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成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新中国的成立
2021-03-06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花剌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A.“公历”的由来B.阿拉伯数字
C.巴格达的“智慧官”D.计算机网络
2019-06-18更新 | 1445次组卷 | 85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柳梧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材料二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材料四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写出洋务运动除李鸿章以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3)写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是?请问你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4)请写出材料四中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条约签订带来的影响?
2024-01-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海上探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拓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7月,在由中国郑和研究会主办的“和平、交流、发展——郑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船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

(摘自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摘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三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等殖民者从事赎卖非洲黑奴的活动。整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如图所示。

   

材料四   它(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版社1999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发现”美洲的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A、B、C、D四条航线中,选出符合这一表述的航线。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图,从出程、中程和归程三段航程中,选出最能体现资本原始积累野蛮性和残酷性的一段航程。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2023-10-07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西藏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英国)培根《新工具》


(1)培根评价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三个重要发明?在“战争”和“航行”上的两项发明分别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2)材料记述的是哪一种印刷技术?该印刷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材料三宋代经济的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以及海外贸易均有重大发展南宋初期对南方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最后在哪一朝
代完成的?

材料四:见下图所示: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4)材料四所示的纸币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于哪里?
2023-07-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识读历史地图,将历史事件等置于特定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中,是“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如图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这一航行经过。(要求:描述完整的航行经过,包含关键的时间、地点)

材料二   菲律宾马克坦岛纪念碑正反两面的文字(部分)

正面: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反面: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是在与马克坦酋长拉普拉普的交战中死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只……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2)表中纪念碑正反两面各是怎样评价麦哲伦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为代表的探寻新航路的看法。
2023-08-05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西藏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7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当前我们国家的工作重心。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也能探求经济发展的路径。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重心一直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从唐朝中期开始,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近百万,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城里没有坊市的区分,随处可以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业活动也没有时间的限制,白天黑夜均可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南宋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梦梁录》

材料三“面对世界范围工业革命历史性大变动、大转折,康雍乾三代君主却茫然无知,采取错误的对策,使中国逐渐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同期在地球的另一端,挑战全球的工业文明正在萌发,改造整个旧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冲决中世纪神学束缚的启蒙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落日的辉煌——十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写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哪个朝代?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写出北宋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宋朝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请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评价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在当今的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一个点即可)
2023-09-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江泽民在纪念图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将其概括为五种精神: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念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为了教国教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态娘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说明图一、图二事件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图三反映事件的历史意义。列举这一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实一例。
(3)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请你总结这一阶段革命的特征。
2023-03-13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西藏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被郭沫若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的帝王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武则天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材料三   李鸿章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庚子西狩丛谈》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为“学习外国利器”,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是谁?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2)根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直接影响?
(3)这场运动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11-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