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3 题号:20831022
工业上,可以用还原NO,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总反应分两步进行:①;②。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加入催化剂,可降低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活化能。
(2)已知共价键的键能:
共价键N=OH—HH—O
键能607436946463
   ___________
(3)的速率方程为(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一定温度下,不同初始浓度与正反应速率关系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
a0.10.1v
b0.20.1
c0.10.2
d0.2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速率常数(k)与活化能()、温度(T)的关系式为(R为常数)。总反应在催化剂Cat1、Cat2作用下,与T关系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催化效能较高的是_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

(4)体积均为的甲、乙反应器中都充入,发生上述反应。测得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仅一个条件不同,相对于甲、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甲条件下平衡常数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   
物质A、B、C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均为含铝元素的化合物,M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__
(2)若M是第IVA族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且M为气体,组成A的阴阳离子均含有10个电子,C的化学式是_______,请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3)若A是一种黄绿色气体,M是一种常见金属。写出C→B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C都是含硫化合物,已知:
A转化为B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g)+ O2(g) =2S (s)+2H2O(l)   △H=" -a" kJmol-1
A转化为C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g)+ 3O2(g) =2SO2(g)+2H2O(l) △H="-b" kJmol-1
请写出A与C反应转化为B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C+A→B的转化关系为4NH3+6NO6H2O+5N2。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升高温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如右。该反应为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6-12-09更新 | 19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和水体中的氮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已知:①2CO(g)+O2(g)=2CO2(g);ΔH1=-566.0kJ·mol-1
②N2(g)+2O2(g)=2NO2(g);ΔH2=+64kJ·mol-1
反应2NO2(g)+4CO(g)=N2(g)+4CO2(g);ΔH3=___
(2)磷酸铵镁(MgNH4PO4)沉淀法可去除水体中的氨氮(NH和NH3)。实验室中模拟氨氮处理:1L的模拟氨氮废水(主要含NH),置于搅拌器上,设定反应温度为25℃。先后加入MgCl2和Na2HPO4溶液,用NaOH调节反应pH,投加絮凝剂;开始搅拌,反应30min后,取液面下2cm处清液测定氨氮质量浓度。

①生成磷酸铵镁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②测得反应pH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当pH从7.5增至9.0的过程中,水中氨氮的去除率明显增加,原因是___
③当反应pH为9.0时,该沉淀法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当pH继续增至10.0时,氨氮的去除率下降,原因是___
(3)纳米零价铁(NZVI)/BC与(CuPd)/BC联合作用可去除水体中的硝态氮。

在NZVI/BC和(CuPd)/BC复合材料联合作用的体系中,生物炭(BC)作为NZVI、Cu、Pb的载体且减少了纳米零价铁的团聚,纳米零价铁作为主要还原剂,Cu和Pd作为催化剂且参与吸附活性H。
①NZVI/BC和(CuPd)/BC复合材料还原硝酸盐的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NO转化为N2或NH的过程可描述为___
②实验测得体系初始pH对NO去除率的影响如图3,前200min内,pH=9.88时的去除率远低于pH=4.05时,其可能的原因是___
2022-02-15更新 | 1282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包括CO、NOx等多种污染气体,如何处理这些气体,对保护大气环境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NO2(g) 2NO(g)+O2(g) ΔH1=+115.2 kJ·mol1
2O3(g) 3O2(g) ΔH2=-286.6 kJ·mol1
写出臭氧与NO作用产生NO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恒容密闭体系中NO氧化率随值的变化以及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NO氧化率随值增大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反应2NO(g)+O2(g) 2NO2(g) △H<0的即时反应速率满足以下关系式:v=k·c2(NO)·c(O2);v=k·c2(NO2),k、k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①温度为T1时,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0.6 molNO和0.3 molO2达到平衡时O2为0.2 mol;温度为T2时,该反应存在k=k,则T1_______ T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研究发现该反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NO+NO N2O2快速平衡       第二步:N2O2 +O22NO2 慢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第一步反应中:v1=k1×c2(NO);v1=k1×c(N2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同一温度下,平衡时第一步反应的越大反应正向程度越大
B.第二步反应速率低,因而转化率也低
C.第二步的活化能比第一步的活化能低     
D.整个反应的速率由第二步反应速率决定
(3)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CO和NO2两者转化为无污染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NO2(g)+4CO(g) 4CO2(g)+N2(g) △H<0
某温度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1molNO2和0.2 molCO,发生上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24681012
压强/kPa7573.471.9570.769.768.7568.75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将CO、CO2气体浓度分别增加一倍,则平衡_____(填“右移”或“左移”或“不移动”);
②若将温度降低,再次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体系压强(p总)如何变化?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24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