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12-27 1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史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中国第一本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戏曲史著作是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出版于1915年。《宋元戏曲史》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论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论将元代的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等并称。若在这一系列中再加上明清小说,就完整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一脉相承的进化史。

但是,悉心琢磨一下这些文学体裁在各自时代中其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目的,以及接受者的文化水平和总体数量,我们就会发现,用这样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把作为通俗文化的戏曲作品与属于精英文化的经典文学体裁和作品相提并论,是有问题的。

王国维所赞赏的元曲,是经过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的戏曲文学作品,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共同进入了知识分子的阅读史。但戏曲从来就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戏曲创作本身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在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中,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演出实践的安排、管理、宣传,观众的接受与反应等等,每一个元素的重要性都不亚于戏曲的文学创作本身;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戏曲文学之外的元素才构成了戏曲之所以成为戏曲的本质特征。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将戏曲史纳入正统文学进化史,侧重文学曲词,关注经典作家作品,这种观念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戏曲史的主流研究思路。虽说从20世纪30年代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到50年代徐幕云的《中国戏剧史》可以看出,确实也有学者在努力拓展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对戏曲的舞台结构、班社组织、演出排场、服装道具等有所涉猎,但仍然是以经典戏曲研究为主体,缓慢积累着周边的知识信息,没有能够通过戏曲史的研究呈现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广泛的社会现实。

公平地讲,《宋元戏曲史》诞生的年代,正是梁启超批判中国传统史学之弊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的话音刚落之时,而王国维就已经把几百年来在文人士大夫眼中都不入流的元曲,纳入了中国正统古典文学的进化系列。在当时,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震撼性的时代意义自不待言。而研究内容局限于文学也有其不得已之缘由。他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考察“宋金以前之杂剧院本,今无一存”,而戏曲演出相关的全部活动,也限于传统历史记载的偏见,都只能在边边角角的史料中找到寥寥数语。

在其后近百年间,戏曲史的研究思路仍然长期受到局限,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对王国维的路径依赖;还要归因于学界自身生存状态的局限。可以说直到20世纪末,国内的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各项文化产业均市场化之后,国人才开始对都市生活、市民社会、娱乐产业有切身的认识和体会,才能够有基础去观察相应的历史现象。这其实是个有趣的历史悖论:学习历史是为了解现在,但是如果没有现实经验的对照,我们往往也认不出历史曾经的面貌。

直到世纪之交,随着各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理论和经验的不断累积,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和充实,戏曲史的研究才终于不再仅仅是戏曲作品的文学史、音乐史,或者戏曲名伶的个人艺术成就史,而更成为一部广阔的社会生活史。戏曲史的研究,从这时才刚刚开了个头。

(摘编自王艺《当我们在谈论戏曲史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读书》2019年1期新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王国维看来,中国古代文学的进化史应包含元代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
B.戏曲是娱乐市场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它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体裁。
C.在王国维以后的近百年间,戏曲史的研究思路和领域都因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不足长期受到局限。
D.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应当涵盖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元素,而不是仅局限于研究戏曲作品的文学史。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指出《宋元戏曲史》研究思路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论述了其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B.文章通过列举周贻白与徐慕云的著作,论证了学界在研究中国戏曲史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C.文章在辩证分析《宋元戏曲史》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悖论,并强调历史与现实是互为参照的。
D.文章最后指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戏曲史应有的研究方向,使论证全面完整、观点得以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作者对待《宋元戏曲史》的态度来看,我们在谈论戏曲史抑或文学史的时候也不必盲从甚至偏信名家之言。
B.戏曲作品既不比戏曲的其他元素重要,也不能代表戏曲的本质特征,所以对它的研究不能替代戏曲史的研究。
C.以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来研究中国戏曲史的思路,滥觞于王国维,终止于世纪之交,影响了学界近百年。
D.学术研究有时也会为时代物质条件所限,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市场化,可促使人们深入认识某些研究课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7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郑重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由我国建成的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这是自豪的宣告,折射出这一完全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的来之不易;这也是热情的邀约,体现了中国北斗作为向全世界贡献的重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致力于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诚意和决心。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北斗是党和国家调动千军万马干出来的,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凝结着无数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刷新了科技强国的“中国速度”,展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精度”,彰显了开放包容的“中国气度”。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材料二:

北斗系统已经从第一代演进到了第三代。第一代北斗系统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定位服务,从2000年开始主要在中国境内提供导航。第二代北斗系统是一个包括了16颗卫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11月开始,第二代北斗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现在我们是第三代北斗系统,由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包括覆盖全球的24颗地球中远轨道卫星、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及覆盖中国的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北斗系统独创了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增加了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新功能,可以播发更优的导航信号,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与GPS相当,局部区域优于GPS。比如在北美、非洲、欧洲等地,北斗的定位精度在5米左右,在亚太地区可以精确到2.53米。特别是用北斗系统可以“发短信”的短报文服务,是国外其他任何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不具备的,而年底预计有增加短报文功能的华为手机发布,车道级别导航也可能搭载其中。

(摘编自人民网《北斗芯片都是“中国芯”》)

材料三:

表: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对比

系统CPS北斗CLONA SSGalileo
国家美国中国俄罗斯欧洲
卫星总数33302430
在轨数量31282722
已发射数量7257100+24
卫星寿命10-155-103-712
首次发射时间1978200019822011
投入应用时间1994第一代:2000
第二代:2012
第三代:2020
俄罗斯本土:2007年;
全球:2009
2016年(具备早期工作能力,系统不稳定)
覆盖区域全球全球全球全球
定位精度0.250.153100.11
发展特点发展最为成熟但受到美国把控安全性强,具有短信通信功能抗干扰能力强,但受国内经济压力拖累建设受到英国脱欧影响,欧盟管理体系复杂,实际精度高但受美国限制

材料四:

北斗系统既是国家的战略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既服务国家,也服务万户千家。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产值已经达到3450亿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了14.4%。北斗在卫星导航产业的核心贡献力在2019年已经超过了80%。随着北斗系统的建成以及北斗++北斗的深入推进,北斗产业的总体产值和行业的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升。基于北斗的全球新导航信号的自主芯片和终端产品,将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必将带动交通、能源、矿业、农业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形成更多的时空信息,服务新行业群和产业链,创造更加广泛的商业价值。

(摘编自新华网《北斗系统有啥优势?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三号的开通证实了我国有能力自主建设和运行巨型复杂的航天系统,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
B.短短二十年间,北斗系统经历了三代变迁,卫星数量大幅增长,服务范围由中国境内延伸到全球范围。
C.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堪称世界之最,它不仅远超俄罗斯的GLONASS,还可以跟GPS系统和Galileo媲美。
D.华为手机有望增加北斗系统的短报文服务和车道级别导航,这是北斗系统作为“民生工程”的具体体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GPS和Galileo相比,北斗系统虽然存在卫星寿命稍短的问题,但其具有短信通信这个独一无二的优势。
B.北斗系统研发的自主芯片和终端产品,将带动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加广泛的商业价值。
C.作为造福人类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虽然起步较晚,但升级换代快、安全性强。
D.北斗系统不仅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做出最突出的核心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6.“人民时评”曾赞扬北斗系统是“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这种说法的依据。
2020-12-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吃过中午饭,孙少平就上了工。

他当然干最重的活——从沟道里的打石场往半山坡箍窑的地方背石头。

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道陡坡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一般。

每当背着石块爬坡的时候,他的意识就处于半麻痹状态。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挤压到土地里去。汗水像小溪一样在脸上纵横漫流,而他却腾不出手去揩一把;眼睛被汗水腌得火辣辣地疼,一路上只能半睁半闭。两条打颤的腿如同筛糠,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这时候,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了,思维只集中在一点上:向前走,把石头背到箍窑的地方——那里对他来说,每一次都几乎是一个不可企及的伟大自标!

三天下来,他的脊背就被压烂了。他无法目睹自己脊背上的惨状,只感到像带刺的葛针条刷过一般。两只手随即也肿胀起来,肉皮被石头磨得像一层透明的纸,连毛细血管都能看得见。这样的手放在新石茬上,就像放在刀刃上!晚上他睡下的时候,整个身体像火烧着一般灼疼。他脊背疼得不能再搁到褥子上了,只好趴着睡。在别人睡着的时候,他就用手把后面的衣服撩起来,让凉风抚慰他溃烂的皮肉。

这天晚上,当他就这样趴着睡觉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人在轻轻摇晃他的头。

他在睡眼朦胧中认出这是书记的老婆,他赶紧把背后的衫子撩下去。遮住了自己的脊背。

“你原来是干什么的?”书记的老婆轻声问他。

“我……一直在家里劳动。”少平吞吞吐吐说。

书记的老婆摇摇头,说:“不是!你就照实说。”

少平知道他瞒哄不住这位夜访的女主人。只好把头扭向一边,说:“我原来在村里教书……”

书记老婆半天没言传。后来听见她叹了一口气,就离开了。

少平再也不能入睡,他透过洞开的敞口窑,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忍不住眼里涌上了两团泪水,一片深沉的寂静中,很远的地方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他心想:也许明天他就会被主家打发走——那他到什么地方再能找下活干呢?

第二天,出乎少平意料的是,他不仅没有被打发走,而且还换了个“好工种”——由原来背石头调去钻炮眼。

新的活当然要比背石头轻松得多。通常这种美差都是由站场工头的亲戚或朋友干的。少平心里明白,这是女主人对他动了恻隐之心。唉,为了这位好心的妇女,他真想到什么地方去哭一鼻子。对他来说,换个轻活干当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这样更换的环境中,竟然也感觉到了人心的温暖。无庸置疑,处在他眼下的地位,这种被别人关怀所引起的美好情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半月以后,孙少平已经开始渐渐适应了他的新生活。脊背上溃烂的皮肉结成了干痂,变成了一种深度的疼痛;而不像开始时那般尖锐。手上的肉皮磨薄后又开始厚起来,和石头接触也没有了那种刀割般的疼痛感。身架被强度的劳累弄得松松垮垮——这样就可以较为舒展地承受一般的压力……黄土高原第一场连绵的春雨来临了。雨天不能出工,做活的工匠们就抓紧时候,开始白天黑夜倒在没门窗的敞口子窑里睡觉;沉重的鼾声如雷一般此起彼伏。雨天不出工,当然没有工钱,但主家按行规给工匠继续管饭。

下雨的第二天,孙少平睡足觉后,很想去街上走一走。他计算过,他已经赚下二十多块钱,他想从主家那里预支十块,加上他原来带的十几块钱,到街上为自己买一身外衣……他的衣服烂得快不能见人了。他从女主人那里拿了钱以后,又从一个工匠那里借了一顶破草帽。就一个人冒着蒙蒙春雨来到街上。

少平走到市内最大的一个百货商店,为自己细心地挑选了一身深蓝的卡衣服。他怀着喜悦的心情,把这身玻璃纸包着的服装夹在胳膊窝里,然后又顺着街道闲逛了一会,就返身向阳沟那里走去。

当他从街上回到那个敞口子窑后,满窑的工匠仍然睡得像死人一般。

他从被子旁把黄提包打开,将新买来的衣服放进去。这时候,他才发现了提包里那本《牛虻》——半月来,他已经忘记了从贾老师那里借来的那本书,甚至也忘了他自己是个识字人呢!好,雨天不出工,他现在正好能看这本书了。他内心立刻感一种颤栗般的激动!

他很快倒在自己的一堆烂被子里,匆忙地打开了那本书,竟忍不住念出了声:“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正在翻查一大堆讲道的文稿……”

(摘自微博,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通过细节刻画和心理描写,对孙少平的劳动情形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细腻真实,给读者以极大的震撼。
B.“书记老婆半天没言传。后来听见她叹了一口气,就离开了。”表明书记老婆对少平经历的震惊,又表现出对其际遇的同情。
C.小说几次写到了其他工匠睡觉的情形,作者借此来实现人物形象的对比,突出其他工匠懒散的精神状态和不求上进的思想意识。
D.小说的语言朴实平淡而又言浅意浓,朴实平淡源自语言的浓郁生活化气息,言浅意浓表现在言语中包含作者对人物的饱满情感。
8.小说以事情发展为序主要讲述了三个情节,这三个情节对于人物塑造各有什么侧重?请简要概括情节并加以分析。
9.小说在行文中对人物称谓有微妙变化,如孙少平有的地方叫“少平”,队长老婆有的地方叫“女主人”,作者这样处理有何深意?请围绕这两组称谓简要分析。
2020-12-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山东。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真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及继光还浙后,新倭至者日益众,围兴化城匝月。会刘显遣卒八人赍书城中,衣刺“天兵”二字。贼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贼。副使翁时器、参将毕高走免,通判奚世亮摄府事,遇害,焚掠一空。留两月,破平海卫,据之。

初,兴化告急,时帝已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继光副之。及城陷,刘显军少,壁城下不敢击。大猷亦不欲攻,欲大军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纶上功,继光首,显、大猷次之。帝为谢郊,大行叙赉。继光先以横屿功,进署都督佥事,世荫千户,遂代大猷为总兵官。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改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
B.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
C.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
D.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倭,我国古代对日本人及其国家的称呼。文中指明朝时在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B.给事中,官名。掌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等职能,与御史互为补充。
C.进秩,进升官职,增加俸禄。其他表示晋升官职的词语还有“超擢”“迁”“陟”“拔”等。
D.告庙,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文中是为赏赐功臣而告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戚继光喜好读书,儿时便气宇不凡。他自幼风神潇洒,虽家境贫寒,却能勤读书而通晓经史书籍的大义。
B.戚继光抗倭有功,深得当朝器重。他因救授乐清等地不及而被人弹劾,但很快就因平定汪直又恢复官职。
C.戚继光飚发电举,多次痛击倭寇。面对倭寇的大肆劫掠,他赶到仙居拦击倭寇,使倭寇一路上无一逃脱。
D.戚继光赏罚分明,统兵号令严肃。他手下的士兵没有敢不听从他命令的。同为名将,俞大猷的名气不及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刘显遣卒八人赍书城中,衣刺“天兵”二字。贼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贼。
(2)继光先以横屿功,进署都督佥事,世荫千户,遂代大猷为总兵官。
2020-12-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诗三十首(其四)

[金]元好问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舟中读陶诗

[清]龚自珍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粱甫一分骚。


[注]①羲皇上:羲皇上人,指上古时代的人。②该句末尾诗人小注云:“语意本辛弃疾。辛弃疾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③粱甫:即《梁甫吟》,古乐府曲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好问认为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
B.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很好地印证了元诗前两句所持的观点。
C.龚自珍认为陶渊明和诸葛亮一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精神品格又都像松菊那样高洁。
D.两首诗各有侧重,元诗着眼于陶诗的语言特色,龚诗关注陶渊明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15.元好问和龚自珍在论述陶诗时所持的相同观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