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1688057
西汉时期,被地方官员推举到中央的“贤良”如名不副实,或不能胜任其职责,或在任期内犯罪,就要追究举荐官员的连带责任,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贬秩、罢官等处罚。这一规定反映出西汉(     
A.选官程序公开公正B.重视选官纪律监察
C.选官权被豪门控制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朝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 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朝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 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2022-11-25更新 | 12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汉官僚政治经历了由秦代的“王侯将相”到汉初的“布衣将相”的转变,这一变化表明(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汉初治国思想的变化
C.儒学地位的提升D.贵族政治进一步解体
2021-09-23更新 | 2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
A.利于统治阶层吸纳新鲜力量
B.容易造成统治阶层内部矛盾
C.标志着贵族爵位世袭的终结
D.与科举制的选官原则相悖
2019-03-08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