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0 道试题
1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如果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口通入。
(4)跨学科实践
用如图自制“制氧机”制备O2

【资料】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Na2CO3易溶于水。
【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现象】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评价】①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束后可通过___________、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二氧化锰。
②右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024-06-15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 .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1)向盛有5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再向其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溶液变无色。
小组成员对于所加盐酸是否过量提出了疑问,于是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了验证其猜想,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锌粒___________猜想二正确,证明盐酸过量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有同学触摸到试管外壁,感觉有温度变化。小组利用温度传感器得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同学们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出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得知,在中和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也发生变化。已知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小组通过电导率传感器得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①m点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离子数___________n点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离子数(填“>”“<”或“=”)。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微观粒子示意图,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5)交流与反思
①从微观视角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在溶液中,酸解离出的H+和碱解离出的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结合生成水。
②要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盐酸是否过量,除以上方法外,使用下列哪些物质也能达到目的?___________(填序号)
A.硝酸银溶液     B.镁条     C.铜丝     D.pH试纸
2024-06-14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3 .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燃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
D.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2024-06-13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4 . 西班牙有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一种盐。酸河形成的原因是河床所含物质X在水和氧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FeOB.Fe2S3C.FeS2D.FeS
2024-05-26更新 | 12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届云南省玉溪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练习化学试卷
5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标号),若选择装置E收集氢气,氢气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
(4)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①、②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字母)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实验Ⅰ中制得的气体不纯,小明同学认为杂质可能为水蒸气,打开K2,关闭K1,利用①、③装置来验证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此时仪器甲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024-05-1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街中学5月九年级学情化学诊断试题
6 . 全球气候变暖的核心物质是CO2,如何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

   

对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CO2直接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颠覆性、原创性突破。
(1)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_______(写一条)
(2)煤燃烧时除了排放CO2外,还会排放SO2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为减缓酸雨的形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填标号)。
A.禁止使用煤B.用天然气替代煤C.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火炬“飞扬”以液氢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是_____(填一条)。
(4)舞蹈“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该画采用了炭黑、赭石(主要成分Fe2O3)、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等矿物颜料。实验室现有炭黑和孔雀石的固体混合物,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研磨”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②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序号)。
A.炭黑有吸附性       B.赭石有吸水性       C.孔雀石有毒性
③反应②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街中学5月九年级学情化学诊断试题
7 . 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
(1)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后,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填标号)。
A.还原性
B.酸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2)氯碱工业指的是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次氯酸钠(NaClO)是氯碱工业的产品之一、氯化钠、次氯酸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由图可知,NaCl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30℃时,溶解度:NaClO_____NaCl(填“>”“<”或“=”)。
③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填标号)
A.治疗胃酸过多       B.制取肥皂
C.制作炉具清洁剂D.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3)中和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
①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②图2是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硫酸时电导率的变化情况。相同温度下,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向M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的颜色为______,N点溶质为K2SO4______(填化学式)。
2024-05-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街中学5月九年级学情化学诊断试题
8 . 侯德榜成功研制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制碱技术的封锁,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某工厂为了测定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工厂技术员完成了如图所示的测定工作(不考虑其它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计算精确到0.1%)(
2024-05-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街中学5月九年级学情化学诊断试题
9 . “春节”小长假,小红与家人一起到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遂宁市海龙村“凯歌公社1974”游玩。他们参观了航天育种蔬来基地、非造工艺坊、沼气陈列馆等。在参观过程中,小红发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普遍饮用井水,在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井水的硬度。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填元素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航天育种蔬菜基地里有黄瓜、茄子、丝瓜等蔬菜,其中黄瓜里含量最丰富的营养素是          (填字母)。
A.维生素B.蛋白质C.油脂D.糖类
(3)非遗工艺坊中展出了大量农耕用具,其中一些铁质农具已经锈迹斑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采用_____的方法(填一种即可),有效减缓或防止铁制品锈蚀。
(4)在沼气陈列馆了解到沼气的使用解决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海龙村缺柴的问题。点燃沼气之前必须要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街中学5月九年级学情化学诊断试题
10 . 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花青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D.花青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2024-05-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大街中学5月九年级学情化学诊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