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4为五件中国古代历史文物


(1)材料中哪件古代历史遗物所示字体为楷书?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变化源于书写载体的改进,你是否赞同此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4-04-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两个不同时期的货币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促进了货币种类的多样化D.有利于政令在全国的推行
2024-04-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明

材料一:汉字“龙”演变的历程

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春秋战国各国文字写法不同,造成政治文化交流障碍。秦统一六国后,官方文字定为标准化的统一字体小篆,为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此外,统一的文字通过典籍和刻石保留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延续着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血脉,不曾中断。

——摘编自《从“书同文”到“语同音”:语言文字规范统一与文化认同》

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请将材料一①中空缺处补充完整,并根据材料一概括统一文字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民为邦本、为政以德”是中国哪些古代圣贤推崇的治国思想,各举一例说明。他们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4 . 图为小篆“郡”字及其释义,这说明秦朝在地方所推行的郡县制的实质是(     

释义

古代行政区域,为君主管理地方,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A.秦朝统一文字B.国家实现统一
C.秦朝暴政统治D.中央高度集权
2024-04-05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A.统一思想B.选贤任能C.顺应自然D.重文轻武
2024-04-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材料四: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有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皇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在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表现有哪些?(2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元朝1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第一帝国”相比,“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5)综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政府是从哪些角度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2点)
7 . 若你是秦朝的一位官员,你可能做的事情有(     
①买东西时使用圆形方孔币     ②上书皇帝使用文字为大篆
③因谈论儒家诗书而被判刑     ④被派到北方筑长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 某校七年级历史社团寒假开展了以“广西交通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来参与。
研学点一【广西·桂林】

灵渠工程示意图

为统一岭南地区,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使岭南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为南北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各族人民的往来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方式。一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灵渠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丁正《浅论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及当代启示》

研学点二【广西·北海】

早在汉代,中国就开辟了远洋交往贸易的水路交通线。中国的各种丝织品和黄金珠饰从合浦启航,沿途与缅甸、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以及阿拉伯、意大利等国家进行贸易交往,换回“明珠、璧流璃、奇石异物”等舶来品。

——摘编自《北海日报》2019年12月19日


①羽纹铜风灯:为研究中原汉文化与岭南越文化交融的实物资料。

②角轮形玻璃环:从成分上来判断应该是来自越南。

③多面体紫色水晶串饰:来自印度南部德干高原。
研学点三【广西·南宁、钦州】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效果图

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经钦州灵山县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和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将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经西江第二个出海通道,从根本上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直航入海的现状,激活广西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开工建设一年多以来,“平陆战队”持续奋战,运河建设全面提速,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平陆运河速度”,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360百科、广西台新闻频道

(1)根据示意图指出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河流?并根据材料概括兴修灵渠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交通往来,秦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北海日报》报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条“水路交通线”的名称。请从以上藏品中选出能印证《北海日报》报道的两件藏品,并简述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平陆运河的地位,并概括建设平陆运河的意义。
(4)综合上述研学内容,归纳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因素。
2024-04-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天桃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齐头并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汉族为主体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其思想文化的真正统一、也始于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空前统一的秦王朝,自春秋时期起涌现的华夏民族融合告一段落。华夏民族自此同属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趋向一致。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

材料二   “断诸北语,从正音”,“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黄门郎、司徒左长史宋并定诸州士族,多所升降。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摘自《魏书》《资治通鉴》

材料三   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朝廷,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扩大其统治基础。它为庶族学子乃至贫寒子弟打开仕进之门,使官僚集团得以不断扩充更新,巩固了封建统治。科举考试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士子必须熟谙儒家经典……

——摘编自林甘泉《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以秦、汉文化方面的史实分别加以论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角度解读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为何能促进大一统。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4-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等民族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二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民族侵入中原,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但是,不是中原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以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改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西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的史实。游牧民族侵入中原曾建立了哪些统一王朝?他们开创的什么制度能证明其“完全中国化”?(任举一例即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统治者在东南地区“因地制宜”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前期政府派驻西藏、新疆的最高行政长官分别是什么?
2024-04-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胶州市瑞华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