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00 题号:1154879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霍乱之乱

池莉

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

在从事流行病防治工作的三年里,我们每天收到疫情卡片几乎都是肝炎。肝炎的临床治疗就是那么老一套,枯燥的重复的日常工作消蚀了我的光荣感和积极性,三年过去,我已经变得有一点油滑和懒惰。秦静不甘平庸,准备改行,她对病毒感兴趣,准备报考一位著名的病毒学家的研究生。

有一天,我和秦静去供应室领设备。被值班人员敷衍。我很生气,回来抱怨。科室主任闻达说:“年轻人,你不能老抱怨,我们事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医疗系读几年?最多四年,可我们卫生系却要读五年乃至六年。临床医生懂的我们都懂;临床医生不懂的,我们也懂。我们是什么?我们是研究人员。我们防患于未然。我们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侵害。我请你们想想,孰轻孰重,这不是一目了然吗?”秦静冷笑,走掉了。

五点差五分的时候,科室里的人基本走光,只剩下主任闻达。闻达猫在大办公室的小套间里,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他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破皮鞋的大脚。闻达哪里像马来西亚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传说早在一九五六年,闻达只有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西装革履地出过国,被特邀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传说他戴的是金丝眼镜,穿的是乳白色的优质牛皮鞋。传说他家里有相册证明他过去的翩翩风度和辉煌历史。现在,闻达主任已经追踪流行性感冒二十年了,同时还不断地增加着追踪研究的项目,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等。总之闻达主任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工作量极大的报告写作使他每天都要推迟约一个小时下班。

霍乱来了,在这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它的踪影在中国消失了几十年之后。

正在值班的我和秦静对它的一点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傻了眼。我接连打通我们站张书记和祈站长家里的电话,向他们报告了霍乱疫情。他们都大吃一惊,都说马上赶到站里来,并且都问闻达知道不知道。我提醒他们说闻达主任不够安装电话的级别,没有办法通知他。

张书记大声说:“你赶快去医院的车库带车,把闻主任立刻接到站里来。”

我赶到闻达主任家时,他正在拖地板。听着我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他扔开拖把,用命令的口气让妻子给他收拾两件换洗衣服。他妻子说:“住单位不回来了,有这么严重?”闻达说:“霍乱为什么又叫二号病?它是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号烈性传染病,问题还在于,他们没有谁了解霍乱,只有我,我一直在研究它。”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个科室的人马全都连夜冒雨赶到了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八大科室的一百多号人在站里挤来挤去。相互打听情况,雨水在地上被踩得“吧吧”响。

张书记和祈站长见到闻达如见救星,与他紧紧地握手,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

在防疫站的大厅里,闻达看见一把椅子,便一把拖过来,不假思索地蹬了上去,说:“霍乱疫情,如洪水猛兽。我要赶快讲讲具体方案。”

闻达异常的简洁、异常的有条理使大家统统折服了,他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

第一,以流行病室为核心,组成一个紧急行动小组;其他各科室都听从紧急行动小组指挥,有令则行,无令则止。

第二,化验室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再一次确认霍乱孤菌,具体操作由闻达指导。

第三,流行病室连夜出发,追踪病人,隔离病人并确定疫点。

……

市领导来了,卫生局领导来了,与我们挂钩的这所大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也来了。

我们很快在郊区找到了感染霍乱的人。并把他所在的村子封锁。

……

封锁区隔离了总共十四天。在最后一例带菌者连续三次粪检阴性之后,我们才鸣锣收兵。

第二年夏天,我放弃了流行病医生这一职业,彻底转行。秦静还在坚持。十几年后,闻达与秦静合作的关于那场霍乱的论文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上宣读。

说真的,我这个人实在是没有勇气为了消灭什么而遭遇什么,为了不可知的结果而长久地等待,为了保存内心而放弃外壳。但是,在十几年之后,我懂了有一些事情是值得你去这么做的。闲暇的时候,发生霍乱的那一天经常出现在我的回忆中,我在回忆中为自己寻找生活的道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简洁生动,既交代了疫情发生前恶劣的天气,也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气氛,令人印象深刻。
B.“我”领设备被“敷衍”以及秦静听闻达讲述后“冷笑,走掉”,由此隐约可见当时防疫工作不受重视的社会背景。
C.张书记、祈站长与闻达“紧紧地握手”,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二人对专家急切期盼和急于推诿责任的心理。
D.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叙事自然,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
2.文中闻达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霍乱之“乱”表现在哪些方面?给了我们什么警示?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钢

陆颖墨

金钢跟随钟金泽已经五年零八个月了。在西沙,每一次巡逻,它都在前面引路。特备是在珊瑚礁上,有金钢领着,就能在潮起潮落中,轻松避开那一条条深深浅浅的海沟。要是遇到复杂天气,金钢的作用就更大了。

在西沙中岛部队中,金钢是出了名的。它能在一群避风的渔船中发现危险品,避免重大事故;它能在漫天大雾中帮助部队准确找到目标;它还能在台风的间隙中,给困在哨所的几个战士送去食物。

钟金泽当排长那会儿,有一天海上突然起了土台风,一艘渔船在岛西边触礁散了架,七八个渔民都掉到海里。土台风是南中国海的“特产”,突然生起,突然消失,神出鬼没,无法预报。还好台风中心没到,战士们开着小艇,顶风把他们一个个救到岛上。渔民们感激地流泪鞠躬,但叽里呱啦的,战士们听不懂说什么。新兵刘岩是海南黎族人,在哨位值班,被钟金泽找来,听听是海南哪儿的方言。刘岩一听就急了:“他们不是中国人!”从刘岩那双喷火的眼睛,钟金泽马上明白这帮渔民是哪里来的。刘岩的父亲也是渔民,一年前打鱼被台风吹到他们那边,让巡逻艇抓住,打伤了腿。因为这事,刘岩连大学都不上了,直接到了海军当兵。突然,刘岩抄起根棍子要冲过去,钟金泽急忙把他抱住。

这时,金钢猛叫了几声。钟金泽抬头一看,岛南边海面上漂浮着一个红点——是个渔民。钟金泽赶紧解开摩托艇的缆绳,上艇发动引擎。不料,咯噔一下,小艇猛地刹住,他一个跟跄,差点儿冲到海里。回头一看,刘岩把缆绳套住了,不让去。小艇的发动机还在快挡上运行,缆绳拉得笔直,像要飞起来。艇尾离岸三四米,钟金泽够不着。正干着急,只见金钢一口咬断缆绳,飞身跃上摩托艇,快艇箭一样冲了出去。快要接近目标了,浪更大了,小艇不敢停下。眼看渔民就要被大浪吞没,钟金泽冒险让艇身划了个大弧,小艇从对方身边掠过的刹那,金钢把口中的缆绳猛地甩出,对方接住了。

台风后,上级派船把渔民接走了。因为这次救人,钟金泽和金钢,还有几个战士都立了功,刘岩挨了个处分。

刘岩憋了一肚子火。那天,他看到金钢尾巴一摆一摆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踢了一脚它的屁股,那一瓶子上去还真不轻。金钢一声惨叫,转身反扑过来,一下把刘岩扑倒在地,白森森的牙齿压住了刘岩的喉管。刘岩吓蒙了。远处的钟金泽一看,大叫“金钢”,直奔过来。可谁想,金钢早就收了爪子,还咬着刘岩的衣服拽他起身。刘岩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又捶了一下金钢。当然,这回不敢用劲了,金钢像被按摩了一下,欢快地叫了起来。从此,金钢老是图着刘岩闹,亲热得很。

一年夏天,两栖突击队来西沙海训,上了岛。带队的连长和钟金泽是一个新兵连的,这小子武艺高超是全海军有名的。见到钟金泽,特兴奋,聊个不停。钟金泽听他侃,开始觉得挺开眼界,渐渐觉得话头不对,牛了,似乎有点儿小瞧守岛部队的意思。钟金泽就截住话头,把金钢抬了出来。没想到这家伙说:“兄弟,落后啦。这金钢,守守小岛、看家护院还行,遇到我们正规军,就差点儿事了。”钟金泽心里不爽:怎么,你特种兵是正规军,我们守岛部队就不是啦?他马上让刘岩把金钢叫来:“你俩比比,看谁差点儿家伙事。”那连长说:“让军犬跟我比。比啥?无声手枪一枪就够。”钟金泽问:“用无声手枪算啥本事?”连长反问他:“敌人来偷袭,还约好立个规则?”并拍拍钟金泽的肩说:“兄弟,时代不同啦。”

“啥不同啦?”钟金泽冷笑了一下,“你用无声手枪试试看。”

“我不试,别坑我。”

钟金泽根本不让步:“谁坑你,橡皮子弹你不会用啊?刘岩,防弹背心给金钢穿上。”

“别穿了,还背心呢,我是枪枪爆头。”连长说。

“你爆给我看看。”钟金泽为了金钢,为了守岛部队,非要争这口气,最后上级同意他们用橡皮子弹比试一下。

比试在小操场,守岛部队和海训部队都来观战。当刘岩牵出金钢时,连长一怔:这是哪一出?金钢居然没穿防弹背心,却戴上了像防毒面具一样的头盔。他觉得钟金泽糊涂了,比武的要诀就是一枪爆头或击中心脏,不让军犬发出叫声。但连长没敢轻敌,飞快闪进了操场旁的椰林,借着椰树和金钢周旋。几个来回,他卖了个破绽,突然一下跌倒。金钢飞腾而起,直扑过来,连长迅速拔枪反身对它心脏射击。但一扣扳机,他立刻愣住了——金钢跳起来的时候,用左前脚紧紧护住了胸口——橡皮子弹击中了它的前肢。几乎同时,金钢发出了一种人们从未听到的吼叫,低沉而有力,传得很远很远。

连长马上明白,金钢受过特殊训练:当它被袭击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用尽全身力量向部队报警!

在场的人都被金钢的一声吼叫镇住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以生命相许的誓言!

吼叫声中,连长快速向左避开。但金钢在空中弹起的瞬间,依然盯住他的动向,变换了身姿,侧身扑到左边,拖住了连长的右腿。

连长服气了!

比武结束,连长走过去对着钟金泽就是一拳:“没想到你小子还挺狡猾。不让金钢穿防弹背心,给我卖了个大破绽。”当天,他就拿金钢的这声吼叫来激励第一次参加海巡的新兵——看看人家金钢!

这一声吼,也让钟金泽出了名。从海岛的实战出发,他在金钢身上费了多少心血、开了多少小灶可想而知。也确实,为了让军犬在海岛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些年,钟金泽真是没少费心思,摸索出大量的经验。

所以,他十分有底气向。上级要求:带着军犬金钢到南沙守礁。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五年零八个月”交代了金钢担任军犬之久,“每一次”“都”“特别”等词语,突出体现金钢在西沙巡逻中肩负的重要使命和发挥的巨大作用。
B.小说描写“突然生起,突然消失,神出鬼没,无法预报”的土台风,既为渔船触礁散架做了铺垫,又间接反映了守卫祖国的南海水兵生活环境的恶劣。
C.小说写钟金泽不让金钢穿防弹背心的细节,表现了钟金泽对金钢与连长比武的担心,由此可以看出,金钢如果没有钟金泽暗中的保护,是不可能获胜的。
D.小说由开始的西沙守岛,到结尾钟金泽要求“带着军犬金钢到南沙守礁”,说明金钢有实力接受新的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感。
2.本文画线部分刘岩和金钢的交锋在小说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这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以生命相许的誓言”一句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2021-07-30更新 | 12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重逢
吴念真
事业失败之后才发现除了开车之外,自己好像连说得出口的专长都没有,所以最后他选择开出租车。
不过,出租车在市区里跑还是容易碰到以前商场上的客户或对手,“熟人不收费,自己倒贴时间和油钱这不算什么……,最怕遇到的是以前的对手,车资两百三给你三百块,奉送一句:不必找啦,留着用!”外加一个奇怪的眼神和笑容,那种窝囊感让人觉得不如死了算了!
所以后来他专跑机场,因为跑机场比较不会遇到类似难堪的状况,而且也不用整天在市区没目的地逛,让自己老觉得像一个已经被这个战场淘汰的残兵败将,或者像中年游民一般地无望。
不过,他也承认跑机场的另一个奢望是如果前妻带着孩子们偷偷回国的话,说不定还有机会睹上他们和孩子们见上一面;“离婚后就没见过……,我都只能凭空想象他们现在的模样。”
孩子和前妻一直没碰上,没想到先碰到的反而是昔日的爱人。
他说那天车子才靠近,他就认出她来了。“曾经那么熟悉的脸孔和身体……,而且除了发形,十几二十年她好像一点也没变。”
上车后,她只说了一个医院的名字和“麻烦你”之后就沉默地看着窗外,反而是他自己一直担心会不会因为车子里的名牌而被她认出来;不过,她似乎没留意,视线从窗外的风景收回来之后,她便拿出电话打起来。
听得出,第一通电话听得出她是打回澳洲雪梨的家,听得出先生出差去英国,她轮流跟两个孩子说话,要一个男孩不要为了打球而找借口不去上中文课,也要一个女孩钢琴要好好练,不然表演的时候会出糗,然后说见到外婆之后会替他们跟她说爱她等等,最后才听出是她母亲生病了,因为她说:“我还没到医院,不过妈妈相信外婆一定会很平安。”①
他还记得她母亲的样子和声音,以及她做的一手好菜,更记得两人分手后的某一天,她到公司来,哽咽地问他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女儿呢?”那种颤抖的语气和哀怨的眼神,真让人忘不了。
打完家里的电话,接着打的是她公司,利落的英文、明确的指令加上自然流露对同事的关心,一如以往。他们大学时候就是朋友,毕业之后他去当兵,而她在外商公司做事;退伍后,她把一些客户拉过来,两个人合伙做,三年后,两人公司变成二十几个人,而他却莫明其妙和一个客户的女儿发生了一夜情……
说莫明其妙其实是借口。他想,到现在也没什么好不承认的……,一来是新的身体总比熟悉的刺激,还有……这个客户公司的规模是我的几百倍,那时不是流行一句话:娶对一个老婆可以省掉几十年的奋斗?
最后车子经过敦化南路,经过昔日公司的办公室,两旁的台湾栾树正逢花季,灿烂的秋阳下一片亮眼的金黄。
后座当年的爱人正跟之前公司的某个同事话家常,说台北说澳洲说孩子说女人到了一个年龄阶段的感受,然后说停留的时间以及相约见面吃饭,说:“让我看看你们现在都变成什么模样。”②
车子最后停在医院门口,他说他还在躲避,也在犹豫要不要跟她收费或者为她打个折,没想到后头的女人忽然出声,笑笑地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跟他说:“……我都已经告诉你所有近况、告诉你现在的心情、告诉你对一些人的思念……,什么都告诉你了,而你……连一声简单的问候都不肯跟我说?”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的前三段不仅交待了这个出租车司机的困奢处境,而且也可以看出他吝啬小气、自落好强的个性。
B.他跑机场的另一个奢望是希望碰到前妻和他的孩子们,说明他其实很想念家人,很揭望家的温暖,可见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C.出于好奇,他一直在用心地倾听昔日恋人的电话,出于自尊,他不希望昔日的恋人认出他,但出租车里他的名牌为结尾情节的突转埋下了伏笔。
D.文中写车子经过敦化南路他昔日的办公室时,对开得灿烂的台湾栾树进行了特写,这一处景物描写反衬出他此刻心境的黯淡。
E.这篇小小说从出租车司机的视角来展开叙述,通过他的内心独白和他“昔日恋人”打电话的内容,将回忆与现实联系起来,这种全知视角,使小说故事完整,叙述有条不紊。
2.文章对计程车司机昔日恋人的语言描写,大部分是间接引用,但有三处却是直接引用,请说说画横线的两处直接引用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3.这篇小小说用非常平静的语调叙述一个中年男子的悲剧,试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
4.这篇小小说在构思上有哪些巧妙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答:
2016-11-18更新 | 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竞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送给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
B.“老乡”虽是个哑巴,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摸到他的军帽,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并最终给了伍原帮助。
C.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用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如写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
D.小说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灯光,这灯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为:这一点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的光,包含着一切的明天。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4.小说中多次写到伍原流泪,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
(l)眼泪展现人物心境(2)眼泪串起故事情节
2020-01-20更新 | 4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