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出版·宣传·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

时间内容
1897年夏瑞芳、高凤池等人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189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第一部中英史对照版的教科书《华英初阶》
1900年印刷《外交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以评述国际问题为主的报刊
1902年教育家、出版家张元济加盟商务印书馆,提出以图书“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1903年根据清政府的《钦定学堂章程》编印制等小学《最新国文教科书》10册
1905年出版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至1921年印刷20次
1906年出版严复翻译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法意》
1913年首次使用自动铸字机,开始经营原版西书
1915年首次引进彩色胶印机,聘美籍技师,发行《科学》杂志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   《中国红色报刊图史》摘录

图①:1920年11月7日创刊的《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述中国革命道路。图②:1938年7月2日《抗战文艺》发行“保卫大武汉专号”,刊发了保卫大武汉的文章。图③:1941年5月《抗战生活》发表的版画,描绘了根据地“临时参议会”召开的情形。图④:1949年9月29日出版的《群众日报》,刊发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系列重要议案,并发表了五星红旗的图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图①③④中任选两张,仿照示例写介绍词。

[示例]图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侵略华中地区,正面战场组织了武汉会战,“专号”宣传武汉保卫战,鼓动民众抗战热情。

材料三   新中国加强了对新闻出版、报纸广播等的领导。组建负责编辑出版国家级政治书籍的人民出版社和出版国家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

图书品种期刊品种报纸品种
2018年比1978年增长的倍数34.6倍10.9倍10.1倍

1993年,中国电子出版业开始起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断动能和新增长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闻出版业以弘扬社会主义为主旋律,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摘编自宁吉喆《辉煌70年》等


(3)依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2021-06-04更新 | 3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18231901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民国政府据清朝档案汇纂《清史稿》

(1)材料一中称李鸿章一生“与兵事相终始”,其所经历的“兵事”当包括(     
①两次鸦片战争②中日甲午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④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材料二   1894年,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竣上《请诛李鸿章疏》,并说李鸿章“不但误国,而且卖国。国中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按察使河南候补道易顺鼎也参奏李鸿章“权奸误国,不可姑容”。

(2)材料一、二在评价李鸿章时的态度有何差异?

材料三   李鸿章晚年自陈:“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3)李鸿章晚年之自陈,将自己一生的无奈归咎于何者?他的观点不无道理,结合所学说明李鸿章不能“放手办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896年,李鸿章出访俄国,俄国为了达到攫取东北利益的目的,希望与中国签署《中俄条约》,修建中东铁路。为了取得最大利益,俄国在华俄道胜银行开了一个“李鸿章基金”的账户,分三期付给李鸿章300万卢布(约为190万美元)作为酬谢。容闳曾估算,李鸿章“绝命时有私产四千万两以遗子孙”。据梁启超估算,李鸿章家资千万,弟兄子侄私财又千万余元。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说说你如何看待李鸿章。
2024-04-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世界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哪些图片属于亚洲的古代文明成果?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传播途径】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总序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文明交往主要有哪两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交流互鉴】

材料三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孕育亚洲文明的自然地理因素。找出材料三中一项与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互鉴的文明成果。

【美好未来】

材料四   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0143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


(4)历史上日本效仿中国隋唐制度实施改革,这次改革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2023-09-06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4 . 罗马法是整个罗马在奴隶制国家的法律总称,是古代社会中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某初二年级同学在完成教材课后活动时,读到:“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为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1.为了全面了解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同学们整理了与罗马法相关的知识,形成如下表格,请按提示完成填充。
时期法律地位或影响
罗马共和国A___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该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___万民法、经济法、众多法律概念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律文献,统称《C___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奠定欧洲D___的基础。

2.结合表格信息及所学,根据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分析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原因。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研究罗马法的影响,以下材料中,你会选择哪两则?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查士丁尼法典》(书影)

材料二

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19世纪初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

——选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


传统源远流长。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一册

材料四

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主要体现在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的一些条款上,限制了贵族的私法专横。

——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对《十二铜表法》的评价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黄浦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直到秦朝建立才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争战混乱局面。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西周国家的功能由众多的地方代理来执行的,而这些受封的地方封国可以当作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翻版。周王在直接统治的国畿之外,是通过诸侯的统治来实现的,周王实际上放弃了自己对于这些领土的行政管理权。

材料四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材料五

材料六   秦汉开创了支配中国两千年的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此后,统一成为主流,被认为是正常的,分裂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任继愈《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处应该填写_______(朝代),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西周时期所采用的_____(政治制度)。
(2)综合材料二、三、四,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西周时期所采用的这一政治制度,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从材料五可知,秦所开创的政治体制是_____。这套政治体制与以往朝代所使用的制度有何差别?
(4)材料二所反映的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是统一文字,请再列举出一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于后世的贡献有哪些?
2023-11-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罗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杜甫是唐朝中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阅读下列杜甫诗作,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忆昔》中杜甫追忆的“开元全盛日”,在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看,杜甫笔下的唐朝之“盛”主要表现在(  )
A.海外贸易繁荣B.政治统治清明C.社会经济繁荣D.文教事业发展

材料二:

3.“天宝”是唐玄宗统治中后期使用的年号。导致这一时期“世乱各东西”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4.从杜甫诗作中看,从“开元”到“天宝”,唐朝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请结合所学,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如何认识这一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1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总是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素材影响(每小题写出一点)
帝国扩张亚历山大东征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等,
(1)消极:___________
新航路开辟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探寻活动(2)积极:___________
消极: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等。
工业革命蒸汽机、内燃机等一系列发明成果的应用(3)积极:___________
酸雨、城市垃圾、工人破坏机器(4)消极:___________
世界大战(5)写出欧洲战场上的战役一例:__________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客观上促使各国反思战争的危害,推动国际组织的建立等
(6)二战后,人类为了构建世界和平而成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__________
(7)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或方法有哪些?请写出一点。

8 .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的代表,是中华文化的符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文明史》中把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相提并论,他认为这些发明“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1.材料一中提及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其在历史上引出的“变化”包括(     )(双选)
A.希腊城邦兴起B.亚历山大东征C.欧洲文艺复兴D.新航路的开辟
2.材料一中两位学者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视角,认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重要价值。

材料二:2008年,中国科技馆推出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该展重新定义了新的四大发明为丝绸青铜瓷器造纸印刷

——《我们的国家   技术与发明》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依据示例,将下列对新四大发明的评价补充完整。

示例:丝绸被列入新四大发明,不仅在于它在古代中外文明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在于它证明了中国古代先进的丝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文明曾长期领先世界。


青铜器被列入新四大发明,不仅在于它丰富了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还在于它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大发明”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其定义有所不同。除上述材料所述成果外,你认为还有哪一项中国古代发明可列入“四大发明”?说明选择的标准及理由。
2023-05-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近代大事记(部分)

1842829日,《南京条约》在“皋华丽号”军舰上签订。

1851111日,洪秀全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A”B”(口号)的自救运动。

18986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迢书,宣布实行变法。

1900610日清晨,义和团团民在北京和天津中间的廊坊阻击一支2100人的八国联军。

1901917日,由李鸿章、庆亲王与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第二年,一个西方式的共和国建立了,在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由帝王统治的王朝。

(1)请对材料中的历史史实进行主题分类,完成下面表格。   
主题序号
列强侵略
中国人民抗争
近代化的探索

(2)请将材料中④处的“A”“B”两处补充完整。
(3)根据近代“大事记(部分)”中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变法的评价。
(4)谈谈你对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的认识。
2023-03-17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难点专题05 近代列强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
10 . 文学家、艺术家以其独有的视角诠释历史,为后人提供启迪或警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下列诗句评价了中国历史上的四位皇帝,请将诗句前代表皇帝所处朝代的字母,填入下方“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中对应的空格内。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B.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
C.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
D.开府据应天,积粮高筑墙……北伐取大都,海宇复华邦。

(2)根据诗文的内容,提炼诗文作者评价“皇帝”的角度。
(3)运用所提炼的角度,任选一位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加以评价。
2022-08-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