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关于如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5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冷却乙的热浓溶液
2022-11-30更新 | 102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中甸县上江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 . 下列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黑火药B.造纸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3 . 某种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下列对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CO2B.一定是CO
C.一定是CO2和CO的混合物D.这种气体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4 .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纯净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B.液态氧,五氧化二磷
C.汽水,水泥砂浆D.冰水混合物,人体呼出的气体
5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
②空气里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③空气中氧气、氮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④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⑤如图可知木炭在氧气中比空气中燃烧剧烈
A.① ②B.② ③ ④C.② ④ ⑤D.③ ④ ⑤
6 .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若红磷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______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5)为了装置不漏气,做实验之前需______
(6)写出红磷燃烧的方程式______
(7)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_
7 . 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单位体积内氧气含量小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8 . 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下同),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
(4)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
9 . 想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气而得到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法能达到目的物质是
A.硫B.红磷C.蜡烛D.铁丝
10 . 为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图中的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______
(2)实验二:从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二:数据记录表
1%的过氧化氢溶液(mL)303030303030
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g)0.10.20.20.40.50.6
测量60s末收集氧气的体积(mL)688295999999

(3)若验证后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造成实验二后面数据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