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21473650
汉代监察权由副宰相御史大夫来行使,内外百官和王室宫廷均在监察范围内。后来御史单独成为御史台,其职权只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     
A.相权因御史独立而遭削弱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解决
C.御史台权力地位不断上升D.王室和宫廷不再受外来监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编户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016-11-27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拥有大量资产,掌控经济命脉,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政治生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从历史沿革看,助推士族门阀制度的发展,结束其发展征程。(     
A.世官制、九品中正制B.军功爵制、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察举制、科举制
2022-11-13更新 | 1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在于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意图实现中央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有力控制,但却把门第放到选官标准的第一位,最终巩固了门阀统治。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B.是中央对地方大族势力的某种妥协
C.成为魏晋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无法逆转门阀专政的历史倾向
2021-09-07更新 | 6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