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秦由战国七腓之一到一统天下之主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探究其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更能发现大国崛起的密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千年见证】

材料一   (秦王)命蜀守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那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1)材料一中“蜀守”指谁?为“壅江水”而修建的工程是什么?它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街、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中商君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变法的措施及影响是什么?
【开创之举】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是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请写出图中A、B处分别代表什么?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秦朝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4)材料三中图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又采取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5)秦朝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请问秦统一六国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材料二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材料一体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其具体表现。
(2)材料二中“坑灰未冷山东乱”包含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3)“刘项”在秦亡后又进行了哪场战争?最终结果如何?秦亡前后,“刘项”领导的战争的性质有何区别?
(4)秦朝只存在15年就灭亡了,综合上述问题,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 .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刀耕火种·孕育文明】

材料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材料一所标注的哪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填写序号)

【民锥邦本,本固邦宁】

材料二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自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为改变材料二所描述的社会境况,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们采取了什么政策?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4)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举措?
2022-06-10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七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2022·广东汕头·模拟预测
4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朝代,对秦朝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夏商周)。

——主父偃《谏伐匈奴书》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uò,毁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汉初·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二,指出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指出主父偃对秦朝(始皇)作何评价?
(2)贾谊和主父偃同为西汉时期大臣,对秦的评价却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材料三: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谭嗣同《仁学》(1896年——1897年)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政”指的是什么?谭嗣同认为“二千年来之政”是“大盗”,指出谭嗣同作出如此评价的时代背景。
(4)谈谈你对秦朝的看法。
2022-06-07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分层训练AB卷(安徽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各举一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战与和”的的各自关系表现?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4)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一位皇帝改革的前后状况,试举两例说明他的改革后北魏有哪些变化?

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认识到儒学的价值,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的学说之一。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为“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的学说之一”采取了什么措施?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汉武帝是怎样实施的?
(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现代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020-10-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
7 .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材料   如图


(1)图一是指什么朝代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加强思想控制,该朝代采取了什么措施?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了避免先朝的过失,它的建立者和后继者们推行了什么政策?
(3)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从图二朝代的哪位皇帝开始的?他接受了谁的什么建议?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位皇帝在政治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它有什么影响?
2020-04-21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题(二)历史试题
8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现选取部分史实,对此作一简要梳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诗,结果他被斩首……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中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谁?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采取了什么举措。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
(5)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同目的?
(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0-04-1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单元检测题(三)
9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的许多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围绕秦朝的相关历史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一起解决问题。
(1)【史料结合】

材料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
(2)【画图学史】

如图是小明同学为方便知识的掌握制作的一张示意图,请你帮他把图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3)【角色扮演】小磊在历史剧中扮演一位正在宣读诏令的官员:
“统一度量衡;今后凡买卖交易统一使用        (货币)。废除原六国的文字,以        为全国规范文字。”
(4)【历史感悟】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它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习了秦朝的历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材料二   



(2)材料二所示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A、秦始皇把        作为规范文字;B、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材料三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3)材料中“焚百家之言”、“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各指是什么事件?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9-11-05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四单元 秦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综合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安徽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