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吉林 高一 开学考试 2021-03-11 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道德范畴,朱熹指出:“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身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没有对人性作出判断,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对人的品性有着重要影响。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与仁、礼、智共同构成人的本性。孟子言人性本善,虽然不无唯心倾向,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激励作用。这是告诉人们,所有道德行为都源自于人的本性,只要你愿意,就能够做到,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在孔子看来,义是君子的本质规定。“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根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后是态度,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最后是诚信,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如果说君子是孔子崇尚的人格,那么,小人则是孔子反对的人格,“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经常比较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最大的差别与义有关,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根基却是孝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爱不是兼爱、泛爱,而是差序之爱,即从血缘亲情之爱开始,逐渐延伸拓展开来,形成亲疏有别的仁爱关系,最终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义是从血缘关系推演出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其主旨是敬长。孟子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中,义的概念很有些特殊。如果从主体性与实践性区分,仁、礼、智、信等概念都有鲜明的主体性品格,规定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仁是爱人,礼是礼仪、规矩,智是知识、智慧,信是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唯独义的概念,语义模糊,没有具体的主体性品格。“义者宜也”,不是对主体品格的规定,而是对主体行为品格的规定,带着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历代文人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看法,认为以宜释义过于宽泛,没有实质性内容,容易失去圣贤的本意,导致人们不重视主体人格的修炼。实际上,这正是义的生命力所在。

儒家之义,既是主体品格又是行为品格,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把道德的价值原则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使得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历久弥新,成为影响中国人道德修养和性格品质的主导力量,塑造了一批批“忧国忧民”的忠臣、“事亲敬长”的孝子和“文质彬彬”的君子。人们的社会伦理道德实践虽然丰富多彩,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要做一名有情有义有道德的君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学说没有对义做出明确的定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义就成了人性的核心。
B.孔子认为,义是君子的人格,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是多种优秀道德品质的综合体,义是根本。
C.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爱的前提是血缘亲情关系,根基是孝悌。义的主旨是敬长,所以,义是仁的根基。
D.义不像仁、礼、智、信那样具有明确的主体性品格,“义者宜也”,即义就是要适宜,这一说法被广泛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属于伦理道德范畴,是个人修养的价值取向,文章据此提出做一名有情有义有道德的君子的论点。
B.通过对义与人性、人格的关系,义的主旨,义的概念的论述,文章对义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C.义具有塑造君子人格的作用,文章以范仲淹、董永、柳下惠等具有君子人格的高尚之士作为例证。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又从人性、人格、敬长、适宜四个方面逐层递进,阐述儒家之义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性本善,那么,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源于人的本性的,因此,只要你愿意修身,就可以形成君子人格,品行高尚。
B.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以血缘亲情为前提,以义来处理人际关系,既有和谐人际关系的益处,也有排斥非血缘关系的弊端。
C.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实践多彩多样,追求君子人格是终极目标,这也是孔子所崇尚的人格,而义是影响人格的主导力量。
D.义是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能把道德的价值原则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使得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能够历久弥新。
2021-03-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自2018年7月6日起,美中给对方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正式生效。据统计,美方公布的340亿美元征税产品清单中,有200多亿美元,占比约59%是在华外资企业的产品,其中,美国企业占有相当比例,涉及汽车类商品28项,包括小客车、货车、越野车、汽车零部件等。中国于7月1日正式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汽车整车税率降至15%。随着较量升级,目前美国产的汽车关税从15%上涨到40%。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美货物贸易出口增长5.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3.9个百分点。其中,6月对美出口增长3.8%,增速下降23.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增长8%,占同期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62.6%。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5月中美贸易进出口总值15746.8亿元,同比增长5.3%。

(《中美贸易战进行时:关税再升级对中美车市影响分析》,中商情报网2018年7月9日)

材料二:

从企业层面看,经贸摩擦对部分外向型企业有冲击,可能带来成本增加、订单下降等问题,企业面临减产歇业、调整重组的挑战。电子通信、电气机械、木材加工、化学产品等行业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大。不过,同时要看到,一方面美国对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将逐步向着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下游传导,最终结果会由出口商、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供货商以及美国采购者公担。另一方面,我国商务部已明确表示,在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税收收入将主要用于扶持受损企业及员工、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等,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下半年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这也充分反映出中方对经贸摩擦的充分评估和积极应对。

从国内消费看,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影响可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并不大。比如大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比已经不到三分之一,而且美国大豆在我国只能用来榨油,表现在豆油价格可能会上升。我国现在进口一吨大豆加上关税的价格为3750美元,比原来多了750美元,平摊到每公斤,豆油价格可能高几元钱,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不大。不过,去年进口猪肉价格为每公斤10元至11元,今年加征关税以后为每公斤17元至18元,猪肉价格上涨会带来一定影响,但牛羊肉、鸡肉、鱼肉等都可以替代。

(摘编自《中美贸易战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影响?》,《经济日报》2018年8月12日)

材料三:

中国在贸易战过程中,一方面与美国针锋相对,一方面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一是调整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双边经济合作。二是将争端诉诸世贸组织,寻求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典论支持。三是在反制美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的同时,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国家大豆和动物饲料的进口关税。四是继续推进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2002年以来,我国已经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正在进行的自贸区谈判有13个,与10个国家开展自贸协定联合科研或升级联合研究。

我国货物出口的40%、高科技产品出口的2/3都是在华外资企业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会转化为对自己企业的“制裁”。因贸易战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响的美国企业已开始减产或裁员,有的企业正在谋划把生产线迁出美国。美国商会发出警告称,共计26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可能面临风险。中国对等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后,美国农业遭受较大损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给农场主补贴。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加征关税,美国汽车对华出口受到影响,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受到挤压。

(摘编自《中美贸易战:挑战和机遇》,《学习时报》2018年8月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上半年,我国对美贸易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与此同时,中美贸易进出口总值也有所下降。
B.我国在反制措施中加征的关税,多数将用于扶持受损企业及员工、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等,力争降低损失。
C.中美贸易战对国内消费的影响可控,加征关税后,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猪肉等产品,价格虽有提高但影响不大。
D.中国在经贸摩擦中,采取多种措施,例如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加强同他国经济合作,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通信、电气机械、木材加工等行业企业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相对较大,机电产品在对美出口额中占了较大比例。
B.美国对中国部分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影响是双向的,不仅波及中国出口商、销售商,还会让美国采购者受到伤害。
C.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对成本、订单都带来较大影响,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
D.中国政府对美国农产品、汽车出口等进行“定向打击”,导致美国政府被迫对农业、汽车等行业进行相应补贴。
6.中国政府和企业如何面对中美贸易摩擦?请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谁帮我埋单

海华

他,满头银发,年近古稀。

这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去小区附近的惠康酒楼喝早茶,找了张靠门的小桌子坐下,和服务生小文嘀咕几句,便点开了手机屏幕……

老伯,这是你点的普洱茶、菜干粥、银针粉、古城薄饼、青菜,请慢用。小文柔声道。

谢谢!说完,他又埋头看手机……小文笑了笑,离开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放下手机,优哉游哉地呷了一大口茶,接着,不紧不慢地拿起了筷子……

老伯,你的单有人帮埋了。小文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

哦?谁呀?咋没吱一声?他有些愕然。

是位大叔,说是你的老熟人。

人呢?

走了。噢,对了,我让大叔跟你打声招呼,他见你在看手机,悄声对我说,你是老县长,叫不要打扰你。

老熟人?是老乡?还是老同学?抑或是老同事?他想,自个虽生在这滨海古城镇,但从初中起便去县上和省里上学,后来一直在县城工作,老同学大多在外地,老同事也没有本镇人。再说,自个退休后回这老家过半隐居的生活也有近十个寒暑了,而今糟老头一个,还能有这等好事?于是,他摇了摇头,再三问小文,究竟是谁帮埋的单?小文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他暗暗拿定主意,明天来喝早茶时多留点神。

第二天早上,他依然去惠康酒楼喝早茶,依然在那张靠门的小桌子坐下后,悠闲地打开手机……

早上好!老县长。眼尖的小文一眼就认出了他,旋即问道,还是点昨天那几样?他瞄了小文一眼,点了点头。

很快,小文端来了一壶普洱茶,一碗菜干粥,一碟银针粉、一碟古城薄饼,一碟青菜。他不慌不忙地抬起头来,一边呷茶、喝粥、吃菜,一边不时地将目光往收银台瞟去……

好一阵细嚼慢咽过后,小文上前对他说,老县长,有人帮你埋了单。

不可能吧?我一直在看着呢。他半信半疑地说。

是……小文突然支支吾吾起来。

小帅哥呀,你跟我说实话,帮我埋单的到底是谁?!他语气略有些严厉。

我……小文有点尴尬。

这时,越来越多的茶客把目光投向嘀咕个没完的他与小文,一领班走过来问咋回事。

小文如实说了,领班呵呵一笑,老县长,这好办呀,我们这里装有监控,来来来,我领您老去看一下,不就明白了。

进入酒楼办公室,打开监控仔细看清看楚后,他先是一愣;瞬间又是摇头,又是轻声感叹……

原来,昨天早上帮埋单的是他的老乡秦诚,当年他当县长时,秦诚是他的秘书,一次,百名外商参观某镇鞋厂,他叫秦诚跟该镇企业办买了一百双皮鞋送给外商,企业办多给了两双,说是送给他和秦诚的。秦诚一再坚持付钱,企业办的同志死活不收。事后,他把秦诚骂了个狗血淋头,连训带骂地说,一双皮鞋事小,助长贪念亊大。你尚年轻,任何时候都要牢记,物先腐而后虫生,贪是祸啊!第二天,又叫秦诚付款后在支部会上作检讨,还给了个记过处分。一些同事私下说这么整有点小题大做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一时转不过弯来的秦诚一气之下,通过关系调到外市工作,多年后成了处级干部。他这些年每想起这事,也觉得有点过了,对秦诚有些歉意。现如今这秦诚……

见他表情有些复杂,小文讪笑着说,老县长,我就实话跟你说了吧,这人是我表叔,前天回来看望病重的老父亲,昨天早上来这喝完早茶,帮你埋单后,就赶回单位了。刚才是我按表叔的吩咐帮你埋的单。喏,这是我表叔昨晚发来的微信。说完,小文把自个的手机递过去,几行字立马扑入他的眼帘:

“小文,那位老县长是我的老上级,这些年好些同事出了事,而我尚在职,多亏他当年给我敲了警钟,当时我有一件事没办妥,受到他严厉处分,起初还真憋了一肚子火,后来才明白老县长用心良苦,他说的那两句话让我受用了大半生。据说他退下来就回老家住,近两年老伴去百公里外的大城市带孙子,他早上经常独自一人去酒楼喝早茶,今天碰巧遇着了。假如他明天还去你那喝早茶,替我帮他把单埋了。以后也如是,我用微信把钱转给你。”

此刻,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他一本正经地问小文,这两天的早茶费一共多少钱?小文说,96元。

他沉吟片刻,从衣兜里掏出一小叠钱算好96元硬塞给了小文,尔后,一转身,步伐稳健地朝大门走去……

从此,惠康酒楼再也没见他的身影。

(选自2018年4月9日《羊城晚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谁帮我埋单”为线索,讲述了老县长和他的秘书之间的往事今生,展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与心理。
B.这篇小说构思巧妙,运用设置悬念和巧合的艺术手法,将老县长的疑问和老同事的“偶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C.老县长不接受秦诚的埋单,是因为他明白秦诚并非贪占,只是付钱被拒绝,对当年自己的偏激做法有所歉意。
D.文中多处运用省略号,有的是情节的省略,有的是语言的中断,有的是运用“留白”艺术手法,各有妙用。
8.请简要分析老县长的形象。
9.小说结尾,引入表叔发给小文的微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孝孺幼警敏,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

建文四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

(节选自《明史方孝孺传》)

10.对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B.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C.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D.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太子,皇帝的长子,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B.学士,古代官名,唐宋时为文学侍从之臣,明清时内阁翰林院等均设学土之职。
C.榻,本指长狭而低的坐卧用具,后也指置于榻前的几案。此处指宫殿中明成祖的宝座。
D.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古人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即全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孝孺幼时勤学,超出同门。他幼时读书,一天可以读一寸厚的页数,长大后拜宋濂为师,学业超过同门名士。
B.方孝孺是儒者楷模,深受重视。姚广孝请明成祖不要杀方孝孺,明成祖答应了,并准备让方孝孺草拟诏书。
C.方孝孺循法行事,正直敢言。他认为明成祖的行为不合礼法,在与明成祖的对话中坚持自己的原则,据理力争。
D.方孝孺工于文章,影响巨大。他每写出一篇文章,人们都争相传诵;永乐年间,私藏方孝孺文章的人被判死罪。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2)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笔不凡,意境阔远,忧思深邃,以“愁"字统摄全篇。而“接”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接”,即目之所见;二是城楼与“大荒”相连接。
B.“海天愁思”写像大海、天宇一样茫茫无际的愁思。颔联、颈联写景,一近一远,一实一虚,层次分明。“千里目”“九回肠”是夸张的写法。
C.颈联远景含情,由己及人,想到好友们的处境,心驰远方。仰观“岭树”,俯瞰“江流”,全方位表现诗人对好友的挂念,以及望而不得见的惆怅。
D.尾联不仅点出诗人与标题中四位刺史的共同处境被贬荒远之地,而且道出了同在荒远之地,却音书难通的事实,让人倍感心痛,回味绵长。
15.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