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日:“治世不一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哪些重要的历史作用?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4)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两条。
2 .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尝试。请结合所学知识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

材料三: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统一天下)完成于哪一年?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在思想上,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是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2021-12-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把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A. 秦朝             B. 西周            C. 商朝          D.南北朝
夏朝——(      )——(     )—— 东周 ——(     )—— 汉朝——三国——两晋——(      )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的“卫鞅”和“孝公”分别是指谁?“孝公”支持“卫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列举“卫鞅”变法在经济、军事方面的内容。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和材料一中的“卫鞅”变法有何关系?
(4)“卫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2021-12-2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上,一家天下。”这则琅琊纪功石刻说的是(     
A.武王伐纣B.秦始皇统一文字
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北击匈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梁启超曾曰:“天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而秦国能最终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原因有(     
①秦国变法后日益强大 ②各诸侯国的大力支持
③长期战争,人们渴望统一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1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传国玉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其正面刻有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其字体应该是
A.草书B.行书C.楷书D.小篆
8 . 下列都是结束长期分裂,重新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朝、元朝、西晋、秦朝B.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C.秦朝、隋朝、元朝、西晋D.秦朝、隋朝、西晋、元朝
2021-12-1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编年纪》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之一。它以年份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慕主人“喜”的一生。根据图,可以确定“喜”参加的战争是
A.秦的统一战争B.秦与匈奴的战争
C.秦末农民战争D.推翻王葬政权的战争
10 .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分裂时期,但是统一与民族共同交融是主流。秦朝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但为什么会很快就走向衰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2)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措施是什么?
(3)除了材料二反映的措施,秦朝的政策措施中还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两点)
(4)材料三中农民起义的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起义?
2021-12-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