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史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完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楚汉争霸B.“文景之治”C.盐铁专卖D.光武中兴
2024-03-17更新 | 62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制度因社会的存在发展的需要而确定,并随之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陕西榆林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护墙的台地,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这里还发现了玉器、壁画等象征身份等级的物品,以及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遗址中的墓葬分四类,墓葬规模由大到小,随葬品由多到少,四类墓葬极可能代表了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群。

——摘编自孙周勇等《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石峁玉头像

材料二 周朝建立后逐渐形成了“天下一国一家”的权力配置结构。天子统领天下,天下之域内有诸国,诸国之内又有家,国与家都采取世袭制。起初这种治理结构有利于保证地方政权的建立和稳固,从而推进了中央统一和地方稳定。

——摘编自刘凤雪《国家枝力。的纵向配置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材料三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要继承秦的制度,另一方面实行一千余年的旧制度具有强大的惯性,尊重这种传统才能取得楚、齐等地贵族民众的支持,因此西汉初期建立诸侯国,推行郡国并行制。这种做法在汉初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占地不过一郡,他们失去直接治民统兵的权力,已经无法与朝廷抗衡了。

——摘编自孟祥才《先秦秦汉史论》等


(1)写出与石峁古城年代最接近的王朝。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①生产发展,出现城市;②阶层分化,出现阶级;③出现王权和国家。根据材料一,说明石峁古城符合文明社会标准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实行的地方制度及其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及其带来的问题,指出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2024-01-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东逸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
2023-12-15更新 | 156次组卷 | 105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材料三   ……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有道是:汉祖起丰沛,西灭无道秦。

——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高祖死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该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年?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史实说明汉高祖“西灭无道秦”。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与秦朝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对此你有何认识?
2023-11-2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封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织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初,“民失所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1)说出材料一体现的历史事件名称,列出材料所描述的该事件的措施两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所述的社会境况的原因。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3)综合三则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11-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汉书·刑法志》记载:“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乃除三族罪(一人犯罪,株连三族)。”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轻徭薄赋B.休养生息C.以法治国D.整顿吏治
2023-11-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三十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考古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面部表情很严肃,汉景帝阳陵中的陶俑表情比较柔和安详。陶俑的面部表情变化可以从侧面印证(     
A.汉高祖“无为而治”B.西汉王朝社会的鼎盛
C.“文景之治 ”的情形D.汉朝阶级矛盾的消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该材料说明了汉文帝(     
A.注重以农为本B.废除严刑峻法
C.提倡节俭治国D.减免徭役赋税
2023-10-19更新 | 252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这一时间属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
2023-10-16更新 | 16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四海教育集团六校联考2019-2020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内在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材料二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所述主张是我国古代的哪位思想家?他认为“民之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他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材料二中的“上”是谁?为改变这种经济形势,他推行了哪一经济政策?
(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当今的经济与民生,政府应如何协调“放”与“管”的关系?
2023-10-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