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及灵渠
C.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和统一度量衡
D.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
2020-08-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龙蟠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资治通鉴》记载:“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
2020-08-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我国疆域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域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
C.中外交往不断扩大D.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2020-08-07更新 | 54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零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域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规模。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各一例。
(5)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2020-08-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6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如下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020-07-27更新 | 1469次组卷 | 54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7 . 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些必中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材料二   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从总的后果看,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发展了。

——白寿彝《中国通史嗪汉时期(上)》神岛

材料三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


(1)写出材料一中“秦国变法”的名称。据材料一概括秦王统一六国的社会基础。材料二中武帝时,哪一事件促进了对西北地区的“交通、开发”?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2)从材料三看出,新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了哪两种办法?西藏的解放有何重大意义?
2020-07-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内蒙古包头35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8 . 湘西州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秦朝历史的学习探究,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的考古发现是
A.马王堆汉墓B.龙山里耶遗址C.城头山遗址D.玉蟾岩遗址
2020-07-20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湘西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甚至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认为:“秦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混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注:笼络)百代之概。”并认为汉代所撰成的史籍多叙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读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被前人有所偏执的记载所左右,需要以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价。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韦慕庭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他生前确实没有成功,他未能看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可以说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在他身后,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终于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又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材料三   200多年前,一个人用超凡的洞察力,免疫于最高权力的诱惑,出演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奠定了一种体制的传统。是因为这样一个决定,而不是当了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无法超越的巨人。

事实上,早在北美独立战争打响前半个世纪,生活在北美大陆的人民已经习惯了选举与投票。当共和民主概念深入人心50年之后,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拒绝那顶看上去很美的王冠。

——摘编自埃利斯《华盛顿传》和《华盛顿真是“因美德而拒绝王冠”?》

材料四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


(1)你认可材料一、二中梁启超和韦慕庭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吗?请用相关史实进行解释。
(2)秦始皇和孙中山各自创造了怎样的历史?这两位人物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华盛顿的事迹。华盛顿“拒绝王冠”,出演“最伟大的退场”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相关史实,阐述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理由。
2020-07-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五中2020年7月中考历史冲刺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朝代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A.①处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②处是宋元时期,民族交融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处是隋唐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④处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2020-07-17更新 | 1160次组卷 | 4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