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10674666
主题四:历史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方法一:跨越时空的对话针对东周的乱世,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商鞅认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1)概括材料中孔子和商鞅的主张;结合所学,概述各自主张出现的背景。

方法二:史论结合的阐释许倬云《从历史看组织》中讲到,北魏政权的融合工作可以由几个方面看。北魏所做的工作,可分为几个步骤,①第一个步骤是稳定人口,恢复农业生产。第二个步骤比较困难,就是要离散部落成为国民。在这一基础上,②北魏又进行了彻底的重组工作。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使鲜卑政权与汉人大族融合。


(2)从①、②两句表述中任选一句,运用史实加以说明;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方法三:中外关联的考察

1683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中国进入“康乾盛世”。

168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了四位耶稣会士远渡重洋,赐名为“国王数学家”。这几个人很快被康熙帝所接受。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英国国会通过《权利法案》。

1699年,路易十四赐名法国科学院为“巴黎皇家科学院”,并制订了章程,经费由国王提供。科学院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科学院成员可以自行决定研究内容。

1713年,康熙帝设立“算学馆”,翻译西方历算著作,编写《律历渊源》等书籍,被西方人称为“皇家科学院”。《律历渊源》编纂完成后,算学馆终结。


(3)请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谈谈你对“康熙时代的中国”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据陶希圣研究,“孔子”曾有六个阶段的变化:一变为自由地主阶级向残余贵族争取统治的民本政治学说与集团国家理论;再变为取得社会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之帝玉之学,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孔子遂由此成为神化的伟大人格;三变而拥抱道教佛教,孔子又变为真人、至人及菩萨;四变而道士化;五变而禅学化;六变而孔子之经世济民的探讨失败,所留存者,伟大的孔子,为地主阶级与士大夫集团之保护神。

——摘编自唐凯麟《现代视域中的儒家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孔子”阶段变化的一点或数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2022-03-12更新 | 87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思想在继承中发展,比如对核心思想“仁”的论述。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朝代与人物“仁”的论述
春秋孔子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

西汉董仲舒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
《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人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

明王阳明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

——传习录

明末清初黄宗羲正言仁义功用,天地赖以接续不坠。自后世儒者,事功与仁义分途,于是当变乱之时,力量不足以支持,听其陆沉鱼烂,全身远害,是乃遗亲后君者也。

——黄宗羲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话题(整体或者局部),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话题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0-11-04更新 | 123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出以下主张:

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春秋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战国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汉代董仲舒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宋代朱熹“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明末清初顾炎武“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人之大伦曰君臣,曰父子。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角度对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并能结合时代的信息对提取的论题进行说明,史论结合。)
2018-12-10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