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9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下列对她执政时期的评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重用人才,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B.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C.善于纳谏,重用魏征为相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024-05-08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2 . 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文明发展进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据此,请探究下列问题。
[赏析名作——挖掘内涵]

一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图一《荷马史诗》图二《十二铜表法》

二组欧洲文艺作品



图一《神曲》   图二《蒙娜丽莎》
[运用史实——构建体系]

[解读人物——史论评述]
A: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负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B: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1)从古代希腊、罗马到向近代过渡的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请从上面两组图片中任选一图的成就加以介绍,归纳两组成果体现的共同思想内涵。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示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指出②③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归纳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3)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也备受争议。请从上表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2024-03-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3 . 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辨析中外历史名人功过是非


      
        图一 秦始皇像                 图二 拿破仑像
(1)依据下面的示例,从上面两幅图片中任选一位人物进行评述。

示例:评述汉武帝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杰出的统治者。

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如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统治地位;实施盐铁专卖,加强经济管控;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稳定边疆等。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同时,汉武帝长期的争战,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为西汉的大一统作出重要贡献,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定,功大于过,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材料二   感悟中外名人的家国情怀


   
(2)联系所学知识,分别完善上面时间轴A、B、C三处史实(注意:A处填写人物名称,B处答出“九二共识”的内容”,C处回答一部文件),并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3)通过上述内容,请你谈谈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
2023-06-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迹,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牛顿②克伦威尔③斯大林④达尔文⑤赫鲁晓夫⑥杜鲁门

人物1

人物2

选择理由

同属近代人物

同为政治家

同为

材料二   俄国(苏联)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人物

人物

评述

示例: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推行改革,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启了 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三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甘地)是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里,可能极少有人相信,地球上,曾经出现这样一位血与肉的灵魂。”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见到甘地先生……真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

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尼赫鲁认为“为争取印度的独立,拯救印度的贫穷,有谁比甘地更热忱呢?……他教了我们许多的事:无所畏惧、严守纪律、为了远大的理想勇于自我牺牲等……我们并没有忘记。我们更不能忘记他,是他使我们得有今天,并使印度从深渊中拔起。”


(1)归类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上面表格补充完整。(人物栏每栏填上一位历史人物的序号即可,历史人物可重复选择)
(2)请选择材料二中的任意一位人物(彼得一世除外),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3)材料三中的三人对甘地的评价有何不同。
(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应依据哪些原则?(答出两点)。
2023-02-09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张老师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解读史料——对比法律文献】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人权宣言》


(1)概括上面两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共同思想及其产生的共同影响。

任务二       【评价人物——论证历史观点】

“华盛顿确实大有做国王的机会,但他最终辞职,拒绝做国王。这里华盛顿不贪恋权力的个人品德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约翰,亚当斯

“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

——欧洲史学家


(2)请从上面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史实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任务三       【观察图示——评述政治制度】


(3)以上示意图反映的是美国政体的什么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2022-1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感受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摘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谁?
(2)七次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3)七次远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材料中“仅限于□□一处口岸”空缺处所指的口岸名称是什么?
(5)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2021-04-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人物·评价
(1)归类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把下面6位历史人物的序号按要求填入表格)
①林则徐 ②洪秀全 ③邓世昌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严复
人物选择理由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示例】⑥资产阶级

(2)请选择材料中所提及的两位历史人物(严复除外),仿照示例,进行评述。

【示例】严复:他是维新变法时期的代表人物,顺应时代潮流,号召救亡图存,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李鸿章身处“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处在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生前死后,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观点一:"中国近代化之父”:在大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之际,李鸿章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近代化探索。

观点二:“汉奸”、“ 卖国贼”: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李鸿章成为近代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的直接签订者,清政府陆续丧失了无数的民族权益,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3)材料中的两个观点对李鸿章的评价有何不同。
(4)综上,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应依据什么原则?
2021-04-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下列对她执政时期的评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重用人才,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B.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C.善于纳谏,开创了“开元盛世”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9 . 中国近代和现代的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救国救民和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对发展中国近代企业提出“求富”主张起到什么作用?第三次战争后知识分子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图强的探索?

材料二   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 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


(2)材料二中的“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和“救亡性的政治运动”分别指什么?这两个重大事件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

——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材料四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材料四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哪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

材料五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4)材料五中,1953年中国走上“快速工业化”的标志是什么?“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020-07-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潍坊高密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评价其一生功过是非,需要用其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在评价前必须通过史料搜集或阅读教材尽可能全面获取信息,包括其生活时代、国别,人物活动(事迹)思想、言论等,评价时一定坚持全面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即看其行为思想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解决当时主要矛盾)是否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请根据以上提示判断,下列哪些内容可以用来评价秦始皇?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③为巩固统一,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残暴统治,制定残酷的刑法,广建宫殿陵墓
⑤任用商鞅主持变法,达到了使秦国的富国强兵之目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2020-03-2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