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微观现象解释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图Ⅰ是老师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 向 B、C、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 的蒸馏水,各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 在 A、D 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 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Ⅰ中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
(2)进行操作b 时观察到B、C 试管都变红,但________(填“B”或“C”)试管变红速度快些。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023-12-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永州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如图所示,图①和图②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②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已知:酚酞溶液遇氨水变红)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到3滴酚酞溶液,再加入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图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图②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
(4)在图①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小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取一条长10 cm,宽l 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1.5~2 cm滴一小滴酚酞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塞好后放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棉花上滴10~15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023-12-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成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3 . 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1)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试液,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起来。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这说明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图2)。在两个Y形管的左侧管和右侧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和浓氨水,同时进行甲、乙两个实验,最先出现明显现象的是______(填“甲”或“乙”),该实验说明______,甲实验装置相对图1实验的优点有______
(3)如图3所示,用两支气密性良好且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孔末端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实验过程中发现两种物质都能被压缩,这说明______,而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更容易被压缩,原因是______
2023-12-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4 . 据图回答

(1)图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
(2)图二实验中,气体 A为______;如何检验气体B______
(3)图三操作的名称是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______
2023-12-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5 . 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通过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______有关。
(2)实验Ⅱ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实验Ⅲ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为了使实验结论可靠,该实验小组增加了B烧杯,你认为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4)如下图A、B、C三个装置的实验:

①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中的无色酚酞溶液最快变红的是______,不变色的是______。(填字母)
②通过实验B、C,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6 . 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部分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NH3),两种气体反应会产生白烟,即生成新物质氯化铵(NH4Cl);②氯化氢(HCl)分子质量大于氨气(NH3)分子质量。
【实验方案一】
(1)如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
如图2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试液_______(填“从右往左”或“从左往右”)依次变红。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
(4)该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
【实验方案三】
如图3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5)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
(6)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
2023-1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化学实验,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酚酞变红。
(2)乙实验可证明氨水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酚酞变红。
(3)丙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原因是_______
(4)由实验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5)写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23-1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师大附中呈贡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8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同学进行如下操作: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③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已知: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
(1)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由____________依次变红;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说明______
(2)从该实验还可以知道,两种试剂中______具有挥发性。
2023-11-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资料:浓氨水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属于镁物理性质的描述是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是_______
(2)图1中,夹持镁条的仪器a的名称_______。镁条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反应。
(3)图2中,可以看到烧杯A的现象是_______;其中烧杯B的作用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分子_______
(4)图3中,蜡烛燃烧的过程是: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石蜡蒸气再燃烧。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由此说明,在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2023-11-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10 . 探究分子的特性。
资料: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NH4Cl)固体。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3)玻璃管中最先观察到d处出现白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3-11-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