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诗词曲鉴赏 > 体裁 > 古诗
题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0.4 引用次数:98 题号:20720891
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作者是唐朝的____。他的其它代表作品有______等。他与____并称为“王孟”。诗中“___”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2.说说“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景色,下列对两个作品的理解,对的打“√”,错的打“×”
(1)前者表现了诗人在外地游历时内心的孤寂愁苦之情,而后者表达的是词人的喜悦欢快之情。(      )
(2)都是借景抒情,都是寄情于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
【知识点】 古诗解读 孟浩然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诗词曲鉴赏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耘田:除草。2.绩麻:把麻搓成线。3.各当家:各人都担当一定的工作。4.童孙:小孩子。4.未解:不懂。5.供:从事,参加。6.傍:靠近.7.阴:树阴。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___。《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作者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      )
A.送别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咏怀诗
2.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两个字词的意思。
杂兴:__________________          昼: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7更新 | 56次组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 (0.4)
【推荐2】诗词曲鉴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古诗。
2.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
A.举办,发动B.流行,盛行C.兴致,兴趣
3.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__________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____________
5.这首诗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2更新 | 114次组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 (0.4)
【推荐3】

鸟鸣涧

人闲          ,夜静          

月出          ,时鸣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鸟鸣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全诗紧扣一个“_____”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态的景物,衬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___________图。
4.诗中“______”字突出了___________的特点。诗中以动衬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5.“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先用一个字概括山涧的特点,然后简要分析这首诗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赏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春天的夜晚十分静谧,山中一片空寂,甚至听得到桂花落下的声音。
B.后两句写明月升起,惊动了山中栖眠的鸟儿,山间溪畔响起了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C.营造了动静相间、静而不寂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而略带忧伤的心境。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与《鸟鸣涧》展现的意境十分相似。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11.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反衬出春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B.这首诗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图画。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2023-05-07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