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已经提前完成。五年中建立起一批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基础工业,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

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41.5%提高到56.5%。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1957年的45%,改变了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面貌。

材料三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当时社会安定、民风良好,大家为了建设新中国,人们都有一股子干劲,争先恐后的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其中提出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这个文件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并批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值得认真一读”……1958年党发动了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的“大跃进”运动,三年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事件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据材料二,归纳“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出现的新面貌。
(2)据材料三,概括“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二三,谈谈这段历史留给你的最大启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材料二


焦裕禄(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中共党员)

1962年他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带领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1)材料反映的两人分别参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活动,据材料和所学说说以上活动分别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2)据材料和所学概括以上两人具有的共同品质,并归纳他两人的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初心和使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调整列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并使远东和太平洋的局势日益紧张。为解决该区域列强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又召开华盛顿会议。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的两大阵营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形成一种自我控制机制,使得美苏两国之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被一些观察家形容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国际问题。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1)据材料一,写出列强通过这两次会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国际问题”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动的根本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含嘉仓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唐代不断修筑、扩建,成为当时大型官仓之一。它紧靠今洛阳老城区的北侧,东西宽600余米,南北长700余米。洛阳含嘉仓的发现,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储粮制度和大型粮窖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她)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迪(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勤于政事)。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捕,孜孜献纳(孜孜不倦的献计纳策),故致治平。

——《旧唐书·宪宗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反映了隋炀帝哪方面的治国措施?根据材料一,概括含嘉仓的历史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请试举一例印证其治国思想的施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她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位皇帝?归纳材料三中体现的为政举措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治平”局面被称为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三位皇帝治国的共同点。谈谈你对著名帝王与国家发展关系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武帝“使汉帝国走向强盛”的作为。

材料二   贞观二年(628年),太宗谓恃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贞观政要》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有关治国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否得到实施?请以相关史实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实现国家强盛的主要因素。
2023-08-19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50道高频非选择题)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6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探索前行】

材料二: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同仇敌忾】

材料三: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携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障。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指的是什么?这道路开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个。
(4)【归纳总结】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7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中国(1952产量)印度(1950产量)美国(1950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图一打倒地主,农民翻身   图二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变化

材料三   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工业生产的状况。为改变这一现状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所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从B到C趋势的原因。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023-10-27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非选择题25题)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A、B所代表的政权名称,概括这一时期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材料二:宋朝赋税来源

   项目南方诸路北方诸路南北比例
北宋1045赋税35811000450950004456
南宋1196赋税60000000143190008119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2)材料二、三反映我国经济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完成于何时?

材料四: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材料五: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4)结合本次探究你,就发展攸县县域经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023-10-16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80道高频非选择题)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初,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联名向中央上书,建议开展中国的人造卫星研究,并提出了设想和计划。19585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郑重宣布:“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综合性强大的工程,技术十分复杂,中国当时并不具备发射卫星的条件。

1964年,中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中程导弹再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基本具备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1965年,周恩来批示科学院提出具体方案。19658月,中央专委批准科学院的规化方案,卫星研究正式开始。196412月,国防科委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1970417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进入2号发射阵地。418日,火箭与卫星开始垂直测试;419日,各分系统测试,一切准备就绪。42421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1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轨道。《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587月—8月间,中国科学院成立“581组”,组织协调卫星和火箭探测任务,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同时,中央政治局拨专款支持中科院研制卫星,代号“581”任务。195810月,中国科学院派出以赵九章为团长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70天的考察。


(1)据材料,归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的主要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
(2)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主要历程和成就的主要原因中,概括其凝聚的精神。
10 .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路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这里(伦敦某区)有1400幢房子,里面住着2795个家庭,共约12000人。安插了这么多人口的空间,总共只有不到400码(1200英尺)见方的地方,往往是丈夫、妻子、四五个孩子,有时还有祖母和祖父,住在仅有的一间10-12英尺的屋子里,在这里工作、吃饭、睡觉。

——摘编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三 明治时代(1868-1912)是日本现代化的伟大时代……工业和金融的现代化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从根本上讲,他们接受属于西方文明的舶来品,是为了保护他们内在的实质和他们的日本文化。

——《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四 如果把世界经济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过去300年里世界经济现代化经历了四次浪潮。前三次浪潮导致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第四次浪潮正在促进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会被卷入第四次浪潮。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英国工人的生活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所持态度,对此你有何看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西化”的措施,并概括明治维新指导思想的特点。
(4)据材料四指出第四次浪潮与前三次浪潮的最大不同点,并指出导致不同的关键性技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