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史学界关于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评价。这反映出(       
历史学家观点
辉格派史学家“光荣”在于议会最终战胜了国王
托利派休谟没有权威,自由就不能存在;建立政府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由,而是为了提供正义;对当权政府的反抗,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克里斯托佛希尔“光荣革命”仅仅是一场政变,相对而言更重要的是先前四五十年代的暴力革命
A.光荣革命的真相难以辨析B.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评价
C.历史评价方式具有多样性D.百家争鸣学术氛围较为宽松
2021-02-06更新 | 643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分层训练AB卷(安徽专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
真题
2 . 梁启超认为近代历史学家与传统史学家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公车上书B.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C.启蒙运动→洋务运动D.雅尔塔会议→联合国建立
3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宏观概览——时代特征】

材料一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②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注释:牺:祭品,如猪牛羊等。

quǎn亩:田间、田地。勤:劳力

战国商鞅方升(亦称方量)是一件战国中期的青铜器,高2.32厘米,通长18.7厘米,容积202.15毫升。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复原图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一览表

国家

改革

魏国

李悝变法

楚国

吴起变法

韩国

申不害改革

燕国

乐毅改革

赵国

赵武灵王军事改革

秦国

商鞅变法

齐国

邹忌改革

   

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

(1)依据材料一,将相关史实按时代特征进行归类,完成表格。
序号时代特征
大动荡: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带给百姓无尽灾难,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历史聚焦——商鞅变法】

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观点1

秦朝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到: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到:“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观点2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到: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注释:①本:指代农业。

②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废除井田制,奴隶制也被废除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两种观点。
(3)结合所学,说明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
【抽丝剥茧——探寻联系】

材料三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中国早期哲学家中的一些人,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各种学术流派形成,这些思想家的一言一行经过他们的弟子加工、补充后,逐渐成为诸子百家的经典。

——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然而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内在联系。

4 . 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现与传播日渐打破了宗教权威的控制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革命直接预示和推动着日后科学的更大发现和知识的进步,特别是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巨大变革和普遍进步”。该观点意在强调(     

A.科学发现诱发政治革命B.技术革命引发连锁反应
C.知识变革促进思想解放D.科学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5 . 英国的贵族和乡绅属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满意足。但对劳苦者而言,工业革命摧毁了他们的传统世界和生活方式,却没有自动带来可以替代的东西。造成这种不同体验是因为
A.不同阶级在工业革命中受益不同
B.历史研究者的视角不同
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D.分析问题阶级立场不同
2019-06-04更新 | 102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安徽专用)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一例。

材料三(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材料四2010年7月25——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4)结合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某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表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使俄国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8 . 1883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年2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A.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B.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D.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冯友兰和钱穆是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B.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10 .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上半年,一群经验丰富、用意良善、睿智的政治家聚集巴黎,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紧张地做着准备。当然,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本意。……与会者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防止类似战争再次爆发,这本该是一场旨在结束战争的论战。

—摘编自[英]菲利普·齐格勒《战争之间1919-1939》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三:“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美]史学家杰里·本特利

材料四:放眼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201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政治家聚集巴黎”的会议名称,为什么说这个会议“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紧张地做着准备”?指出此会与后来华盛顿会议的结果构成的国际关系格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行动和反行动”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对两极格局构成“振动”和“挑战”的力量中心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回答“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如何应对?
2022-12-09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B卷·能力提升练) -【单元测试】九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