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1 道试题
1 . 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文明发展进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据此,请探究下列问题。

[赏析名作——挖掘内涵]


   
(1)从古代希腊、罗马到向近代过渡的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请从上面两组图片中任选一图的成就加以介绍,归纳两组成果体现的共同思想内涵。

[运用史实——构建体系]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示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指出②③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读人物——史论评述]

A: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负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B: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3)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也备受争议。请从上表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总结规律——提升认识]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2023-07-3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丰都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对秦始皇的印象如何?评述一下秦始皇的历史功过。(请你从功过两方面来正确评价秦始皇。)
2014-12-3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开县三合初中等五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描述的是(     
A.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
C.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押题卷(五)
4 . 清代赵翼说:“司马迁参酌古今, 发凡起例, 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 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 信史家之极则也。”材料评述的是(     
A.《论语》B.《史记》
C.《伤寒杂病论》D.《齐民要术》
5 .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恰似作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器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材料中的“时局”指的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军阀割据D.复辟帝制
2024-02-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文明多元带来文明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某中学以“多彩的世界文明”为主题开展历史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文明的起源】

以下是探究活动组成员整理的有关“世界古代文明起源”的知识卡片:

上古文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大约在公元前4千纪后期,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埃及的①,在南亚的②,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和欧洲③的克里特等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这些地区共同构成了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产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批国家。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


(1)根据卡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知识卡片中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并谈谈你如何认识古代文明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任务二【文明的交流】

            图1                                                                                                  图2

图1说明:阿拉伯人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图2说明:犍陀罗艺术佛像脸型、衣衫皆有浓厚的希腊特色,它是亚历山大东征中亚、南亚次大陆时所带来的古典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的结果。后来传到我国,为中国的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带来了希腊罗马风韵。


(2)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A”“B”所代表的文明成果。根据图1、图2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简要评述古代的文明交流。
任务三【文明的共生】

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才能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09月20日04版)


(3)综上,你认为当今世界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文明观”?
2023-12-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县(涪陵区、铜梁区、彭水县等)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提升史学素养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围绕世界史相关内容,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运用史实——构建体系]

(1)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示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指出②③之间的内在联系。
[认识人物——史论评述]

A:敌人(注:拿破仑军队)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暗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都化为灰烬。

——普希金《皇村回忆》

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馈赠。

——普希金《拿破仑》

B:我并不反对纪念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我的看法很简单,这种纪念不能变成对所谓“发现”及其后果的简单歌颂。恰恰相反,应该成为一种批判性的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500周年纪念应该成为屠杀印第安人500周年的纪念。

——1992年,卡斯特罗

(2)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但也备受争议。请从上表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解读文件——揭示本质]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独立宣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根本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   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

第十七条   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

——《人权宣言》

“旧制度的死亡证,新制度的出生证”

——马克思

(3)《独立宣言》的发表对北美民众有何意义?《人权宣言》被马克思称为是“旧制度的死亡证”和“新制度的出生证”的理由是什么?两部法律文件又有何联系?有什么共同作用?
[总结规律——提升认识]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2023-12-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县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义和团运动时期
2023-11-24更新 | 135次组卷 | 84卷引用:重庆市忠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最早的租地农场则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A.中世纪晚期,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
B.手工作坊是指经营者将经营者集中在一个场地进行生产,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
C.13、14世纪,富裕农民和骑士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

材料二   它促使了欧洲人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

材料三


材料四   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指出其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图一中①②③④航线中任意1条航线的航海家及成就。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客观评述。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运动对新航路开辟起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2023-11-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学校历史教研组为探讨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影响,阅读了著名清史专家戴逸的《步入近代的历程》后,发现中国、日本、韩国三方从各自立场提出了不同看法。

以下是他们摘编节选的三段文字材料:①中国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了,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变法;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之事;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②日本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明治维新后,日本认为自身的文明程度已大大提高,而清朝依然守旧落后。③韩国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权,而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仅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还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东亚霸主。

(1)根据材料,概括中、日、韩三国学者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学者的观点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3-12-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