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0 道试题
1 . 民族交融是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使中华民族永葆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材料二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材料四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一改姓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汉武帝时指挥漠北战役,使“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著名将领是哪两位?
(2)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3)材料二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北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上述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至少说出两种)?简要概括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2024-01-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的手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是秦国国力日强,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秦朝政治建制(如下图)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材料三   秦汉货币


材料四   汉代讲经图,反映当时太学中讲经授课时的场景。


材料五   魏晋时期的胡床和方凳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秦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四所示信息,指出秦朝政治建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是什么?说说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汉武帝时又建立什么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豪强的监督?
(3)依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汉为巩固统一发展经济,实行的标准货币各是什么?
(4)材料四中太学授课讲“经”,主要是讲授哪一学派的经典学说?这一场景的出现与汉武帝接受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哪一建议密切相关?
(5)材料五中“胡”是魏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至少三个)。
(6)从汉代“席地而坐”到魏晋时期向“垂足而坐”过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请谈谈你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2024-01-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解读诗词名篇,探究历史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四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材料五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材料六   北兵苻坚骄现,谢安对峙淮南。鹤涙声声风送惊,草木皆兵心胆寒。晋胜是必然。八万悬殊敢战,少胜多史频传。鞭投断流愚莽勇,淝水城中秦怯峦。千秋史可叹。

(1)材料一中“秦王”与材料二中“秦皇”都是指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江山如此多娇”。“秦皇”与“汉武”分别通过什么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评价秦始皇或汉武帝。
(4)材料三中的“周郎”与材料四中赞颂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一起指挥了什么战役?这场战争使谁率领的军队“樯橹灰飞烟灭”?
(5)盖世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在哪场战争中败给汉王刘邦,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情苦戏?
(6)前秦苻坚拥兵百万,最终兵败淝水之战。请写出与这场战役相关的成语或典故(至少两个)。
2024-01-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秦汉时期,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间的斗争依然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9月17日至11月30日,“秦汉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展出。这是展览解说词节选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王嬴政以赫赫雄师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恢弘序幕。


       秦朝立百官之职,通过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①汉朝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改革创新,取得巨大成就。②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使秦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开创与变革时期。③
(1)依据材料一,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至少3条。依据材料一,找出汉朝和秦朝制度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秦灭六国后,在咸阳的宫殿中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2)材料二中,“大臣甲”建议实行什么制度?效仿的是以前哪个朝代?材料二中,“大臣乙”建议实行什么制度?理由是什么?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意见?

材料三: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西汉初期,全国约有 54 个郡,各诸侯王的封国就占了 39 个郡,归西汉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有 15 个郡。这些诸侯国“自为法令,拟于天子”,甚至杀死中央政府派来的官员。

——摘编自林剑鸣《中国断代史系列·秦汉史》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年面临什么问题?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它诸子都可以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隶属于中央政府控制的郡。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4)问题四:依据材料四,概括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5)有人认为,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统治;也有人认为中央集权制度更有利于国家统治。对此,你怎么看?请阐明观点,列举2个史实并加以论述。
2024-01-0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初中部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帝国以多极简化方式的强力融合,结束了七大战国的裂土分治,使华夏世界获得了统一治权条件下的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秦,确实是中国帝国时代的开创者。

——摘编自孙皓晖《大秦帝国》

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整齐划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以利统一。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基本结构虽然相同,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却有差异。秦始皇命丞相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秦帝国“结束了七大战国的裂土分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实行怎样的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丞相”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统一文字”的作用。此外,秦始皇在经济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四,指出长城最东与最西的地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修建长城的目的。上述材料中的这些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2023-09-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指谁?(人名)“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
(2)结合所学把材料二图中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2023-04-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逐渐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1)上图反映了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华夏民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1个。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我们了解史前文化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呢?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摘自《论语》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材料三   文字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刻有文字的甲骨                                 统一文字
(3)根据材料三左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字最早出现的朝代?说出右图统一文字的名称,谈谈你对文字的出现和统一的认识?
2023-03-3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德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

材料二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材料三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它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裁决权由皇帝掌握。在地方上,它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叙述的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推举首领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初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西周诸侯所承担的主要义务。
(3)材料三中的“它”是指哪个封建国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个封建国家为巩固统一,在经济上所采取的两大措施。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
2023-03-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浦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有许多开创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材料四:关于秦始皇评价:章太炎在《秦政记》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认为:“始皇刚毅庆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4)根据材料四,概括作者的观点?
2023-03-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法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材料中实施变法的“商君”指谁?他的变法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他的变法措施,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流派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3)材料二中所盛赞的“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4)依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
2023-03-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