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21468949
贞观年间,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后新增专业书学和算学,之后再增设律学。这一现象(     
A.改变了士人传统价值追求
B.反映了人才选拔的新要求
C.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特征
D.保证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史载,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殿试题为“未明求衣赋,悬爵待士诗”。到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殿试题为“始专以策,定着限以千字”。熙宁九年(1076年)殿试策论中提到“民遇水旱而流亡、兵无以抵蛮夷之军”的现象,要求应考者对此进行论述。宋朝科举考试这一变化(     
A.说明当时才能是取士的唯一标准B.有利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C.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D.扩大了当时官吏人才的来源
2023-10-06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为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统计。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朝代年数榜数取士总数年均取士(进士)
290266660323
320130正奏名42588+314
特奏名50352
98161139(左右榜)12
277932462489
26811426888100

A.唐代科举制度初创取士较少B.宋代取士最多门第观念淡化
C.元代左右榜体现了公平竞争D.明清八股取士推动文化发展
2021-07-14更新 | 3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推行代袭刺史制度,以“诸王”"勋臣”为世封刺史,但多为遥领,并不到实地任官。对此,侍御史马周上疏指出,“今朝廷独重内官,县令、刺史,颇轻其选。刺史多是武夫勋人,或京官不称职,方始外出……边远之处,用人更轻”。这反映出唐朝代袭刺史制度在用人方面(     
A.存在内重外轻的现象B.延续宗法制度的传统
C.极具门阀政治的特征D.导致君主权力的削弱
2024-05-21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