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微观现象解释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如图1所示,将无色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1),观察几分钟,烧杯A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烧杯B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作_______实验。
(2)根据图2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__有关。
(3)如图3所示,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2小时后观察到液面位置下降。此实验可以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2023-11-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 .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图1和图2实验都是探究微粒的性质。图1是按课本进行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图2与图1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实验延伸】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微型实验。

【查阅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二者接触会反应产生白烟,白烟是氯化铵(NH4Cl)固体。
(2)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由图3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_(填“快”或“慢”)。
【拓展实验】
(3)再取一根V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如图4。

图4实验中,最先出现白烟的位置与图3实验相反,说明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
2023-11-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3 . 根据下图中的教材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烧杯_______(填“a”或“b”)中的液体变红,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
(2)实验二: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集气瓶内放少量水,水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三:图2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该实验证明石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这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
2023-11-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性质时做了以下两组实验。
资料:(1)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①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氨气分子的质量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小。
【实验一】
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1)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二】
(3)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等间隔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4)如图4所示,某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由此实验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是______
2023-11-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5 . 如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即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关闭止水夹,观察到气球膨胀且一段时间后气球______,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注入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从微观的角度看,该现象说明______。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中滤纸条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______
(3)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氨气(NH3)溶于水可制得氨水,而氨气的一种合成方法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023-11-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6 . 实验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图1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图3所示。

【查阅资料】
①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后叫氨水,它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图2装置是T形三通管,T形三通管属于微型化学实验仪器。
③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B处溶液变为红色,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ba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是__________
(2)与图1相比,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微热图2中细弯管处的浓氨水,纱布条变红的速率会加快,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
(4)如图3所示装置为“碘锤”,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碘蒸气。
① 该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② 从微观角度解释加热后碘锤中充满紫红色碘蒸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7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A木条放在蜡烛火焰上片刻后___________(填序号)处碳化程度最大。图B发现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
(2)图C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吸入左瓶的水量明显小于左瓶空气体积的1/5,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用图D装置探究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的方案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收集50mLO2所用时间
实验130mL2%粉末状MnO20.2g21s
实验230mL2%粉末状CuOag47s
①表格中a的值为___________
②实验1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③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023-11-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8 . 为探究分子的有关性质,小明同学对传统的图2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图1),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信息:氨水有刺激性气味,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_______
(2)图1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看,此现象说明_______;小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具有挥发性。
(3)小华同学对上述实验又做了改进(如图)完成了下列实验:
   
实验1: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
实验2: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
通过实验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填“大”或“小”),通过对比实验1、2,除了可以验证小明同学的结论,还可以说明_______,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比传统的图2实验,优点是_______(填一点)。
2023-11-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9 . 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品红在_______(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溶液无明显变化,B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3)实验3中,在装有水的量筒中注入酒精,封闭量筒管口,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混合后水和酒精的的总体积小于。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
2023-11-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10 .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项目小组设计的探究分子性质的两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实验一】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向下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若观察到_______(填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_______(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试管内,此时观察到_______,该现象主要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马上将装置下端的试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_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试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_______影响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4)拆除装置前,要向两端试管内注入稀硫酸,防止氨气逸散。硫酸能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实验二】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运动的特点
(5)按图1连接好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线为图2中AB段,请从分子的性质角度回答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6)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对比曲线AB和BC可知:温度升高,分子_______
(7)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曲线为CD段,对比AB段,请分析CD段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
2023-11-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