嚼慢咽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富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
B.富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广的哲理
C.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广的哲理
D.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用一句话概括说明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个字。
(2)根据漫画寓意拟写一则广告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个字。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不久前,联合国发表《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警全世界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性蝗灾的影响,今年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餐饮食物浪费现象依然严重。“节约粮食”往往只是口头上的倡导,因缺乏约束性措施和惩戒机制,对浪费行为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对食物的敬畏。敬畏食物,本质上就是尊重劳动,尊敬劳动者。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11-140.65其他小说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4-70.65李密(233-297)  《陈情表》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翻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
8-90.15黄庭坚(1045-1105)  词  鉴赏诗词语言  修辞手法
四、名篇名句默写
100.6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0.65字音  字形选择题
16-18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190.85漫画/照片语言表达
六、作文
200.65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