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识读秦朝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任务二 识读元朝形势图

元朝形势图(1330年)

任务三 探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

秦汉元朝
地方行政秦汉在汉族聚居之地设县,边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设属国都尉和“道”进行管理元朝在内陆和边疆地区完善地方行政制度,同时注重边疆地区的制度建设。以西藏为例,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官员必须经过元朝政府的任命,各级官员必须遵守元朝法令,接受考核。朝廷在藏族地区统计户口,确定贡赋,建立驿站,并屯驻军队

—整理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任务一中“秦朝形势图”,指出秦始皇在 A 处为配合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开凿的著名水利工程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疆域四至并绘制示意图。
(2)根据任务二中“元朝形势图(1330年)”,说说元朝疆域的特点。指出元朝创立了何种行政管理制度来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3)根据任务三,简要说明秦汉、元朝时期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并指出其作用。
2024-04-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材料一:巩固统一之政治篇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西汉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其中秦朝采取的措施对后世有何影响?

材料二:巩固统一之经济篇

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下令以____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这些经济措施对巩固统一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三:巩固统一之思想篇

汉武帝将不治儒学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等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批准博士官置弟子50人,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吏有通一艺者选拔担任重要职务。

——摘自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并简析这一措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秦汉的大一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2024-03-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某学生学完“第9课秦统一中国”制作的秦朝疆域的四至示意图,“?”号处是(       
   
A.南海B.海南C.象郡D.三沙市
4 . 制度的创立完善对一个国家影响深远。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



(1)材料一①②③反映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三个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
(2)材料二示意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什么建议来解决问题;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建立什么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汉时期的制度创新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023-03-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这其中“大一统”理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专门提到了“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

篇目一、史料说史


材料一   一法度量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皇本纪》

材料二   “六王、七国之难作者,诚失之与疆大,非诸侯国治国之咎。其后遂皆郡县治民,而绝诸侯之权矣。……”“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制,国小则无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制,莫不从制。从制则天下安矣。”

——(东汉)荀悦《前汉纪》

材料三   汉武帝时代是两汉时期在识人用人方面最值得肯定的历史阶段,“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当时的“儒雅”之士如公孙弘、董仲舒,“笃行”之士如石建、石庆,“质直”之士如汲黯、卜式,“推贤”之士如韩安国、郑当时,“定令”之士如赵禹、张汤,“文章”之士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滑稽”之士如东方朔、枚皋,“应对”之士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历数”之士如唐都、洛下闳,“协律”之士如李延年,“运筹”之士如桑弘羊,“奉使”之士如张骞、苏武,“将率”之士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受遣”之士如霍光、金日磾等,都在历史上留有盛名……正是由于汉武帝身边集聚了一个在文化资质上同样“后世莫及”的人才群体。

——摘编自《新编中国史·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有: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等多种类型。图一和材料一分别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材料一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那些措施。
(2)请根据图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说说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说汉武帝为了实现“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而采取的政治措施是什么。汉武帝为加强对思想的控制,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课外阅读,选择材料中的一个“人才”,并为其撰写小传。(不可照抄示例)

示例:桑弘羊,西汉名臣、杰出的政治家、我国第一个提出工商富国的思想家。为了解决汉武帝时因抗击匈奴出现的财政危机,主管财政的桑弘羊制定实施了税收改革、官田租借、币制改革、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了西汉抗击匈奴的战争,为武帝推行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023-02-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长顺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手工业的进步B.农业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城市的繁荣
2022-06-23更新 | 755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2)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归纳该政治制度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并指出秦统治者与汉武帝的思想治国措施在作用上什么不同?
(4)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2022-02-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战,皆因有诸侯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有地方官员相互勾结, 营私舞弊,贪赃枉法。


(1)针对以上问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如下图

史料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示意图

朝代①_____明朝清朝
事件文成公主入藏②______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意义汉藏关系日益密切。保护了我国东南沿海人 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了我国③地区的局势,维 护了国家统一。

(2)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上表格。
(3)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中国同胞的共同心愿,在对台湾问题上我国始终坚持什么原则?概括上述措施对当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启示。
2021-05-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9 .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战!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见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三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见如图)


材料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该诗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重要措施?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来实现思想大一统的?
(5)秦有“焚书坑儒”,汉有“尊孔之术”。两者对儒学态度截然不同,但目的却相同,相同目的是什么?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