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
(2)材料一中“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为什么汉朝时“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材料二   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唐朝时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什么?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2019-06-18更新 | 4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甘肃历史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阶段测试卷(1) 中国古代史

2 .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

材料二:和秦朝、西晋一样,隋朝也是一个存在时间很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创设新制、开凿运河等伟业,毫无疑义地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摘自川教版七年级教材

材料三: 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达到极盛。

——摘自川教版七年级教材

材料四: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材料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

(2)隋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说“……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为什么说此河的开通使隋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

(3)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强盛的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的表现。材料五图一中A(今天的西藏地区)属于哪一机构管辖?

(5)清朝为加强对图二中C地的管辖,清政府除在当地册封宗教首领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

(6)图二中的B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

3 . 材料解析题Ⅰ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四:西晋,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朝代。在结束分裂,重新统一中国后,西晋很快灭亡,留下了严重的分裂、不息的战争和无休止的动乱等后患。

材料五:史臣曰:“高祖(隋文帝)……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

材料六:元朝结束了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政权对峙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首领为皇帝的全国性政权。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王的贡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整套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指出秦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是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当时西汉有什么积极作用?
(4)材料四中西晋的建立者是谁?
(5)材料五中的隋文帝在位时勤勉治国,锐意革新。他改革政权机构,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决策机构是什么?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这个盛世叫什么?
(6)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和分裂局面,实现了大江南北的统一,为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元朝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4 .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后,设立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1)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的“三公”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西汉初年,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地方势力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解除了王国的威胁,还使孔子成为了自汉代以来一直被放在神坛上的“圣人”的代表。

(2) 汉武帝是如何解除王国威胁的?又是如何把孔子放在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的?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3)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在地方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四:(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二厚风格”

——乾隆皇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上谕

(4)根据材料四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2018-03-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2017届九年级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之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国小则亡邪心。                  ——《汉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秦始皇还在中央设立什么官职负责监察事务秦朝开创的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武帝后来还把全国分为13个州部,建立了什么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督?
(3)秦汉时期实行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