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是谁;材料体现了商君哪一措施(任写一条)。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司马光《资治通鉴》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魏主”是指哪一帝王?“北语”、“正音”体现了他的哪一改革措施:说说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三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何种制度。

材料四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措施以及它的提出者。
2024-04-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第二次静心作业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侯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材料二:秦统一全国后设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汉武帝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其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尤为明显。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系统化、完善化”的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如何在制度上“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上述制度变革有什么影响?
2024-04-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部四校(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改革和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秦公…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助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民族的分化、重组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四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引自《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提到了“商君”治国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两条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商君治秦”取得了什么好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制度的开创者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后来西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在疆域版图方面有什么重大成就?
(4)材料四中的改革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024-04-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4 . 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严重火灾,塔尖在大火中坍塌。这座被誉为“石头的交响乐”的艺术品,不仅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许多国家都留下了宝贵的人文、自然遗产,下面我们一起跨越历史的时空,撷取浪花朵朵,感受一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吧。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政治制度】

材料一

A.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

——梁启超

B.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后世历朝历代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从而确立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核心的政治制度。
C.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D.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段落问题答案
A周王朝统治时期“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B“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核心的政治制度”指什么?
C请举一例说明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的转移”的?
D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经济发展】

材料二   如图



                                   E                                                                                                    F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E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图F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什么时期?

【文艺繁荣】

材料三

G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又常与艺人交往,甚至亲自登台演出。他曾写过一个孤苦无依的年轻女子,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这名女子无处伸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H.

     希腊雕塑

(3)材料三G中的“他”是指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谁? H图中的希腊雕塑名为什么。

【科技进步】

材料四   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第二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思想解放】



(5)思想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将上面年代尺中空白处填入相应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2024-03-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看文物·读历史】近年来《国家宝藏》 《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化类节目大火,通过讲述种种文物,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请看下列文物,“听”国宝们讲述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里耶秦简是发现于湖南湘西的一批秦朝的洞庭郡迁陵县的官方档案。

材料二 凡律度量衡用钢者……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

——《汉书·律历志》


如下图铜量198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材料三


西汉鎏金铜马:以西汉时大宛产的汗血马为模特精制而成


西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二枚东罗马金币和一枚波斯银币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两件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政治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   
(2)阅读材料二的两个文物分别反映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选择铜作为度量衡材质的原因。
(3)材料三中大宛产的汗血马是通过一条古老的商路来到中国的。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并分析它的作用。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除了通过这条商路来到中国,也有可能通过哪条航线来到中国?
(4)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历史的发展,“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以上材料中的文物讲述了秦汉两朝的历史。对于这一时期的治国策略,你有何见解?   
2024-03-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材料一图A中的①处是________(地名);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在地方上,图B王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制度);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想一想,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地方行政体制变革的认识。
2024-03-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大一统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点,同学们就此主题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步骤一 梳理知识】
(1)秦始皇、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成就了疆域辽阔的秦汉帝国。梳理知识,完成表格。

秦汉大一统一览表

类别秦始皇汉武帝
政治开创封建专制主义①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三公,地方实行②______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③_____
思想焚书坑儒接受④_____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规定⑤____作为全国统一文字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在长安兴办⑥_______
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开发南疆,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统一铸造⑦______
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⑧____派卫青、⑨____出击匈奴

(2)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活动内容
查阅文献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观看视频《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搜集图片《独尊儒术群雕》等
考察遗址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

【步骤三 提升能力】

材料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3)材料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步骤四 学以致用】
(4)某同学要到一个有秦汉历史遗迹的城市进行考察,请你给他推荐一个城市并说明推荐理由。
2024-03-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8 .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们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四   汉武帝统治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还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五   开凿于初唐(唐618—907年)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于是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自莫高窟第323窟故事

材料六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在该制度中,皇权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4)材料四中“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而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作用如何?
(5)材料五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6)根据材料六指出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24-03-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时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什么?
(4)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2024-03-1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部五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10 . 追求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构大一统社会是诸子追求的学术主题之一。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开创大一统王朝的治理实践。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摘自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三   大一统实现了思想统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乱象时代的原因并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目的。
(2)据材料二,说明秦朝的“成就”(建立起怎样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巩固这一成就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措施产生的影响。
2024-03-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