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1027634
汉代在规定王侯、公卿、御史、将军及郡守拥有察举资格的同时,要求朝中高级官员的子弟不得察举为孝廉。这一要求
A.旨在规范官员任职资格B.意在保证察举制贯彻执行
C.利于减少恩荫现象D.将人才选拔权收归中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朝廷决定"九流常选",规定年未满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甘罗:战国名士)、颜(颜回),勿限年次。这一决定(     
A.将选官权完全收归中央B.有助于寒门子弟的崛起
C.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D.消除了士族的政治影响
2023-02-03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表为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如表反映出的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
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A.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B.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D.中央逐渐放松对选官的控制
2023-11-16更新 | 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两汉时孝廉只需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
A.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
C.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D.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
2019-05-08更新 | 1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