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22991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把“木”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得到后代诗人的认同并被他们效仿。
B.与“树”不同,“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个落叶的因素,这是它的一个艺术特征。
C.诗歌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是难以用语言都说得清楚的。
D.由于“树”与“叶”的形象之间缺乏相容性,古代诗歌很少以“树叶”作为意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列举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比较分析,有力地论证了“木”的艺术特征。
B.选文在提出问题后,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C.选文通过“木”和“树”语言形象的异同分析,从而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D.第一段对“木”含有落叶的因素的艺术特征进行说明,第二段论说原因,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诗人重视诗歌语言的精妙,在秋风落叶的季节,表现空阔境界时才会使用“木”字。
B.“高树”与“高木”虽仅有一字之别,但它们所表现的情景不同,蕴含的情感有也差别。
C.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容易被忽视,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发现并认识其潜在力量。
D.古典诗歌中,多见“木叶”而很少见“树叶”,其实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

要敬畏自然,天地人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

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的诞生是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与爱护。要尊重和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无论经历什么挫折苦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我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发出预警,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遏制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生命教育要给学生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泪水擦亮我们的眼睛、净化我们的灵魂。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开拓。生命教育要赋予学生这种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越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也正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挑战中得到开拓和提升,从而变得深沉而辽阔、厚实而隽永。

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二是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三是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创新中奉献正能量。四是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

(摘编自罗海鸥《生命教育是人生重大课题》)

材料二:

音乐能够表达人类最丰富的情感。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很多,例如人具有思维意识、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创造工具等,但尤为重要的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将各种情感运用于艺术创作中。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本质是情感表达。音乐是表达人类思想意志的载体,不仅能够表达情感的内容,还能表达情感的强度;不仅能够表达作曲家的情感,还能融入音乐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最大的满足。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幸福感的获得却越来越难。同样是为了代步,曾经买一辆自行车便能获得的满足感,如今买一辆豪车也得不到了。物质世界越来越富有,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这或许是许多人不幸福的根源。

音乐倡导感恩的心,歌颂生命的延续。音乐作品中,对于爱的传递、爱的歌颂是不遗余力的。这并不是强加于音乐创作者的任务,而是源于他们自觉的生命意识。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每当唱起或听到这首《母亲》,谁能感受不到母爱的温暖,继而化作报答的情思?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这样的歌曲,总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总能唤起一颗感恩的心。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靠的就是爱的传递、爱的接力。我要飞到无尽的夜空,摘颗星星做你的玩具,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在《亲亲我的宝贝》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是满满的爱意。经常有这样的音乐陪伴,经常用心聆听这些歌曲,怎能感受不到人间的美好呢?音乐催人奋进,鼓舞人与命运抗争。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沟沟坎坎,一时的失败不可怕,怕的是萎靡颓废、不思进取。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曲《从头再来》的歌词和旋律,鼓舞人心。当厌烦了说教式的励志鸡汤,听听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一定会在身体中注入一股清新的正能量。

(摘编自吴洪彬《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
B.美国作家海明威认为所有人是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与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有相通之处。
C.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且能够将各种情感运用到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D.世人越来越难以获得幸福感,原因或许是在物质世界日趋富有的情况下,其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心理出了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如今认识到的“竭泽而渔等于自掘坟墓”,印证了恩格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话。
B.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在钟南山、李兰娟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C.听那些歌词和旋律都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歌曲,身体中必能注入正能量,这比去接受厌烦了的励志鸡汤更有效。
D.音乐倡导感恩的心,不遗余力地传递爱、歌颂爱,让人感受到人间的美好,这引发了音乐创作者自觉的生命意识。
3.下列事例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闻韶乐后三个月不知肉味,伯牙和子期因《高山流水》之曲成为知己。
B.在音乐课上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懂得感激和报答长辈的关爱。
C.介绍贝多芬、聂耳等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感受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D.抗疫MV《阳光总在风雨后》用音乐感谢和鼓励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4.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析音乐是怎样拓展生命的维度的。
2020-12-25更新 | 1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乱象丛生,奇形怪状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个别城市甚至成了外国设计师“奇思妙想”的试验场。归纳起来,我国城市建筑乱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贪大。一些地方热衷于搞大工程、建大广场,“领着群众干,做给领导看;风风光光上马,冷冷清清收场”。二是媚洋。在一些城市,山寨白宫、山寨凡尔赛宫、山寨威尼斯小镇频频亮相,在西方国家只存在于书刊或展览会上的畸形建筑,比如1996年国际建筑协会大会上展览的扭曲形的摩天大楼,在我国竟然堂而皇之地盖了起来。三是求怪。一些地方的大型公共建筑,在相当程度上已沦为外国建筑师“另类”设计的武验场。这些稀奇古怪的建筑违背科学的力学原则,浪费大量建材和资金,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与大众审美趣味大相径庭,与民族文化格格不入。

建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是矗立在大地上的史书,是鲜明的文化符号。与这些基本定位相对照,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建筑存在共同的“病态”。经过深入把脉问诊,吴良镛认为一些中国建筑设计师失之于方向不明,贝聿铭表示一些当代中国建筑缺少自己的文化味道。从深层次看,城市建筑乱象暴露的是价值取向与价值标准的混乱,反映的是文化自信与文化内涵的匮乏。即同文化越来越远,与淳华越来越近;同传统越来越远,与西化越来越近。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如果说用钢筋水泥筑成的建筑是城市的肌体,那么,附着在建筑之上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与人文精神则是城市的精气神。肌体和精神交融汇合,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才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所需要、城市居民所认可的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的灵魂,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风格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建筑,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而且可以赋予市民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文化为建筑增光辉,建筑为文化扬新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弄堂,山西的大院,湘西的吊脚楼……这些建筑“因风吹火,照纹劈粜”,既体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蘊,又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俗相适应,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绽放,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绚烂彰显。这些饱经沧桑的建筑瑰宝,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价值与日俱增、历久弥新。当代中国建筑当然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吸收现代成果、融入现代元素,但不能忘记,它们还背靠着五千年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文化理念与文化样式。在推进城市建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护,又要发展;既要传承弘扬,又要借鉴创新;既要有“自美其美”的底气,又要有“美人之美”的心胸。

(摘编自赵中枢《从文化高度把握城市建筑现代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地方的大工程、大广场落得冷冷清清收场的结局,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文化内涵。
B.山寨版外国城市建筑频频亮相,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筑缺少自己的文化味道。
C.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建筑,因违背科学的力学原则而与民族文化格格不入。
D.“因风吹火,照纹劈柴”的建筑设计理念,要求建筑能体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中国味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我国城市建筑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乱象,其根源是没有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城市建筑现代化。
B.文章列举的我国城市建筑中的一些乱象,折射出一些地方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和媚外的心态。
C.文章以较大篇幅阐述建筑和文化的关系,是为了强调城市建筑现代化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D.对于城市建筑现代化,文章先概括了城市建筑的一些乱象,接着分析其原因,最后指出推进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城市建筑现代化的进程中,混乱的价值取向和混乱的价值标准自然会滋生乱象从生的城市建筑。
B.真正有生命力的城市建筑,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又要附着城市的精神,是肌体和精神的交汇融合。
C.北京的胡同等中国传统建筑传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理念,具有鲜明的文化印记。
D.推进城市建筑现代化,我们既要有“自美其美”的文化自信,又要有“美人之美”的文化推介行为。
2019-03-14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曲折复杂。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旷日持久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学领域哥白尼革命的发生,最终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殊不知,在东方的中国,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旷世之争,这就是中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浑盖之争。

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对宇宙形状的认识,一开始,人们主张天圆地方,认为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正因为如此,当曾子的学生单居离向他询问是否果真天圆地方时,曾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曾子并不否认天圆地方”说的存在,但他认为那说的不是天地具体形状,而是天地所遵循的规律。

替代天圆地方说的是宣夜说。宣夜说产生的时间已经不可考,现在人们所知道的宣夜说,是汉代负责图书管理的高级官员郗萌根据其老师一代一代的讲述而记载下来的。宣夜所主张的是一种无限空间的宇宙图景,认为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之中。这与古希腊人的水晶天说完全不同。希腊人认为天是某种特殊材料形成的固体天球,日月星辰分布在不同的球层上。与西方的水晶天说相比,宣夜说的描述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正因为如此,熟悉西方天文学发展史的科学史家如李约瑟等在了解了宣夜说的具体内容后,对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从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来说,宣夜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它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更重要的是,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因为它认为天体的运动彼此独立,互不相关,无规律可循。正因为如此,到了东汉末年,宣夜说被天文学家们所抛弃。

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与宣夜说相比,盖天说有其经典流布于世,那就是《周髀算经》。此外,《晋书》《隋书》的《天文志》也对盖天说的核心内容有所记载。盖天说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离地的距离是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行的轨道可分为七衡六间,每衡每间的距离,都可以用立竿测影的方法,运用勾股定理和其他数学方法推算出来。天地之间的距离,也是用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

盖天说突破了人们日常观测中形成的天是个半球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平天平地说,并且找到了适合这种模型的数学方法,那就是在立竿测影基础上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测算各种天文数据。该说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还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该说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对日月星辰运行的预测、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因此,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事情起源于历法编制。当时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加者之间观点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修历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对此,汉武帝采用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的历法更符合实际,就用谁的历法。最后的结果是按照浑天说制订的《太初历》更符合实际天象。《太初历》的制订问题画上了句号,但由修订《太初历》所引发的浑盖之争却拉开了帷幕。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歇,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

但是浑天说也有自己的软肋。浑天说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这一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王充的责难是颇有说服力的,因为按当时的人的理解,太阳是依附在天球上的,天从水中出入,就意味着太阳这个大火球也要从水中出入,这是不可思议的。面对王充的责难,浑天说者的态度是,只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太阳是从地平线下升起,又落到地平线下面,它即使出入于水中又有何妨?晋朝的葛洪就针对王充的责难,提出了判断浑天说是否成立的判据。葛洪以太阳落入地平线时呈现出横破镜的状态这一事实作为依据,指出这种现象与盖天说的推论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他提出的判据是有说服力的,从观测的角度,只能承认浑天说是较为正确的。至于太阳从水中出没的问题,南北朝时期的浑天家何承天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何承天的辩解表现了浑天说者为修补自己理论上的漏问所作的努力。但这种努力,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浑天说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它没有地球观念,没有意识到海洋也是大地的一部分。

浑盖双方的激烈争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场争论的影响下,更多的人投入到了对宇宙结构问题的研究之中,提出了更多的宇宙结构学说。从公元前2世纪浑盖之争登上历史舞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学者们仍然在讨论浑天说和盖天说的孰是孰非。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究竟哪种学说更符合观测结果,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串于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

(摘编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的争论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比我国的浑盖之争更有价值。
B.曾子认为“天圆地方”说的是天地遵循的规律,但这种说法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
C.宣夜说比较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得到科学史家李约瑟的高度评价。
D.虽然盖天说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但它确实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历时一千多年的浑盖之争,引发了中外天文学家的激烈争论,促成了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
B.文章按照几种学说出现的顺序进行述评,介绍各学说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其演变历程。
C.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2世纪的浑盖之争,足以说明中国古人对天体结构问题十分关注。
D.文章回顾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指出古代天文学重视校验和观测的优良传统。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理由支撑“科学史就是不断试错、纠错的历史”的一项是(     
A.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
B.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浑天说。
C.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浑天说的问题。
D.浑天家何承天对太阳从水中出没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4.文中说盖天说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你认为应该怎样阅读科学史论著?请结合这篇文章简要说明。
2023-07-29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