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形势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摘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1990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摘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和中国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先后进行改革,中苏两国改革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国改革为何取得巨大成功?
(2)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 . 材料解析题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贵(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四: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读图1、读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反映了战国的商鞅变法,请问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捻”?
(3)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的繁华,请举出一个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5)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3 . 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传奇人物拿破仑”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历史人物】

材料一:15岁时,拿破仑转到法国声望最高的军校巴黎军事学院,主修炮兵学。16岁时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派往炮兵团服役。军校对拿破仑的鉴定:“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自然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材料反映出青年时代的拿破仑具有哪些有些优秀品质?(从材料中提取)

【阅读理解】

材料二: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2)根据材料,指出拿破仑认为自己真正的光荣是什么?

【观点辨析】

材料三: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拿破仑从普通的炮兵上尉登上法国政治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有人认为这是“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认为是“英雄造时势”。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地说一说拿破仑为什么能够当上法国的皇帝。

【论从史出】

材料四表1:拿破仑对外战争的部分史实


1.1795年到1799年,拿破仑率法军进攻意大利、远征埃及,多次打败外国的反法联盟军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2.1808年,拿破仑率法军进攻西班牙,1809年进攻奥地利,1812年进攻俄国,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4)据表1的史实,推理得出结论: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具有多重性质,请你尝试从两方面谈一谈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2018-01-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测试题
4 . 1804年12月的一天,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堂里,正举行一场隆重的皇帝加冕典礼。皇帝身材虽然不高,但显得十分英武……他就是一代枭雄拿破仑。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岁时,拿破仑转到法国声望最高的军校巴黎军事学院,主修炮兵学。16岁时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派往炮兵团服役。军校对拿破仑的鉴定:“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自然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

——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材料反映出青年时代的拿破仑具有哪些有些品质?(从材料中提取)

材料二 “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

——恩格斯


(2)试概述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材料三“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3)你是怎样评价拿破仑的?

材料四 “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失败,大伤元气。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从拿破仑的一生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二九年十月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突然到来,迅速席卷全球,造成全球性经济大混乱。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的打击是沉重的,为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为摆脱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材料二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一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南京发表的《告公民书》称:“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编自《蒋介石日记》

(2)据材料二,归纳蒋介石及国民党对日侵华的态度。

材料三七月七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在七月八日采取了以下行动: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电令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参谋总长程潜,准备增援华北;下令孙连仲、庞炳勋率部北援

——摘编自《卢沟桥事变史料》下册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4)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

(5)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认识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进程。请你写一段150字左右的短文,包含“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四个事件,体现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发展过程。

2017-12-08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国家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022-01-17更新 | 5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练习
22-23七年级上·广东·单元测试
综合题 | 适中(0.65) |
7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史记·周本纪第四》

材料三   ……(这次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

材料四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两张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它们的推广促使了哪个阶级的兴起?
(2)请问材料二概述的是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中“诸侯强并弱”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趋势?
(3)材料三的“这次变法”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最能反映“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的措施是什么?其变法对秦国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4)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根据材料归纳其产生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2022-09-30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广东专用)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德法之间展开了一场具有决战性意义的战役。战争中,法国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经过四个月的拉锯战,德法双方付出伤亡总计近百万人的代价。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①重划德国疆界……

②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

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④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和;

⑤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自成立以来,联合国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观察团或维和部队,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之间的冲突,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五: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


(1)写出材料一中战役的名称。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个条约?其中的哪一条款最能反映材料中“战争”的性质?(答序号)
(3)根据材料三,写出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哪一文件?
(4)根据材料四,指出联合国的主要作用并说出“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有效方式”的理由。
(5)根据材料五,指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5年,英王接见美国驻英大使时说:“先生,我希望你相信,而且转达给你的美国同胞,在过去的这场冲突中,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履行我对子民所应负的职责。坦白地对你说,我是最后一个同意分离的。但是,分离既然已经发生,而且不可避免,那么,我将第一个接受合众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友谊。”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为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展开开辟了道路。其秉持的三权分立思想,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近现代政治体制,创造了第一个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使美国的经济发展踏上快车道。

——亚特伍德《人类简史》

材料三   美国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参战,其目的从根本上说是利用作战双方已经精疲力竭的时机,坐收渔翁之利,夺取世界霸权……事实上,美国的参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自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逐渐加深。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接受合众国作为独立国家”的时间,分析美英之间“这场冲突”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哪些影响?
(3)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美国以反对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加入了协约国阵营。根据材料三可知,美国加入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的加入对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10-23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测试卷(B卷)-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
10 . 第1枚“开天辟地”。

【邮票名称与编号】开天辟地,图序20-1J2021年)

【发行日期】202171日,志号:2021-16

【选题依据】中共成立,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纲要上册,第121页。

【画面介绍】

该票由众多元素构成,左下: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右下:嘉兴南湖红船、右上:“五四”运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左上:旭日东升。邮票画面正上方正中间印有邮票发行标题,左下角写着图名:开天辟地,印有邮票志号2021-16,右下角印有本张图片在套册中的图序及面值1.20元。画面运用油画方式手绘绘制而成,表现力、色彩浓度、笔触的运用使得邮票产生尊贵之感,与建党百年的喜悦气氛相得益彰。

【背景解读】

1921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该邮票发行于202171日,即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纪念日。

【问题设计】


(1)这一枚邮票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日期在什么时候?什么事件?
(3)此次历史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22-08-25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八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