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 酸碱中和滴定 >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44 题号:16541668
氧钒(IV)碱式碳酸铵为紫色晶体,难溶于水,是制备热敏材料的原料,其化学式为。实验室以为原料合成用于制备的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晶体,过程如下:

已知:+4价钒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
(1)为离子化合物,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
(2)步骤1中生成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2可在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中进行。

制备过程中,需向锥形瓶中通入,作用是_______,所得紫色晶体残留的杂质离子主要为_______
(4)步骤3洗涤晶体时需用饱和溶液洗涤3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选择饱和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
(5)已知:①去除溶液中可依次加入尿素溶液(还原)、亚硝酸钠溶液(氧化尿素)。
②滴定反应:
补充完整测定氧钒(Ⅳ)碱式碳酸按晶体中钒的含量的实验方案:称量5.1000g样品于锥形瓶中,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是溶液、溶液、尿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0.08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描述不作要求)
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水合肼(N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是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实验1:制备NaClO溶液。(已知:3NaClO2NaCl+NaClO3)
(1)如图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烧瓶
(3)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
实验2:制取水合肼。
(4)图中充分反应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会参与A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写出该过程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 mL溶液,移出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 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 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2020-05-11更新 | 22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滴定法是化学分析的常用方法,某兴趣小组利用滴定法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用溶液测定某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某同学列出实验步骤:
A.分别向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注入标准溶液和待测醋酸至0刻度以上2~3cm
B.调节滴定管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C.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D.用标准溶液清洗碱式滴定管2~3次;待测醋酸清洗酸式滴定管2~3次
E.用待测醋酸清洗锥形瓶2~3次
F.排气泡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把滴定管固定好
G.滴定管检漏,用水清洗所有仪器,备用
H.通过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注入20.00mL待测醋酸,并加入2滴指示剂
             
(1)①从上述实验步骤中选出正确的并按操作先后排序: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读数若如图所示,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2)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0.50

20.60

2

25.00

1.10

21.00

3

25.00

2.20

22.20

进行滴定操作时滴定管的正确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c(待测液)_________,若滴定时标准液和待测液的浓度变大,滴定突跃范围变____________(填“宽”“窄”)。
(3)常温下,若用溶液分别滴定20.00mL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的溶液的体积a______b(填“>”“<”或“=”)。

(4)测定的纯度。
称取ag样品,先用硫酸溶解,配成溶液,取2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溶液,最后用溶液滴定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表示到达滴定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被还原为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的摩尔质量:),下列情况会导致产品纯度偏大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部分变质(含       B.滴定达终点时,仰视刻度线读数
C.滴定前,在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待测液       D.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
E.溶液因露空放置太久而变质F.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2024-01-26更新 | 6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学习小组用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来测定农产品中氮的含量,测定过程如下:
I.用热浓硫酸处理0.25g谷物样品,把有机氮转化为铵盐。
II.用下图所示装置处理上述铵盐(夹持装置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检验B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圆底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谷物处理后所得的铵盐”加入三颈瓶中,打开玻璃塞、旋开K2,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关闭K2,打开K1,点燃酒精灯使水蒸气进入B装置。
①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滴定、计算氮的含量
(4)取下锥形瓶,加入指示剂,用0.10mol/L的NaOH溶液滴定,重复滴定3次,平均消耗19.30mLNaOH溶液。
①该滴定的指示剂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基橙        b.酚酞       c.甲基橙或酚酞
②该谷物样品中氮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018-01-11更新 | 2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