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三

历史结论

史实

朱枞鹏: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探索外太空的世纪里不能没有中国人。(天文学)(示例)商代甲骨文记载了多次日食、月食。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医药学)

材料四


                                                                 
                       图1                                                                                                  图2

材料五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的讲话


(1)图1中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它最早记录了我国什么朝代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称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3)把上面表格的▲处补充完整。
(4)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四中图1属于哪一类型史料?图1是哪一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图2人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请写出他的名字。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4-03-2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说史】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汉承秦制】

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序号内容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这些方面实施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③时期。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3)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24-03-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某历史博物馆展出了“半两钱”“秦铜权”“秦铜量”,这些物品属于(     
A.实物史料B.文献史料C.口述史料D.图像史料
2024-06-05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半两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如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二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主张被采纳后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统治者”的“抉择”是什么?这一“抉择”产生了什么影响?
5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②雠(chóu):同“仇”。仇雠:仇敌。③制:控制,制止。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承秦制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类别

措施

结果

政治

实施“A”、察举制、刺史制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经济

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营,平抑物价

思想

B

军事

派卫青、C北击匈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表中A、B、C处补充完整。
2024-02-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材料二


秦半两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四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交融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根据材料一,找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制度层面的“大一统”实现了从什么向什么的飞跃?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___________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_________时期。
经济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霍去病北击匈奴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找出中华民族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什么过程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哪一民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
2024-01-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某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下列物品属于(       
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视频史料D.口述史料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的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了郡县制,牢牢的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B.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
C.秦始皇统治时期大兴土木、徭役繁重。(     )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除郡县制外,秦始皇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各举一例)

材料二

图一“渔”字铁斧

高16厘米、宽7.2厘米,斧面上有凸起的“渔”字。这是渔阳郡铁官作坊的标志。
图二五铢钱

直径2.5厘米,出土了百余枚,都是汉武帝及其子昭帝时期统一铸造发行的五铢钱。
(3)史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图1、图2两幅图片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印证了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行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影响。
2024-03-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货币的演变与交流反映了时代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战国的铲币与刀币
1961年考古发现,祁县下王庄出土一个绳纹陶罐,罐内装满了战国货币。

图2和同开称(图案)
和同开琮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流入中国的日本铜钱。

图3交子(版画)
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图4人民币(图案)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法定货币。

图5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与实物人民币都是央行对公正的负债,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经济价值。

(1)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指出图1战国的铲币与刀币的史料类型?秦朝如何解决图1史料币制混乱的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图1、图2货币与图3、图4货币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之处的原因?
(3)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哪种货币?请说明理由。
2024-04-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赣北联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完成统一后,当时其统治范围为“东至海暨朝鲜,西起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才能有效管辖这辽阔的国土…汉代诸侯王在王国内有充分的统治权,他们不仅拥有行政权,还拥有财权和兵权,甚至在某些方面“僭(jiàn,超越)于天子”,俨然如一个独立王国。

——摘编自王云度《秦汉时期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关系的探索》

材料二   史料说史

秦半两钱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衡器八斤铜权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的学校。太学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教师则由儒学博士担任。由于适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儒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逐步巩固起来。

——《剑桥插图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和汉武帝针对材料所述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如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创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有何影响?
(4)以上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体现了秦汉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
2024-02-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