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西汉建立、统一天下而作。西汉的建立者及都城分别是(     
A.嬴政,咸阳B.刘邦,长安C.姬发,镐京D.项羽,咸阳
2024-02-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在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基础上,统治者劝农力本,废除一些严刑峻法,使社会趋于稳定,生产得以发展,百姓各安其业,国力有所增益。由此西汉出现的统治局面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4 . 西汉初建,百废待兴,推行“与民休息”政策。西汉高祖七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此措施体现了汉高祖(     
A.降低田赋,爱惜民力B.重视生产,释奴为民
C.提倡节俭,反对奢华D.鼓励生育,轻徭薄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汉文帝和汉景帝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②“文景之治”为汉朝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属于历史结论B.②属于历史史实
C.①反映了汉初休养生息,废除赋役D.②肯定了“文景之治”的历史作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书记载,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色,皇帝的马车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为改变这种局面,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政策是
A.增加赋税B.休养生息C.严刑峻法D.加重徭役
7 . 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史重要内容。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盛世的相同点。

材料二   唐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

——《剑桥中国隋唐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举例说明唐太宗在“纳谏爱民”方面的措施或事例。

材料三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A拟意见,送经皇帝函赦后,再须远B,若B不同意,害的退回重拟。因此必得A、B共同认可,那道故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的政治制度和A、B所代表的中央机构名称?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材料四   宋朝统治措施图示如下



(4)依据材料四,结合史实说明宋代统治措施的影响。
2021-08-03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上地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列灌溉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
2021-06-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继位之初,“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西汉的赋税十分沉重B.汉初奢靡之风盛行
C.“文景之治”的出现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 . 西汉建立初期,民生凋敝,历经六七十年,社会经济逐步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将相出行乘坐牛车,没有马车。

材料三:汉 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班固

材料四: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摘编自《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2)材料三中的“与民休息”指的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什么政策? 列举三位推行这种政策的统治者。
(3)材料四反映出“文景之治”时期怎样的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
2020-11-3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