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新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01-04 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礼是有秩序的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以“地缘”关系为依据,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宗族——家族共同体,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族大家庭乃至族内小家庭之间的“亲亲”要求,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这种“亲亲”的基础上,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族人,互爱互助的效果。这样,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动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从而以传统文化的孝、悌、显耀祖先功德等诸多方面,体现对“礼”的理解和强调。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 -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一政治”性的。

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祠堂在建立家族共同体的进程中,把人与人的行为全部纳入一个秩序中,亲亲有爱,形成“天下一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礼”的主要内容;对共同族源的认同和体悟,为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和”的最高境界。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
B.我国古代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C.我国古代,一个家族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仪式,都由宗子来率领和主持。
D.古代,人们对祠堂祭祀特别看重,在祭祀活动中,既可祭祀先人,又可立约族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指出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B.文章第二段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展示了宗族的形成和祠堂的出现,阐释了祠堂祭祀蕴含的精神价值。
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阐释祠堂祭祀活动的内容,指出了祠堂对家族成员的榜样或约束作用。
D.文章第四段以新安吕氏祠堂照壁的刻画和墀头文字来表明祠堂静文化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所以中国古代乡村社会都存在祠堂。
B.修建祠堂并且定时祭祀先祖、宣读祖训是古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礼”的一种表现。
C.古代社会宗族拥有社会管理权,所以族人一旦违犯了法令,族长就可以祠堂中惩戒他。
D.由于祠堂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所以随着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祠堂将会消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3年,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

北斗工程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

作为解决“有无”问题的第一步,北斗一号需要花小钱办大事,验证系统设计思想的正确性。1993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2003年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北斗二号迈开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迈得无比自信。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等新“神器”闪耀亮相,整体性能大幅提升……今日之北斗已经梦想在望。

(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科技日报》2019年01月24日)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材料三:

本报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张蕾)30日下午,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在东经110.5°工作轨位,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的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专家介绍,定点成功相当于卫星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正式“开工”。目前,经过遥测数据判读,星载基准频率合成器、原子钟、导航任务处理单元、星间链路等载荷设备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号正常。接下来,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编入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大家族”中。

(摘编自《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定点成功》,《光明日报》2020年07月01日)

材料四:

2020年6月23日上午,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这对中国航天乃至中国科技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成就,也为全球经济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百感交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沈军博士对《国际锐评》评论员说,“26年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正如沈军所感慨的,从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中国北斗建设历时26年,通过服务中国、服务亚太、服务全球的“三步走”战略,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一道,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作为中国近年来“硬核科技”成果代表之一,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北斗全球组网成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自力更生和开放包容两大核心要素。

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正如沈军所说,“国际化是北斗全球系统的天然属性”。为此,中国不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各项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

(摘编自【国际锐评】《北斗完成全球组网折射中国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搜狐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B.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定点成功,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完成的重要标志。
C.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是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在1983年提出的。
D.“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产值逐年上升,而占比却逐年下降。
B.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
C.“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对我国科技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D.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
6.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0-11-30更新 | 1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武举人

揭方晓

晚清年间,河北小黄庄大户人家之子黄大虎,自幼习武,加之骨骼清奇、悟性颇高,一时进步神速,小小年纪便打遍四里八乡无敌手。其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锐、棍、槊、棒、拐、流星锤十八般兵器样样精熟,可最喜欢的,还是使唤双刀,据说手上双刀一旦使唤开来,方圆几丈之内,万物俱没,只有刀影重重,如披风护体,端的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那年,承老佛爷开恩,武科重启。黄大虎心中一动,毅然进京赴考,不意在万千武林人士中脱颖而出,竟中了举,成为一名响当当的武举人。旋即被朝廷授予相应武职,入军中效力。不过,也有传说,说是黄大虎中武举,并不全是凭本事,而是其父变卖家产,四处打通关节所致。因此,私下里有人就把这事当成笑话,闲得无聊时搜刮出来取乐。

不几年,清朝去,民国来。黄大虎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不愿为新军、新政府、新权贵们效力;又不至于完全不开窍,逆潮流而动,成为人人唾弃的清朝遗老遗少,遂慨然解甲归田,每日耕作,不问时事,与一般村民无异。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尽管中武举人那一段已成为故事,可还是经常被村民们抖落出来,笑话他。且每抖落一回,就有新料冒出,源源不断,处处都是包袱,让这故事愈发鲜活、生动。黄大虎每回都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辩解,说自己这个武举人货真价实,凭本事考取的。

大家自然不信,即便是相信的,这时也装着不信。黄大虎气恼不过,一阵风似的把挂在家墙壁上的双刀拿来,当众使唤,以证清白。一声嘶吼才罢了,霍霍刀风顿起,只见一刀横断大江,二刀划开天际,三刀惊落人魂,四刀退却三军,五刀顿灭心火,六刀收拾心境……一套“迷踪刀法”堪堪使罢,风收云歇后,黄大虎脸不红,气不喘,悠然而立。大家心里暗自叫好,明白这可是真本事呢。可嘴上不服输,下回照样笑话他。

平淡的生活,需要永恒的乐子。没有乐子,还叫生活么?

可是,这种平淡的生活,突有一日就被打破了。那天,随着一阵枪炮声,村子里来了一群身材矮小、粗壮,又毫无教养的日本兵,膏药旗满地飞,三八大盖上刺刀闪着寒光。日本兵在村里横行作恶,慑于枪炮的淫威,村民们都敢怒不敢言,看上去就是一群温顺的羔羊。舒服的日子才过了几天,日本兵就生气了。因为只要夜幕降临,总有那么一两个落单的日本兵,喉咙被利刃割断,见了阎王。害得日本兵连起夜小解,都得一群一群、一队一队地去,生怕一时不慎落了单,糊里糊涂成了刀下之鬼。起初,日本兵、汉奸队四处侦缉,时而怀疑是惹不起的“八哥”,时而怀疑是不敢惹的“四爷”,时而怀疑是残忍的“统字辈”或“中字辈”,压根儿就没往村民们这群温顺的羔羊那方向想。

一天夜里,一倒霉落单的日本兵正在草垛子边小解,一黑影倏地出现,手中大刀往这日本兵喉咙处轻轻一抹,日本兵顿时污血横飞,倒地身亡。可没想到的是,这是狡猾的日本兵设下的一个陷阱,顷刻间,大队日本兵就从埋伏的黑暗里“呼啦啦”地冲了出来,向着那黑影拼命地放枪。那黑影大惊之余,翻身飞奔,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山林尽头。日本兵眼看追不上,又胡乱地放了一顿枪,收兵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心中有数的村民们,在后山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找到那个黑影,正是黄大虎。只是黄大虎身中四枪,早已奄奄一息。村民们含泪扶起黄大虎,急切地呼唤他的名字。黄大虎心头一热,艰难地睁开眼睛,一字一顿地问:“我,我,我是真武举人不?”“你当然是真武举人!”村民们齐齐地肯定道,没有丝毫犹豫。

黄大虎笑着吐尽了最后一缕气息,双手一撒,手中双刀跌落于地,铮铮作响。那声响,如万马奔腾,巨浪拍岸;又似虎啸山林,龙吟江海,响遍河南、河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3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对黄大虎的介绍,颇有传奇色彩,能够很好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因为父亲打通关系让自己中举,所以面对村人的调笑,黄大虎只能“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辩解”。
C.小说第四段写黄大虎使“迷踪刀法”,手法夸张,用语简洁利落,但形象地展示出刀法的力量。
D.“你当然是真武举人”一句,通过村人的含泪肯定,突出黄大虎“武举人”的名副其实,呼应标题。
8.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黄大虎的形象。
9.赏析小说最后画线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刘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节选自《明史·李时珍传》)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归,著《本草纲目》。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臣不揣愚鄙,僭肆删述,复者芟,阙者补,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无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万历中,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分两京、各省布政刊行。赞曰:李公纷纷,乐道遗荣,下学上达,良师古人。既智且仁,道熟以成,遐以愧之,景纯通明。

(节选自顾景星《李时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B.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C.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D.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表,遗书,官员临死时给朝廷及家人留下的书信。内容包括遗物、遗事处理及对皇上的忠心。
B.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通称古代典籍。其中《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C.敕,帝王的诏书、命令,如《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即指宁国府是奉皇帝诏令建造的。
D.两京,明自永乐后,称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两京,与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所指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时珍严谨审慎。他穷搜博采,删繁补漏,经历约三十年,在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几易其稿才成书《本草纲目》。
B.李时珍博学善医,科场失意后,他居家读医书十年,大门不出,什么都学,无所不谈,他擅长医学,并以医生自居。
C.李时珍为人所重,因楚王世子残暴昏聩,李时珍及时劝止了他,楚王把时珍推荐到朝廷,并授予他太医院判的职位。
D.李时珍受人敬仰。有文章称赞他彬彬有礼,热爱医道抛弃荣华,学习知识通达高深的道理,用来效法古代圣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2)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
2021-01-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颖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西湖好”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B.“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C.结句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表现出诗人因打破美景的懊恼之情。
D.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
15.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4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