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13 题号:17242411
根据要求答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怒号”“三重茅”,形象地表现了秋风呼啸,狂卷茅草的画面,更加增添一种萧瑟凄凉的感受。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主要写出了诗人埋怨孩子的睡相不好,把被子都蹬破了的情景,更写出了诗人的布被又旧又破,贫苦窘迫的处境。
C.诗题的“破”既指诗人的茅屋被秋风刮破,也暗指安史之乱使国“破”的现实。
D.这首诗是杜甫炽热的忧国忧民和迫切期望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的写照,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诗风,而他的《望岳》表现的却是一种积极向上、雄放健拔的风格。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任上。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本诗作答。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戏答元珍》中“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笋以知觉,并被春雷惊醒。同时用一“欲”字,写出竹笋在地下正要抽芽的情态,将一般人未察觉到的早春景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三、四句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期间的感触。
C.两首诗都写到了被贬谪的际遇,也都表达了不为人生失意而屈服的乐观、 豁达的人生态度。
D.两首诗都是酬和之作。前者运用典故,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后者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亲切流畅。
2022-08-13更新 | 220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一何”是“多么”之意,一个修饰“怒”,凸显差吏的暴戾;一个修饰“苦”,凸显老妇的悲苦。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怒号”以拟人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为茅草被卷走蓄势、铺垫。“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
C.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诗人生活的贫穷,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D.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此句有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则点出了其中缘由,读之催人泪下。
2023-01-27更新 | 196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下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王维)
B.《望岳》(杜甫)
C.《夜雨寄北》(李商隐)
D.《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022-05-04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