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经典品读】

(1)典籍反映历史现实,有助于我们探寻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请把表格中的典籍放入相应的历史时段。(要求:写出字母即可)
探寻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探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探寻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                    

【历史见证】

(2)文物和遗迹是历史的见证。图1、图2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国家治理】

下面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3)制度创新彰显民族智慧。请补全示意图中①②③的内容。并分析该示意图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2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示意图》(局部)


西汉西晋十六国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东晋
(1)材料一表格中①②分别指哪个朝代或政权?西汉政权和①所指政权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2)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在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中,表格中③所涵盖的时期一般称之为什么时期?

材料二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3)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是如何“统一思想”的?为什么说“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4)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请将下列表格中左侧中国古代的各个时期与下面的主要特征相对应。(只填写序号)
西周A争霸与改革的激荡时代
春秋战国B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秦朝C以礼制为命脉的王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D开拓中的大一统帝国
西周:______;春秋战国:______;秦朝:______;三国两晋南北朝:______
2023-09-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历史试题
3 .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中华的历史。
〖民族交往〗
时期方式史实民族特点
战争蒙恬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苻坚任用王猛改革;②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1)请将上面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图表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
【边疆管辖】

(2)根据上面两幅“疆域四至”示意图,说出两个朝代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对东南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交流交融】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争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清朝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3)请依据上面两段文字回答,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4-04-04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材料三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以秦币同天下之币”。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货币……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把提出非议的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1)依据材料一所示信息,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
(2)材料二是谁给汉武帝的建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此,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秦始皇、汉武帝统一货币,促进了国家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请说出他们统一的货币的名称。
(4)材料四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影响。
(5)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秦汉以来历代统治者建立和维护政权的主流观念是什么?
2024-01-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民办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体现的疆域是(     
A.商朝B.秦朝C.西汉D.东汉
2023-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百代都行秦政法”,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秦朝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在中央建立了什么制度?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试举出两点。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3-12-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文帝认为:“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农桑。”

——选自《汉书》

材料四: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修学,修郊祀,改正朔……

——选自《汉书》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朝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初为了恢复经济发展采取了什么政策?并列举出相应的具体措施。(写出一点即可)
(3)材料三反映了汉文帝、汉景帝的什么思想?历史上将他们统治时期的局面称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秦始皇对待该学派做法与汉武帝是否一致?
2023-11-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8 . 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城市的繁荣B.农业的发展
C.手工业的进步D.商品经济发展
9 . 下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A.周朝B.秦朝C.汉朝D.夏朝
10 . 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图“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