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又命令蒙恬修筑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并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五尺道”,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新道”。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了。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

——摘编自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交通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与汉代相比交通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作用。
2023-10-10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2 .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精神印记·文字相伴】

材料一   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果是楷体字从此一直成为通用文字,直到近几十年才让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摘编自[]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

【政治印记·制度留痕】

材料二   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摘自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物态印记·技术创新】

材料三   宋代,制瓷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宋代瓷窑众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不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相对落后的地区,都有规模不等的窑场。制瓷技术也不断进步和革新,工匠对烧装技术进行了变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对炉温合理调控以及坯泥和釉彩巧妙配料,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代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有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唐代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说这一制度是“进步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制瓷业有哪些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让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芒?
2023-09-23更新 | 60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
3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故致治平。

——摘自《旧唐书》


(1)材料一中的“书同文字”指什么措施?“治平”是唐朝哪一盛世局面?

材料二   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中的汉阳铁厂是在中国近代哪一运动中创办的?

材料三   俄国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遵义的那次会议上,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文献》


(3)材料三中俄国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指哪条道路?“遵义的那次会议”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过程中?

材料四   中华民族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反蒋逼蒋抗日,以后又进一步提出联蒋抗日,是抗战前夜中国共产党战略决策的重大转变,从而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而今,又一座全新、庄严的风雨同舟主题的雕塑在重庆和大家见面。雕塑以20世纪40年代重庆特园的史实为背景,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与各民主党派领袖、知名人士等聚会重庆,共商国是的情景。

——摘自《重庆日报》


(4)材料四中“逼蒋抗日”是什么事件?“聚会重庆,共商国是”是什么事件?
2023-08-31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历史真题
4 .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探寻北京城市遗址公园”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一   社团学生考察遗址公园

①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②明城墙遗址公园

   

③金中都公园

   

围绕元大都土城墙遗址修建。公园里面有以战马群为核心的“鞍疆盛世”景观,有忽必烈、马可·波罗等人物雕像,还有体现交易中使用的大量铜钱的雕塑以明代城墙为核心而建,其中东便门的一段城墙保存相对完整,城墙内为夯土外包砖石。东南角楼高约30米,上有144个射箭用的窗口以“金中都”建城文化为主题,选址于当年皇城故址。仿建金代建筑,体现了“唐风宋制”的营建法式;设置营城建都、金人游牧等景点
(1)社团学生按照朝代顺序考察遗址公园,顺序应为____________。(写序号)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参照示例,写出一处遗址公园体现的历史。(示例除外)
示例:②明朝时期,朱棣迁都北京。角楼反映了当时的北京城具有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

活动二   社团学生依据圆明园遗址公园相关材料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2)依据示意图,概括圆明园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变化。分析这一公园的历史价值。

活动三   社团学生依据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相关资料进行研讨

路县故城是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西汉遗址。汉高祖时设县于此,因与秦始皇修筑的道路(驰道)相邻,而得名“路县”。该遗址分为城墙基址、城内遗存等四部分,出土文物丰富。发现之初,副中心规划基本成形,该区域已被规划为居住用地,并有铁路线穿过。因为遗址的发现,政府对已有规划进行调整,全面统筹遗址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活动等多方需求。2017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对路县故城城址进行原址保护,建立遗址公园。

——摘编自《北京城市副中心报》,2023年4月第4期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路县名称由来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谈谈对这一城市规划调整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023-07-25更新 | 104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中考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闻媒介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是传承文化的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壶之。”现在出土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

——谢金文《中外新闻史概要》

(1)材料一中,秦代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载体有哪些?秦始皇“诏书”中提到了哪些历史史实?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自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

(2)根据材料二,简述戊戌变法期间出现办报高潮的原因。

材料三   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

——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

(3)材料三中,罗斯福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表“炉边谈话”的?谈话产生了什么影响?
6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元是欧盟中18个国家的货币。……19991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施统一货币政策,2002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

——摘编自中国国家图书馆

材料二   对欧盟来说,欧元不仅是一种统一货币,也是一项政治工程、和平工程。……欧元的诞生与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冷战结束,德国重新统一,许多欧洲国家希望通过设立统一货币,确保欧洲走和平发展道路,避免再次陷入无休止的竞争、冲突甚至战争状态。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200211日,欧元开始在比利时、德国、希腊、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芬兰12个欧盟成员国流通。2007年后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相继加入,组成现有的19个欧元区成员国。2022712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完成所有法律程序,确定克罗地亚将于202311日改用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第20个成员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材料—中的“欧元”是哪一国际组织决定实行的统一货币?在中国历史上秦朝实行的标准货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两种“统一货币”在实施目的上的不同。
(2)材料三中哪三个国家的雏形是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形成的?这三个国家曾共同参与签订了对中国影响严重的哪一侵华条约?
(3)材料三表明,“欧元区”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所学知识,“欧元区”的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格局各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通过上述三则材料和相关回答,我们能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
2023-06-20更新 | 4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真题
7 .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旋律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在秦政权的内部和外部都普遍而客观地存在着潜在的分裂因素,主要是传统的分封思想和地域文化区别。

——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政权消除“分裂因素”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   元代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从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行省制度的确立,无疑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中原和边疆的联系。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度的意义。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加以阐释。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提示:此类试题应从三个方面组织答案,一是“为什么”,即原因;二是“是什么”,即名称、内容等:三是“怎么样”,即评价。)
2023-06-19更新 | 505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整理了秦朝的部分知识(如下表):

政治
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文化统一文字
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和直道、开凿灵渠
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上表中“政治”一栏的内容,并为该表提炼主题。

材料二   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最重要的就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现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完全奠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对民族地区的治理原则,并分析清朝巩固国家疆域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为目标,把少数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并且通过制度安排,体现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更把全国各民族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家庭,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贾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体现各民族平等进行的“制度安排”。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2023-06-15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9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自【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紫荆花开正烂漫,香江潮涌起新航。”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治港者带领下,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将更加稳固,法治和营商环境将更加优良,行政立法关系将更加顺畅,社会氛围将更加和谐,长期困扰香港的各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更有条件得到有效解决。

——摘自《求是》(2021年第9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王扫六合”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分析“秦王扫六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写出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香港、澳门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2-11-10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西藏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
10 .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这首诗歌《望大陆》,情深意切,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中国历史》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1)材料一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至少列举四个史实)。
(3)根据材料三回答: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09-15更新 | 6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