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北 九年级 期末 2023-01-10 2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谈论“风度”的书藉很多。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限,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惺惺作态


(1)给加点字注音。
(     )            揉造作(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3)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遗憾B.矫揉造作C.附庸风雅D.惺惺作态
2023-01-07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语文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此句是并列复句)
B.“团结”是中国人民夺取抗疫斗争重大胜利的精神密码。(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变色龙》是美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的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D.古时住宅旁边经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村庄。(此句说法是错误的)
2023-01-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 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 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 这么美丽的文字, 这么伤感的情怀, 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B.③⑤①②④C.③①⑤②④D.⑤①③④②
2016-11-18更新 | 3526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雅安卷)语文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4. 诗文默写。
①我是你______,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
④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鱼我所欲也》)
⑤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
2023-01-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成功是花,需要奋斗的汗水来浇灌。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理想而奋斗,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奋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画线句的内容,把下面的宣传标语补写完整。

因为梦想,小溪汇成大海,因为梦想,雄鹰搏击长空,梦想成就更美好的生活,而梦想的实现则需要奋斗,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用激情、智慧、汗水去奋斗、去拼搏,用奋斗去点燃光辉灿烂的明天。


上句:梦想成就美好生活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紧扣主题,仿照活动一,设计活动二、活动三。
活动一:举办一场以“奋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探究下面三则材料,说说奋斗的意义。

材料一: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踏遍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花费27年时间,终于写成享誉世界的《本草纲目》。

材料二:胡春霞打工的酒店经常要接待外宾,这让只有技校学习经历的她“压力山大”。胡春霞咬着牙学习,几年时间硬是学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胡春霞把现在的幸福生活归结于奋斗:“只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才能在奋斗中成就自我、贡献社会、收获幸福。”

材料三: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流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有三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当今社会还需要奋斗吗”的讨论会上,大家踊跃发表见解,小明说:“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变好了,不满要奋斗了,还是及时行乐吧!”听到他的话,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6. 阅读语段答题。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馀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续表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①_______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②_____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2)下列有关《儒林外史》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故事情节,它鞭挞丑恶,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叙述中。
B.如果从人物对功名富贵的态度角度分类,庄征君、虞育德和周进、范进属于同一类型。
C.《儒林外史》中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做官后,不顾结发妻子,不念旧日友情、吹嘘抬高自己,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D.吴敬梓所著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绘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群丑图”。
(3)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
2023-01-07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7.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易(0.85)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一匹绢才得一斗米。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热,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宗:唐太宗,李世民。②踊贵(yǒng guì):指价格上涨。③嗟怨:叹息怨恨。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饥馑尤     甚:
(2)自归乡     咸:
1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
B.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
C.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
D.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
12.概括文中唐太宗的哪些做法“得人心”?
13.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简要谈谈你对太宗崇尚节俭的看法。
2023-01-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荷叶状的就叫荷叶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规整,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

④田是好田,爷爷亦是种田好手。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那时已八十高龄,虽种不动长丰大丘,却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他还是喜欢每天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唠唠叨叨,无非是新初那小子还不知道这几天要治虫哩,田里又要薅草了……

⑥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爷爷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去。母亲偶有念叨:“__________”父亲接过话题:“现在种田的政策多好啊,不用交税,还有补贴。有什么法子呢?又有哪个愿意来种。”

⑦三月,水桐花开的时节,新初意外来到我家。原来新初不想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村里种更多的田,问母亲闲置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连声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若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了,乡里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补贴了一部分,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帮着把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⑧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老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枫叶丘、荷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⑨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了长丰大丘,母亲的目光在那一层层盈盈新绿上舍不得挪动。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4.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15.联系上下文,请为第⑥段画线处补写母亲念叨的话。
母亲偶有念叨:_________________
16.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
1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目光”,请探究两段文字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并简要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颗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台阶》(节选)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

①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鸿雁传书……曾经,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呢喃,是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如今,在中国科学家执着的探索下,神话变成了现实。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它们的名字,也集结了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

AG600别名“鲲龙”,取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而“鲲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神兽。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其水陆两栖的特色,也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在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2020年7月26日,“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④“蛟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蛟和龙居深水中,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取“蛟龙”入水,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目前,“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

⑤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标识为“揽星九天”。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⑥“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⑦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北斗,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被称为“北斗”,又名“北斗七星”,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⑧“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以这一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⑨至于“嫦娥工程”和“玉兔”号则源自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同情嫦娥进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我们追求和平的象征。“玉兔”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⑩在古代,人们用“鸿雁”指代信差。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用来指代书信传递。“鸿雁传书,永不失联”,用“鸿雁”命名全球地轨卫星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

⑪《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具备了“火眼金睛”的技能。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希望它能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2015年12月17日,“悟空”成功发射升空,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经过评估,目前它仍在太空服役。

(选文有删改)

18.请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
19.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语“目前”能否删除?为什么?
AG600别名“鲲龙”,取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
2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这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发射。
C.“玉兔”是追求和平的象征,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希望它能够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如果杜甫有手机

袁跃兴

①前段时间,有几位学者探讨人文与科技的关系,其中一位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杜甫有手机,他的经典诗作起码少写四分之一。”

②这位先生列举了许多实例,论证这一结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以及20多首思念李白的名篇等等,杜甫许多的哀思和惆怅,都是因地理阻隔而上升为精神上的文字表达。倘若他有了手机,有了视频通话、语音连线呢?想来感情倒是第一时间抒发了,却无法催生出如此多金句。

③这个文化假设很是有趣,但折射的问题却很难让人一笑了之。互联网时代,即时社交遍地开花,沟通交流一键可达,但这种高效究竟是激活了更多灵感火花、促进不同群体彼此理解,还是令人失去了审视内心情感、打磨细腻文字的耐心?恐怕诸君心中都难免打个问号。【甲】以此反观现如今的文学生态,未来的人们要打捞今天的文辞篇章,是不是只能去翻查旧手机上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截屏?

④“技术流”已成为当下的时髦主题,各行各业似乎都在追风口。可人文价值呢?淹没在科技概念、视频图片中,存在感愈来愈弱。诗歌荒腔走板,被嘲为“键盘一回车,便成了一行诗”;电影追风技术,大场面、大制作比比皆是,但观照世相、反思生活的佳作难觅。【乙】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语言是心灵里生长的东西。”我们的现实却是,高科技制造语言,网络制造流行语。无怪乎有人评价,这是“技术取代美学”的时代。

⑤科技进步的好处,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们需要科技,也必须大力推动技术改变生活,但我们应该谋求的,是科技和文化、精神的平衡发展。就像有文化学者所说,科技一往无前,人文应当“醒着”同步前进,否则,它们会扼杀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我们的激情,消泯我们的理性,使我们的精神世界萎缩,不再具有丰富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灵感。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⑥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能热议这些话题,其实代表了社会一定层面的觉醒。希望一百年、两百年后,地球上的人再开文化研讨会,不会探讨这样的主题:如果21世纪的人类,没有手机……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第①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3.如果链接材料是从文章抽出来的,你觉得应该放在选文的(甲)(乙)中的哪一处?并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

前不久在全国巡展的“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展出了一批文坛名家交往的手稿、信件,鸿雁往来、一幅幅字画最大程度留存了鲜活字迹与表情。

2023-01-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题一:

人生如一条大河,时而澎湃时而沉缓;又如一曲乐章,时而激昂时而低吟,但始终应保持着一种前进的姿态,我们都是故事的主角,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剧情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编辑,导演、剪辑,或许,我们哭过,我们累过,我们熬过,我们怨过,我们恨过,当太多的不容易汇聚,熔炼的必是点点金光。


请以“我们_____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5. 题目:

人生的相遇由无数个正面撞击和转身组成,一个不经意的转身其实能发现很多东西。面对阴影,转过身来,你会看见阳光灿烂;面对挑战,转过身来,你就会发现机遇;面对泪水,转过身来,你会收获温情无限……转身不是逃避,而是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态,去拥抱生活。


请以“转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请自拟文章题目。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2023-01-07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字音  字形  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二、选择题
20.94复句的类型  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30.85衔接与排序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50.65宣传标语  活动设计  拓展与运用
五、名著阅读
60.85吴敬梓(1701-1754)  《儒林外史》
六、诗歌鉴赏
7-80.65李清照(1084-1155)  诗
七、文言文阅读
9-130.85治国谋略类课外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4-170.65散文
18-20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事理说明文
21-230.65立论文
九、作文
240.65半命题作文
250.4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