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我国拥有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促进了我们对古人类的了解。我国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修建了“东方人类祭祖台”。祭祖台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是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是祭奠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

材料二:经过漫长的自然变化年代,中国境内的古猿从体质上完成了从古猿向猿人的演进过程。猿人与古猿的区别是猿人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遍布中国南北,最具代表性的有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安徽和县人等。他们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

材料三:山顶洞人沿用了与北京人同样的方法制作石器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170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猿人与古猿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境内的这些古人类遗址的认识。
2 . 中国广袤的大地,孕育着早期人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装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并发现这些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中国历史》第1课相关内容整理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个考古发现分别是哪一远古人类?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完成下表。

①图1遗址

②图2遗址

主要种植作物

______

______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⑤地理环境不同

材料三: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公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
2023-10-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博物馆巡礼】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中国各大博物馆致力于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传承、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同时期材料最丰富、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古人类遗址。馆藏文物7000多件。漫步在70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感受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

——节选自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官网“馆长致辞”页面


                   

图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部分展品

材料二:我曾多次到国家博物馆参观,留下了深刻印象。得知国博在收藏、研究、展示、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

——节选自习近平202278日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


          

图二:中国国家博物馆部分展品

材料三: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举行。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新华社图片新闻官方账号2022518日报道


   
图三: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勾践剑

材料四:世界有七大奇迹,我觉得兵马俑的发现是第八大奇迹。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

   
(1)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内展示有哪两种古人类的遗址遗存?图一中的这些展品能为我们提供其中哪一种古代人类的哪些生活信息?
(2)请写出图二中展品一的名称。图二中展品三上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朝代?
(3)勾践剑铸造于什么历史朝代?从勾践剑的剑身的八字铭文上,我们知道他曾经称王,这体现出了这个朝代怎样的时代特征?
(4)秦始皇陵打破了中国传统陵寝“面南背北”的格局。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寝东侧,而且全部面朝东方,依据所学知识,试分析这一布局的原因。
(5)请你写出自己参观过印象最深的一座博物馆,并简要写出印象深刻的原因。
2023-10-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出自中国地图网和《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   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下游……。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

——《中国历史(七上)》


请回答:
(1)北京人使用材料一中图1石器从事哪些生产活动?图2证实了北京人已经掌握什么生存技能?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3、4两种房屋样式所属原始农耕居民的名称。房屋的出现表明原始农耕居民已经过上怎样的生活?
(3)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图5、6、7彩陶盆形状相似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促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的关键一战。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2023-09-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从图一中的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看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
(2)图二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
(3)图三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
(4)造成图二图三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5)假如穿越时空,你有幸到图三中的原始聚落做客,人们会用什么主食招待你?
2023-11-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新时代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考古学者发现了两枚上内侧门齿、多件人工加工痕迹清楚的粗糙石器,还有大量的炭屑和两块烧骨。

材料二   1929年12月2日下午,中国考古学家装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后来,

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多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三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1)请分别说出两则材料所介绍的远古人类的名称。
(2)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根据下列史实和推论,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完成相关史实和推论。
举例:史实: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两枚上内侧门齿和人类活动痕迹   推论:云南元谋县附近有原始人类生活
①史实:_________推论:材料一中的原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②史实: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两块烧骨。 推论:_____
③史实:________推论:材料二中的原始人会制作打制石器,会狩猎。
(3)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4)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3-1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新时代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政府修建的“东方人类祭祖台”,设计高 170米,基座呈正方形。祭祖台的修建是为了宣扬东方古人类悠久的历史,展现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人类一脉相承的系列文化,并给缅怀和祭拜者提供一个平台。

材料二   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中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 ,曾发现过三层灰烬。……灰烬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了火,而且由于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薄,有时又间断,又可以证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管制火的能力。……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有可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

材料三   山顶洞人沿用了与北京人同样的方法制作石器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


(1)你认为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为170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断定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和北京人已有“管制火的能力”的理由。材料二中“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管制火的能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是怎样用火“对付自然”的。北京人用火“对付自然”有什么重大意义?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023-10-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金地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度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①工具简陋 ②生活环境险恶 ③食物太少 ④使用天然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食物话变迁】



(3)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5)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据材料一中的图,概括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说明“北京人”成为“人”的原因。
(2)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原始社会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最注重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2023-01-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